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到陌生的地方,还是有熟人好,啥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不到十二点,边境通行证,车辆通行手续都办好了

出发前往白哈巴村。哈巴河县附近地区有色金属矿藏丰富,所以这边虽然雨水丰沛,但山上植被还是比较稀疏。

快到铁热克提村,地貌又变得奇特起来。山不高,全是低缓起伏的小山坡,坡上生着一块块大小不同的低矮灌木,松树和桦树不是成片的树林,而是东一棵西一棵的,树的姿态也跟奇特。最奇的是那满山奇形怪状的石头,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似的。目之所及,黄的沙土,绿的植被,青的、褐的、红的各色岩石,又是一幅难以描摹的奇绝画面。

路上出了点小插曲,到喀纳斯景区铁热克提门票站,车被拦住了。原来是昨天暴雨,山体滑坡,进村的路被堵了,正在抢修。提心吊胆等了两个多小时,怕路修不通,看头顶黑云滚滚雷声阵阵,又怕再下雨更不让进村。

好在等了两个多小时,路终于通了,刚出发雨也来了。冒着滂沱大雨走山路,看着路边山上似要随时滚落的山石,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到山顶雨小了,远处一天泛出了白色。雨雾中看白哈巴大峡谷,只见远山间云雾缭绕,河谷里哈巴河如一条玉带,在丛林间蜿蜒伸向远方。山下就是白哈巴村了,一座座原木色尖顶的古朴小木屋座落在蒙蒙细雨中,整个村子几分静谧几分神秘。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白哈巴村号称“西北第一村”,位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平地上,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阿尔泰山上密密麻麻的松树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里。这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一切都还保存着几百年来固有的原始风貌。村民以图瓦族人为主,村子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建在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台地上,依山傍水而立。村里的所有建筑均由原木筑成,以外观很古朴的小木楞屋为标志,具有欧式村寨的特色。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房屋是清一色的尖顶木楞屋,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顶部再用木板支撑成“人”字形的尖顶,可防雨防雪,以保证住房的安全。顶棚和屋顶之间形成两头通风的尖阁,是储藏饲料和风干肉品的好地方。屋内家家户户都好像是工艺品陈列馆,炕上铺着花毡,墙上挂着刺绣的帐幔壁毯,地中央为精制的火炉。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山村的西北遥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界河,南面是高山密林,加之阿勒泰山皑皑雪峰的衬托,一年四季都是一幅完美的油画。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安宁、祥和。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没多久,雨停了,走在村间小路上,房子啊,树啊,草啊,花呀都湿漉漉的,太阳一出,整个村子都闪着银光。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天边乌云慢慢散去,雪山、草原若隐若现。爬到山顶,头顶蓝天触手可及,雪山云海近在眼前,天蓝得纯净、草绿得纯净、云白得纯净、白哈巴村全貌尽收眼底,一切都美得干净纯粹。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这完全就是人间仙境呀!我们何其有幸,既看到了濛濛烟雨中白哈巴的朦胧之美,又见到了艳阳下白哈巴的明朗之美!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傍晚,艳丽的晚霞烧得西天一片火红。雨后地面蒸腾起的水汽将村子笼罩其中,炊烟袅袅飘荡,牛羊满坡,在夕阳的照射下,白哈巴村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整个村落被构绘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

入夜,喧腾了一天的村子静了下来。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闪烁的霓虹,一切都是那么古老而宁静。夜宿村庄小木屋,感受一下异族生活。搬了把椅子坐在小院里观星赏月,深蓝的夜空,月光皎洁如水,星儿眨着眼,耳畔是蟋蟀们悦耳的歌声,间或传来几声低沉的狗吠。这样的夜晚,让人的心也不由得宁静了,连梦都是香甜的。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马育花,网络名称寒雪濯素心,金昌市金川区教育系统工作。市美协会员,喜欢文学、绘画,擅长国画,作品散见诸多纸媒体或网络公众平台,多次参展并获奖。

老马游记(大美新疆之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