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延迟退休”,60,70后会率先受到“冲击”吗?

去年年底,人社部回应延迟退休时表示“已成必然趋势”,结合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延迟退休的最后期限,我们有理由认为,延迟退休相关政策或在不久之后发出。如若延迟退休真的到来的话,哪些人受影响最大?

推行“延迟退休”,60,70后会率先受到“冲击”吗?


一.身体素质差,能扛得住延迟退休吗?

对于延迟退休,不少网友感到焦虑,他们认为相关政策出台,影响最大的并非60后,虽说他们是最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但实际上按照渐进式延迟退休来看的话,大部分60后延长退休一两年工作时间。要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身体素质欠佳的人。

首先,延迟退休意味着,在健康方面对老年人能否胜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身体状况不佳将难以在一个岗位上长期胜任,若想再找新工作,社会上不仅缺乏适合老年人工作的岗位,他们还将面临工作歧视。

且不论以后,仅是从当下目前招工现状来看,人一旦超过40岁已陷入“找工作难”“裁员危机”的困境,更有甚者明文规定招工年龄多少岁以下,更何况还有高龄身体差的职工。

推行“延迟退休”,60,70后会率先受到“冲击”吗?


其次,延迟退休的话,职工更晚领到退休金,然而很多老人对自己身体并不自信,他们悲观地认为自己“耗不起、等不起”,尤其是对于一些长期面临高压工作的群体而言。

因此,部分人认为延迟退休应将职工身体素质纳入考虑,差异化实施。尤其是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带病生存时间长的老龄化背景之下。

不过可能有人表示疑问,既然身体不允许工作,那就不工作何必纠结是否延迟退休呢?有道理,前提是不工作的你还能无压力交社保。

二.老年人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亟求突破点

目前我国老龄化严重,延迟退休在此背景下提出似乎并不为过,然而遗憾的是老年人健康问题并未随人均寿命延长而出现大幅增长。

据卫健委统计数据,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人占比75%,绝大部分老年人患病生存时间长达八九年。

伴随长寿而来的是各类慢性病的困扰,乃至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老人都被健康问题困扰。

推行“延迟退休”,60,70后会率先受到“冲击”吗?


为解决这一国际性难题,延长人类健康寿命(推迟疾病发生、压缩发病率),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纷纷着手研究。

目前抗衰老热门研究领域不仅限于延长端粒、长寿基因、激活干细胞等,还包括对抗衰老物质的探索,如哈佛Paul F. Glenn衰老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辛克莱教授认为,补充人体内源性物质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提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NAD+水平最高效的方法,且在实验结果中得到了论证。

通过服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一周后,老年实验组多项生理指标逆转回到年轻水平,包括外观、运动能力都明显提升,健康寿命被延长近三分之一。

遗憾的是,该物质在国外一度被卖出单瓶两万多的天价,普通人难以企及,延迟退休的顺利实施还存在一定阻力。

推行“延迟退休”,60,70后会率先受到“冲击”吗?


三.延迟退休 “当务之急”,健康问题

在延迟退休即将出台的背景下,不少人预判“这将刺激老年人健康需求,甚至衍生下一个风口”。从数据来看,目前的确有许多中老年人愈发重视自己健康问题,服务于老年人的大健康行业也进入朝阳期。

2019年,几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大健康,且在香港生物科技公司GeneHarbor身上聚集。天猫国际主动邀请入驻并采购该公司最新研发的健康延寿产品售卖,京东紧随其后也进行官方采购,不仅如此,京东健康甚至邀请基.因.港一起成立了全球首个品质联盟,并将其推选为品质联盟会长。

公开资料显示,基.因.港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合成平价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企业,截止到目前,爱沐茵是全球唯一一款拿到FDA标准GRAS安全认证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品。

推行“延迟退休”,60,70后会率先受到“冲击”吗?


阿里京东纷纷对健康延寿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企业保持关注,基因港凭借着FDA的安全认证,以及价位同比便宜95%以上的优势,已经被二者纷纷采购自营。

结合马云此前预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京东健康独立运营并完成10亿美元融资的动作来看,不难看出大健康领域风口来了。

未来智库前不久发布《2019年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报告》,总结了在过去一年,医疗健康产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融资总额已实现八年连增,融资事件数也达到历史最高,其中最大的投资热点在于生物技术领域,占比高达36%。

在延迟退休政策背景下,大健康领域风口正盛,一些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因此迎来利好,不过客观来讲,仅靠基.因.港这样一家企业想满足职工健康需求仅是杯水车薪,即使年产基.因.港100吨的大型工厂投产,也只是能满足40万人需求,远远不够。

推行“延迟退休”,60,70后会率先受到“冲击”吗?


因此,在延迟退休“已成必然趋势”的背景下,于管理机构而言,若想真正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除了资本支持新兴生物技术外,还需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于普通人而言,应好好保证身体健康,“活得久才能赚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