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月能上學?關於延遲開學的幾個真相,沒有人會告訴你!

家長見面,每天都是同一句問候語:

什麼時候才開學?

零增長了,應該快開學了吧;

天氣暖了,應該快開學了吧。

二月盼三月,三月盼四月,再不開學,哀家就要瘋了。

然而,吐槽歸吐槽。

關於延遲開學的這幾個真相,卻沒有人會告訴你......


1

沒有人會告訴你

這個宅家季,有人暫停就有人快進


如果不是疫情,無數個孩子早就揹著書包上學去了,升旗、讀書、寫字、做題。


開學可以延期,生長卻不能暫停,還好有網課做權宜之計。


有人抱怨,網上學習困難太多。


硬件環境不ok,網絡不給力,平臺不穩定,平板屏幕小,電腦系統舊,各種鑼齊鼓不齊;


干擾多,誘惑多,缺乏儀式感,不在老師眼皮底下,教鞭雖長,也是鞭長莫及;


家長苦,壓力大,尤其是老人帶娃的雙職工家庭,當日作業都難搞定。


我絕非網課的擁躉,但我知道,萬物皆在生長,我們的孩子,總不能在家躺著,睡睡覺,看看雲!


既然該背的書還得背,該考的試還得考,那就還是要穿越困境,努力前行。


沒有人會告訴你:

經過這個特殊的宅家季,開學已是好幾百米差距。

因為,有的孩子在暫停,有的孩子在快進。


硬件能補強的趕緊調整吧,軟件就甭指望孩子能深明大義自覺學習,該管的時候得管,該盯的時候得盯。


我一同事,兩口子白天都要上班,家裡老人幫忙看著娃做做飯。同事每天中午都要驅車半小時趕回家去,就為檢查一眼娃的作業。


我問她:天天跑不累嗎?

她回答:教育孩子這件事,就像種樹,陽春三月一過,再肥沃的土壤也種不出桃紅柳綠。我累點沒關係,孩子的時間耽誤不起!


2

沒有人會告訴你

你辜負的,是別人努力也得不到的


上一段講給家長,這一段講給孩子聽。


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每天被父母摁在椅子上學習,很不開心。


不用去學校了,我憑什麼還要7點半就起床早讀?


沒有老師盯著了,我憑什麼要端正坐姿不能一邊聽課一邊吃點零食水果?


滿心槽點的你,可能還不知道,就在上個月,2月29日上午,河南鄭州一個初三女生因為沒有手機上網課,服藥自殺。


好在搶救及時,小姑娘才活了下來。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在剛剛過去的那個冬天,她也許還和所有同學一樣,揹著書包去上學。


教室是公用的,黑板是大家的,老師站在講臺上,讀唐詩宋詞,解函數方程。

幾月能上學?關於延遲開學的幾個真相,沒有人會告訴你!


沒想到,才過了一個年,讀書這件事就變得遙不可及了。


親愛的孩子,你大概難以想象,當你笑嘻嘻給釘釘打一星的時候,有人卻在為擁有一部手機發愁。


說這些,不是想跟你討論教育公平的問題,教育均質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唯願有一天,時代的發展能解決小姑娘的困境。


身處今天的你,至少應該懂得,你吐槽的,厭煩的,隨意辜負的,很可能是別人努力也得不到的東西。


《鄉下人的悲歌》,是《紐約時報》力推的一本書,作者萬斯借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孩子要如何跨越階層,為自己人生謀得選擇的權利。


萬斯在序言中說:

現在,人們看到我時,看到我的工作和常春藤的畢業證書時,都會以為我是什麼天才,但恕我直言,這種理論其實是一派胡言。

那些曾與我同齡的孩子,早早放棄了努力讀書的孩子,如今還停留在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亞地區,沒有完全逃離藥物濫用、酗酒、貧窮和精神創傷......


對普通家庭孩子來說,讀書依然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式,它或許不能讓你成為人生贏家,卻能讓你免於跌落谷底。


所以孩子,在能夠讀書的時候,請你珍惜!


3

沒有人會告訴你

家庭教育的差距,在這場疫情中暴露無遺


疫情如同一口鍋,鍋蓋一開,無數問題暴露無遺。


某日,寫文章聊了聊延遲開學,後臺就有家長留言以示憤慨:“在家學習只適合那些自律的孩子,對我們家這種自律性差的孩子來說,太不公平!”


在家不自律的孩子,坐教室裡就能自律了?


哪有人換個環境就能脫胎換骨。


這位家長,說句不中聽的話,你該思考的,不是學校能不能為不自律的孩子另訂規則,而是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自律。


總不能平時從不在培養孩子習慣上花精力,拼自覺性的時代一來臨,就抱怨時代對娃不公平。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義務教育承擔了教育的全部職能,那時候,爹媽只要把娃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


可如今時代變了,所謂義務教育就是“義務”,不是“權利”,學校只解決最基本的及格問題,不解決培優問題。


通俗點說就是:

學校只能保證你的孩子有書讀,至於讀得好不好,能不能自覺專注地讀,是家長的問題。


醒醒吧,我們已經進入家庭教育責無旁貸,權重極大的時代裡!


前段時間,一同學還跟我說,過年回老家,幾千塊買個包別人會覺得你生活不錯,給娃買套原版分級讀物周圍人都覺得你瘋了,太敗家了,娃讀了沒用不是白花錢,累傻了怎麼辦?


對此,我真的很難理解,為啥有些人生活品質上致力於向精英看齊,孩子學習成長上卻捨不得投入金錢時間和精力?


我們總說資源差距,其實更多還是認知差距。


最後,趁著延遲開學暴露問題這個時機,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的深刻體會吧:


如今養孩子,得遵循毛主席那句老話“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戰略藐視就是不要瞎焦慮,而戰術重視就是家長要自我學習自我成長,提高認知提高格局,然後影響帶領孩子往前走。


畢竟天才少年極少數,普娃的成長之路,都是父母花時間花精力堆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