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元素周期表在宇宙中也是通用的吗?为什么?

不忘初心00000


是通用的。

我们通过对宇宙中天体的观测,可以得知天体的物质构成和大致的物质成分。随着光谱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在光谱中具有不同的吸收线,最早在1814-1815年间,夫琅禾费就发现了在太阳的光谱中存在很多的暗线,后来这些线也被称为夫琅禾费线。

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确立了元素和这些暗线之间的关系,每一种元素都对着着一条吸收线,正是因为这样,当时还发现了几种新的元素。

目前,光谱学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也包括对宇宙学的研究方面中。我们观测遥远的天体,所能获得的信息最主要的就是天体的光谱,不过这就足以使我们了解很多天体的信息了。

从光谱中,我们就可以获得天体的主要组成元素和构成比例。目前我们所观测的天体数量早已超过百万,分布也是比较均衡的,从获得的光谱数据中可以知道。无论是远到上百亿光年以外,还是近到银河系之内,所以天体的组成物质都没有超过我们已知的元素周期表。而且,绝大部分的物质是氢和氦,这两种元素占了整个宇宙中物质的99%。

而且,从物理学角度讲,元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越是重的元素越难以在自然环境下形成。所以宇宙中最普遍的就是氢和氦,而稍重一些的元素只有在恒星内部才能形成,在恒星爆炸后才会散布达到宇宙中。而更重的元素只有在大质量恒星爆炸的瞬间才可以形成,所以越重的元素越难以形成,在宇宙中的存量就越稀少。

我们目前的元素周期表已经涵盖了所有超重元素以下的元素,所以,宇宙中不会存在我们未发现的元素。就算有,也只能是其他智慧生物合成的超重元素,就像我们用对撞机合成的元素一样,但这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代表元素周期表不能在宇宙中通用。


寒萧99


你觉得元素周期表在宇宙中也是通用的吗?为什么?

时空通讯认为是的。

因为元素周期表是宇宙规律,宇宙规律当然在宇宙通用。

这有个前提,如果宇宙中有其他的文明存在,这种文明与人类文明水平差不多,就能够理解并通用。

如果地外文明还处于很低级阶段,比如人类的猿人阶段,它们就无法通用,但道理是没错的,随着它们文明水平的提升,就会渐渐理解这些理论。

而且如果有人把这些理论灌输给它们,它们就能够更快的发展文明。就像现在有些人认为,人类得到过外星人帮助,才发展成为现在的文明。

当然这只是幻想和臆想,没有任何证据,时空通讯不以为然。

但是如果地外文明比人类文明高级很多,破解了更多更高深的宇宙规律,元素周期表进入了更高更深的层次,我们这种元素周期表就对它们不通用了。

因为对于它们来说,这已经是过时的理论了,是它们在很早时期的一种认知。

任何文明的发展,都是对客观规律的深化认识和利用。

人类认识的规律有地球上独有的,也有是宇宙中共有的。

如生命需要空气氧气,需要水和阳光,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些条件都是地球特有的条件,而且地球生命的孕育和进化,就是在地球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因此这种认识很可能只能局限于地球。

人类把这种认识推广到宇宙,就是所谓宜居带。就是在其他的恒星系统,类地行星与恒星在一个适合的距离,形成类似地球的环境,主要是有液态水、温度适宜,就是宜居带。

计算宜居带最主要依据是根据恒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以及行星与恒星的距离。

现在人类发现太阳系以外的几千颗行星,其中在宜居带的有上百个。

我们可以按照这种宜居带条件去寻找地外文明,但如果认为宇宙每个地方的生命都是这样孕育和演化出来的,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这完全是用地球生命孕育条件来套宇宙环境和生命,时空通讯认为这不是通用的规律。

比如有科学家认为,在土卫六上就可能存在生命。

土卫六表面气温在-179摄氏度,大气由95%的氮气和5%的甲烷组成,无氧或极微量氧,大气压为地球的1.5倍,表面有海洋和湖泊,但都是由液态甲烷、乙烷的羟类化合物组成,风暴和雨雪下的也是甲烷乙烷。

如果按照所谓宜居带条件,这就是不宜居星球,应该没有生命存在。

但一些科学家却认为,在土卫六的烷羟湖海里,可能存在着羟基生命,它们以甲烷为能量来源。

NASA和欧空局合作发射的卡西尼-惠根斯号探测器,其中的惠根斯探测器就是专用于土卫六探测的。惠更斯号于2004年12月份与卡西尼分离,2005年1月份降落到了土卫六上。

这是人类第一艘在地球外行星卫星降落的探测器,说明了科学界对土卫六的极端重视和寄予希望。

NASA还有一个“蜻蜓”计划。

NASA拟在2026年发射一艘名为“蜻蜓”的飞船,再次光临土卫六,对其进行近距离深入探测。

这只“蜻蜓”被设计成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将在2034年到达土卫六,着陆后每16个地球日完成一次采样,然后又飞到另一个地方,每年可采集20多个地点。

由于土卫六引力只有地球的0.14,加上浓厚的大气升力,“蜻蜓”所携带的核电池足以使用8年之久,这样“蜻蜓”就至少飞到160~170个地点采样,通过发回来的资料,科学家们就能够得出土卫六的详细环境地质状态,甚至可以断定有没有生命存在。

当然,NASA还有计划要派出一个潜水机器人,深入到烷羟湖海中,看看那里到底有没有或有什么样的生命。

如果真的在土卫六发现生命存在,宇宙生命孕育和演化的理论就有重大突破,地球生命模式就更无法在宇宙中通用了。

物理法则和化学法则应该是宇宙通用的规律。

比如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更深层次还有夸克等等。

比如万有引力和时空弯曲的理论等等。

这些无论到了那个星球,都是一样的。当然不同的文明表述方式可能完全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表述,其基本的原理是不变的。

正是运用这些宇宙通用的规律,人类才能够飞往深空进行探索,否则,人类怎么能够走出地球呢?

但这些理论,包括元素周期表,都是人类现阶段对宇宙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有时效性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纵深和更广域发展。


时空通讯


先科普下什么叫做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此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等类型。


宝贝疙瘩蛋


通用。

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基本包含了整个宇宙中的能稳定存在的元素,最靠后的元素在自然界能够形成,但存在时间很短。

现在高能物理已经发展到研究构成宇宙基本物质的基本粒子,构成元素的中子和质子已经是很久以前研究的了。可以这么说吧,背了元素周期表,就是到了外星人那儿也能通用,除非所处不同的平行宇宙(不同时间线的宇宙规律不一样)。


科学趣谈菌


不是。

月亮上就发现了新元素氦_3,它是非常好的核电站用的燃料,据科学家计算,每年只要6吨氦_3发的电就够全世界用了,此元素在月亮上储量丰富。


跪射俑


物质是金属氢聚合形成的。

磁场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转化为金属氢,金属氢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时释放电磁波。

显然,元素周期表在宇宙中通用;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应该也是碳基生命,也离不开金属氢聚合的水。

事实上,生命物质就是金属氢聚合的有机化合物在磁场中形成了双螺旋结构——氨基酸;这样,也就不能排除某些巨行星联合冲月时形成的“引力透镜”环境中坠落的陨石,容易产生有害的病毒,伤害人类!


金童希瑞


我只知道在作业和试卷上是通用的,只是用地球的元素周期表,宇宙的会有另一种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是基于微观物理学,考虑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得出的,那么换个地方根本的、基于微观物理学的性质规律肯定通用,那就是另一种元素周期表了,不是地球上的元素周期表,而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性质则可能会有所改变


探秘地球了解宇宙


元素周期表是人类伟大的发现,破译了原子物理微观世界的分子代码。元素周期表在宇宙中应该是通用的,计录了一切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只是还有些稀有的元素尚未发现,离开地球,在宇宙其他地方,物质存在多样性的变化,基本的原素是不会变的,外星智慧生命也许用另外一种形式去命名它们。


自然风161212381


只能说在我们已知的范围内可用,我们对宇宙的探索,目前应该就是到火星吧。通不通用,这个不绝对


小子野爱玩


属于自然界固有的元素周期,对于宇宙文明是普适的。属于人类研究发现的元素周期,则会因各地科学发展程度差异而见仁见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