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清朝賠款兩億,日本卻倍感屈辱,歐洲列強笑的合不攏嘴

導語:

公元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清朝和日本爆發了東亞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一——甲午戰爭。最終的結果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戰敗,徹底失去了在東亞與日本爭奪霸主的機會。


一般學術研究認為,本次戰爭源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崛起與滿清封建主義的沒落,此後的半個世紀裡,日本對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侵略,歷史的發展似乎印證了這種“強大的日本侵略落後的中國”的霸權思路。


但這種強弱的對比其實並不適應於甲午戰爭之前的歷史時期,一旦我們帶著這樣的成見去簡單化地分析問題,我們往往會忽略當時中國與西方、日本與西方、中日之間等各方的關係,以及由此引起的在文化、經濟、社會、思想等各個層面上的競爭,而這些綜合競爭的方方面面,才是這場戰爭的根本。

甲午戰爭,清朝賠款兩億,日本卻倍感屈辱,歐洲列強笑的合不攏嘴

甲午海戰(影視)

山縣有朋的隱憂與德國版“隆中對”

山縣有朋是當時日本僅次於伊藤博文的實權人物,他自幼習武,善柔道、長劍術,曾將“我是一介武夫”作為座右銘,被譽為近代日本“陸軍之父”。

甲午戰爭,清朝賠款兩億,日本卻倍感屈辱,歐洲列強笑的合不攏嘴


山縣有朋在歐洲考察的時候,特意拜會了維也納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洛倫茨·馮·施泰因,向他請教日本國防問題。


彼時的俄國,正著力修建西伯利亞鐵路。山縣有朋擔憂的是,一旦鐵路通車,俄國將可以直接運送兵員至海參崴,從而對日本構成威脅。


施泰因是經歷過歐洲用鐵路進行調配組織戰爭過程的人,他對日本即將面臨的局面做了精闢的說明,堪比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隆中對》


首先:鐵路通車後有一個地理上的限制因素,那就是要通過中國的土地,這將在政治上限制其運力。

其次:整條線路是鋪設在荒野中的單線線路,意味突發狀況會比較多,在客觀上也會限制運兵能力。

再次:即便兵員運輸至海參崴,還會面臨港口凍結,運兵船不足等實際困難,距離將士兵送上戰場還有很大難度。

山縣有朋聽到這裡,暗自長出了一口氣。但施泰因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剛放下的心又急速地懸了起來。


施泰因說,雖然有諸多不便,但有一種情況可以打破這種限制,那就是俄國侵佔朝鮮半島,在遠東建立可靠的海軍基地,這樣的話,日本將直面巨大的威脅。


只有朝鮮半島獨立並不被其他列強吞併,日本才會有絕對的安全。在主權之下的領土範圍被稱為“主權線”,關乎本國存亡的外國狀態,被稱為利益線。


日本此時利益線的中心,就在朝鮮半島......

02朝鮮李氏王朝的抉擇

甲午戰爭,清朝賠款兩億,日本卻倍感屈辱,歐洲列強笑的合不攏嘴

李氏王朝

朝鮮半島的李氏王朝自立國以來,以明、清兩朝為宗主國,一直接受中國政府的冊封,採用中國年號。


在中國被鴉片戰爭打開國門的同時,朝鮮也與西方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比如1876年與日本簽訂的《江華條約》、1882年與美國簽訂的《朝美修好通商條約》。


打開國門的朝鮮突然發現周圍中、日、俄列強環伺,簡直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境況。於是圖謀改革,改革派受日本暗中支持,保守派則希望繼續維護以往宗主國的統治狀態。


1884年,趁中法戰爭的時機,日本支持改革派發動了甲申政變。駐守朝鮮的清軍在袁世凱的指揮下,經過激戰平息了叛亂。188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在天津會談,簽署《中日天津會議專條》,兩國以今後出兵朝鮮須事先通知對方為條件,達成了從朝鮮撤軍的協議。


甲申政變的結果是改革派失利,其實李氏王朝面對列強各方的壓力,自己根本無力選擇獨立的發展道路。此後,日本對朝鮮政府的影響力極大地下降。聯繫到我們上文講過的“利益線”原則,對接下來日本政治思潮的變化就順理成章了。


福澤諭吉為什麼會提出《脫亞論》

克拉塞維茨曾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甲申政變後,日本的政治思潮最大的變化就是福澤諭吉發表的《脫亞論》


福澤諭吉是最早訪問歐洲的日本人之一,他早期對朝鮮改革派人士抱有很大期望,對朝鮮留學生也是愛護有加。

甲午戰爭,清朝賠款兩億,日本卻倍感屈辱,歐洲列強笑的合不攏嘴

福澤諭吉

1885年,福澤發表《脫亞論》,其主要思想有三點:

第一:雖然日本在地理上處於亞洲,但精神上卻日趨西化。

第二:日本不應等待鄰居開明後共同振興亞洲,而應脫離其行列與西洋文明共進退。

第三:兩個鄰居(中國、朝鮮)在此次文明浪潮中,最終會被列強分割,日本不必因為是鄰國而對其特別照顧,只需追隨西洋人對他們的處理方式即可。

福澤諭吉後來在其回憶錄中曾說,他當時其實希望“遠東各國能合併成一個大國,一方面對抗西方的日不落帝國,一方面參加世界邁向進步之旅程”。


但甲申政變失敗使他失望異常。因此主張日本因脫離亞洲。由此之後,日本放棄了對改革派的支持,從政治思潮上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在精英集團來看,當時的世界只有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兩種選擇,不存在中間道路。而日本要想生存,只有選擇帝國主義並武力吞併朝鮮這條道路。

04甲午戰爭前的國際形勢

《中日天津條約》簽訂後,日本政府一直在朝鮮保持低姿態,而中國的影響力則日益增強。清政府向朝鮮派遣了諸多“顧問”,幫助其在軍事、通信等領域進行改革建設。

俄國此時在朝鮮的勢力也在不斷滲透,一方面源於俄國自身利益的擴張,另一方面也源於朝鮮希望引入俄國來制衡中國的實際需求。

英國卻對俄國步步南下朝鮮半島的舉動大為不滿。1885年4月,英國出兵,佔領朝鮮半島南部海域的巨文島,並修築工事,逼迫俄國答應不侵佔朝鮮領土後方才撤軍。

美國也加入了角逐朝鮮半島的活動,在日本策劃“乙未事件”時,率領衛隊保護朝鮮閔妃集團的正是美國人戴伊,而美國的《紐約先驅導報》更是第一時間報道了事件的真相。

總之,列強諸國的態勢犬牙交錯又互相制約,朝鮮領導人希望在這種局面下獲得國家獨立的空間變的愈發艱難,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終於在19世紀90年代爆發了引發日後甲午戰爭的“東學黨起義”。

中國作為宗主國,迅速出兵平叛。日本的山縣有朋及其他領導人認為此時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與中國海軍大致持平,他們決定放手一搏。

1894年6月,日本藉口“保護本國僑民”,派軍8000人至朝鮮。要求於中國平等的地位,中國拒絕所請,日本與7月攻佔皇宮,隨即對中國宣戰。


甲午戰爭,清朝賠款兩億,日本卻倍感屈辱,歐洲列強笑的合不攏嘴

日本艦隊(影視)

05日本的屈辱感從何而來

“恭賀新禧!文明的名譽在全世界發揚光大,陸海軍連戰連勝”1895年1月1日,日本議會的新年賀卡里這樣寫到。雖然戰爭還未結束,但日本議會對勝利已經充滿了信心。

甲午戰爭歷時10個月,每月軍費2000萬日元。議會認為,正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政府才能縮減開支,籌措到足夠的軍費,最終促成戰爭的勝利。


外交方面,外相陸奧宗光曾詳細記錄了自己在戰爭中如何行動、如何奮鬥的經過。同時,特別強調了對戰後三國干涉還遼的事件感到的恥辱。

日本明明在戰鬥中勝利了,但是就因為俄國、法國、德國的不滿就要將浴血奮鬥得來的利益拱手讓出,這是政府不夠強大的原因。所以雖然得到了2億兩的戰爭賠款,但日本還需要臥薪嚐膽,努力向前。

日本雖然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也深切地知道自身跟西方列強在客觀上存在的差距。這也是陸奧宗光一直主張“在外交方面處於被動者地位,而在軍事層面則要掌握先機”的原因,這種屈辱感一直貫穿日本的對外政策中,直至二戰結束。

西方列強在戰後開始對日本刮目相看。《泰晤士報》曾這樣寫道:日本在過去40年的變化,等於英國過去800年間發生的變化。我們不得不說,對日本而言,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他們一起加入了瓜分殖民地的行列,關於朝鮮的條約及最惠國待遇可以讓其他列強同樣享有;《馬關條約》規定,除已作為開放口岸的城市外,再開放沙市、重慶、蘇州及杭州等地。這些條件平等地適用於其他各國。

甲午戰爭,清朝賠款兩億,日本卻倍感屈辱,歐洲列強笑的合不攏嘴

馬關條約簽訂

總結:

我們在分析戰爭的時候,常常會以殲滅敵方軍隊、佔領敵國領土、戰後補償等方面來加以衡量。其實戰爭的本質與範圍遠不止這些,正如盧梭在《戰爭與戰爭狀態》中所述:“戰爭是國家之間對於主權和社會契約的攻擊”。

所以說,戰爭攻擊的最終目標是對方的社會組織生產方式,從法制的角度看,就是對“憲法”的攻擊。中國當時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憲法”,所以,攻擊的對象就是以皇權為統治的對外朝貢體系。

《馬關條約》第一款規定: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現在重讀,是不是更加清晰一些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