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字写得大小不一,怎么改变呢?

用户8049539410489


孩子写字大小不一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对汉字的结构不了解,不能合理的安排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的位置,往笔画多的字写得大,笔画少的字写得小。

解决的办法:一是尽量安排孩子对书法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练习。

二是找一些成系列的短视频让孩子看一看,可能会对孩子有所启发。


从零开始学写字


许多家长都为孩子能写一手好字费尽心思,字帖、描红本一个没少,长此以往,孩子的手累了,精神也倦了,可仍然效果不大。还有家长反映,借助田字格,孩子能把字写端正,一离开田字格便找不到定位点,于是字也跟着扭曲了。

要让孩子写好字,家长和老师的确要花一番功夫。缺少给力又有效的适时指导,孩子写不好字;写好字后,未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字便得不到提高。

从“坐姿口诀”开始

首先,最基本的便是坐姿了。您可别小看了坐姿,若是您自己,身子向左侧歪去,重心向左前方倾斜,似乎能舒适方便地一眼看尽右手所写的字的大部分,但写出来的字肯定向右后方倾斜。等到写完一页纸后,整个字迹的版面跟风吹过的麦浪一样。

孩子也一样,他没坐正,写出来的字肯定是歪的。正确的坐姿根据部位从下到上应该是:腰要挺直,肩膀用力向下压,脖子尽力向上挺,眼睛跟着铅笔走。我们把它总结为,“腰挺直,肩向下,脖向上,眼睛跟铅笔走”,每次写字前先念一遍写字小口诀,人没坐正就不开始写字。

从“写名字”写起

众多汉字中,最让孩子熟悉的便是自己的名字了。写正汉字的第二步就是练习写正自己的名字。一般来说,孩子的名字能概括诸多基本笔画。若孩子名字的笔画过于简单,可把父母的名字也拿过来练习。

首先,让孩子在田字格里练习写一个自己的名字(注意是一个),一笔一划写清楚,然后由您来给孩子点评哪一笔写的好,哪一笔需要改正。需改正的,用红笔描红,以作醒目。接着让孩子在已批改的第一个名字基础上练习写第二个。请注意,您用红笔描出来的笔划是孩子没写好的,下一次孩子再写的时候,让他把这个笔画重重的写出来。接着您再批改,孩子再重写,以此类推。直到您描红的笔画数减少到零,孩子的名字也在田字格里越写越好。

此后,强化阶段开始啦!把孩子练好的名字在一张新的田字格里继续书写,直到可以不假思索毫不犹豫的写出来,就能过渡到下一阶段了。

当孩子在田字格里的名字书写已达到笔画自动化阶段,就能尝试移除田字格了。这时,先让孩子在白纸上凌空(不用田字格)写一个自己名字,写完后家长点评并用红笔描出写的不好的笔划,接着孩子第二次书写时纠正上回错误并重重书写上回没写好的笔划,接着再纠正、再练习、再纠正、再练习,直到把熟能生巧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经过两个阶段(有田字格→无田字格)的名字书写练习,孩子已能丢掉田字格这根拐杖把自己名字方方正正的书写出来了。至此,端正书写名字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接下来,您可以用此方法(坐端正→写田字格→无田字格)练习书写任何一个孩子写不正的复杂字,如“繁、家……”,假以时日,相信孩子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无论难易,都能写一手方方正正的汉字。



棂魂摆渡鍺


孩子的字写得大小不一,通常大家都认为多练练就好了。

有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的字确实进步了,可有的孩子怎么练也没有很好的效果,反而对写字越发讨厌,而有的孩子才刚握笔,就能写得有模有样,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写字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它是属于手部的精细活动,需要手很好地控制力度来完成。

写字时,身体、手、眼之间要紧密配合。我们的坐姿要端正,握笔的姿势也要正确,手指的力度也要大小适中,眼睛还要配合着手的动作,看看是否写得标准,是否正确。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有的孩子字写得漂亮,而有的写得不尽人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第一,有可能是手部控制的能力较弱。它没办法很好地让手指控制笔该在什么时候用力,什么时候收起;

第二,在我们的感觉统合里,有一种感觉叫本体觉。它存在于我们的肌、腱、关节等位置,又称深感觉。它可以让我们判断出位置、力量、方向,还有让我们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及其他的感觉。

当孩子在写字时,特别是没有固定的格子时,本体觉较弱的孩子是很难控制字体的大小的,因为没了参照物,他就像失去了方向一样,字自然就不好看了。

第三,如果排除了孩子生理上的原因,就要看看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原因引起的,比如太早练字,对练字有抵触情绪等。这就和家庭教养有很大关系,父母们可以从多方面去了解后,再用合适的方法解决。



饭妞滴饭


有人说,孩子学写字时最重要的是要从一开始纠正笔画笔顺,也有人说要让孩子养成工整认真的习惯,这些说法对吗?

幼儿说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嘟嘟最近喜欢拿着笔模仿爸爸的样子写字,当过小学老师的奶奶一看很高兴——小不点要学写字,这是好事儿。随后奶奶就教嘟嘟写“大小”、“上下”这些简单字。嘟嘟很兴奋,就像一个刚入伍的新兵得到任务那样,一本正经地写了起来。

一旁的奶奶没多久皱起了眉头:”不对,‘大’字左撇应该往左拐,不是竖直。“没过一会,又响起了奶奶的声音:“你这‘上’字写歪了,端正一点。”“怎么老是跟你讲要写端正点,耳朵长哪了?”……奶奶一副着急却又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在一旁不断地纠正。

突然,“啪”的一声,嘟嘟扔掉了手上的笔,两手抱在胸前气鼓鼓地说:“我不写了,没意思!”

“你这孩子,怎么一点耐性都没有呢?”奶奶抱怨,又用小学老师的耐心模式“教育”嘟嘟:“学写字要有耐心,还要认真……”

嘟嘟当作没听到,干脆跑掉了,把奶奶气得吹胡子,见到孩子爸爸就抱怨:“你儿子不行啊,写字一点儿也不认真……”

爸妈们,你们让孩子学写字是不是也这样?孩子写歪写丑不要急着纠正。

初学写字,孩子写歪写丑不要纠正,原因你最好知道

幼儿说提醒,如果你家孩子也是这样被大人对待的,你家孩子也是这种反应就糟了。上面有两个错误。

1、太多的否定

“这样不对”,“太丑了”,“写歪了”,“你应该这样”……我们做个假设,假如你正在学溜冰,教练不停地在旁边指责你说“你的左腿应该放松”,“你的头不要低着”,当你摔倒了,教练皱着眉头“你怎么老这样”……你觉得你学这个溜冰还有意思吗?至少你也会从心里排斥和反感:“如果我懂的话,还需要你来教吗?”人的心理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当你被对方否定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你的内心会激起反抗、为自己辩解;而当人被称赞时,内心会自然地开启自省模式——我在哪里还做得不够好。

当孩子们在学写字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暂时容许他们写歪、写丑,找到他们值得称赞的地方:“你这一笔写得很认真”,“笔顺写对了,不错!”孩子们会很高兴,内心的兴趣和热情也被激发,会促使他们坚持下去。对一个初学写字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兴趣更棒的了。

2、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你怎么一点耐性都没有呢?”,“你就是一个不认真的孩子”,“我孩子就那样,不懂坚持”……对大人来说,这是大人的抱怨或评判,但对孩子来说就是咀咒和暗示,“我刚才的举动就是没耐性,我妈妈说我是一个没耐性的孩子”,“我就是个没耐心的孩子”,这样的暗示会让孩子巩固身上的标签,甚至还会在日后重复没耐性的行为,“我妈妈说我没耐性,没耐性就是要有那样的行为”。所以负面的标签是有害的,你的抱怨和批评将让孩子成为你心中不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最后,温馨提示一下:学龄前孩子不建议强迫写字

经常会有父母问,6岁前的孩子是否应该写字。幼儿说的建议是可尝试但不强迫,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有兴趣可以支持,没兴趣也不强迫。因为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解释,6岁前最适合的活动是游戏,而不是功利性的学习。任何强迫性的学习,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热情。


噢特慢的妈妈


这个也是我自己遇到的问题 就是需要家长陪同一起学习 还有孩子自己自觉 才能写好字 我家就是这个样子不陪同字就写不好


唛吉乐母婴店


正常的,慢慢来,以后还有很多的字要写呢。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只要他愿意写好,一定越写越好,

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不然以后很叛逆故意越写越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