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道德經》這幾章,即可把握老子核心思想


掌握《道德經》這幾章,即可把握老子核心思想

《老子》這本書一共只有幾千個漢字,沒想到卻有上百個不同的版本,那麼到底選哪個版本讀,這是個問題。就拿我們常見的流行了上千年的王弼本來說,許多章節之間明顯邏輯不通,讓人莫名其妙,但我們習慣了"斷章取義",拋開全篇,單個解釋每一章的意思,這樣難免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其實《老子》九九八十一章節內容原本邏輯嚴密,內容完整,只可惜古人在傳抄過程中打亂了章節次序,所以只有大體上找到每個拼圖的位置,才能看清道德經的全貌。但接下來又出現問題了。由於不同的人對《老子》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大家都想給老子章節排序,那又不知道要出現多少個《老子》版本,你說你排的好,我說我排的好,口水仗不知道要打多少。劈柴要找紋理找到紋理才不費力氣。讀文章要找關鍵,找到關鍵才容易理解。

《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老子》是因其人而命名,《道德經》是因其內容而命名。作者老子的身世一直是個撲朔迷離的奇案,我們這裡就不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資料研究。《道德經》全篇九九八十一章節內容,共分上下兩篇,上篇言道,下篇言德,所以叫《道德經》,這個說法是通俗的說法,深究的話我們可以看到老子並沒有劃分的這麼清楚。這裡我們要注意《老子》中的"道德"是兩個概念,一個是道,一個是德。道是什麼我們暫且不說。德呢也不同於現代意義的德。簡單地說老子所講的德就是遵道而行謂之德。好了,我們先看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所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一章雖然字數很少,但這一章是《老子》全篇的提綱挈領,可以說後面八十章幾乎都是這一章的註解。我們弄懂這一章,也就懂了老子的一半思想。

先看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什麼是道?這個問題太大了,可以說中國古代很多經學家一輩子皓首窮經都在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找到還是沒有找到,只能說喝過可樂的人,只有自己才知道什麼味。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也只是名相之學的道,什麼叫名相之學的道,就是粗略地闡釋道的文字概念和文字邏輯,這離真正的道還很遙遠。古人打了個比方說,就像烏龜用尾巴掃灰塵,灰塵掃掉了,又留下尾巴的打掃的痕跡,講《道德經》,不落言筌是很困難的。如果真要在言語上糾纏,就好比一個刷牆的人,費勁力氣把牆刷白了,卻擔心別人在牆上塗鴉,於是大筆一揮寫道:"不準在牆上寫字",後來的人看到這句話,便毫不客氣地跟上帖子"不準寫,你怎麼寫?",再後來的人寫道:"你們都寫了,還說不準寫!",如此下去,無休無止,一堵白白的牆就被畫得亂七八糟了。

好了,我們看看老子是怎樣解釋道的?老子在二十五章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這段話第一句翻譯成白話就是說,有個東西混然而成混沌混沌而成,它比天地產生的還早。接著老子又說那個時候,這個個先天地而生的東西它好寂寞啊,無聊啊,孤單啊,因為那時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混沌的它,你說它寂寞不寂寞,那麼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呢,當然不是啦,老子在這裡是說道當時的狀態寂靜而寥廓,一種很超然的狀態,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孑孑獨立而運行不息,循環往返而不停止,這個東西就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母體。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給它起名叫"道"。在第二十一章中老子又解釋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這段話就是說"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你們說道這個東西奇怪不奇怪,老子說的玄之又玄,我講的莫名其妙,大家聽的糊里糊塗,那麼到底什麼是"道"呢?縱觀《老子》全篇,"道"基本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概念是指產生天地萬物的本體,這個本體就是"道",正如第四十二章所說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於本體這個概念我們後面還會詳細講解;道的第二個概念是指住在萬事萬物運行的一種規律,比如說老子多次提到的天道、人道、政道等等。當然有人說道在《道德經》裡不是還有道路的意思嗎,比如《老子》在第五十三章則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其實道路是道的本義,而老子恰恰是由道的本義來比喻那個能產生天地萬物並能主宰萬物運行的東西。講到這裡也許有人還會問,老子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這個徑也是路的意思,甚至還有其他的字也有路的意思,問什麼偏偏要用"道"比喻而不用徑或者其他呢?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訓詁學去解釋。

"道"在《說文解字》裡有兩層意思,一,道是很寬闊的路。徑卻很狹窄,《說文》裡說:"徑為步道,人及牛馬可步行,而不容車也",而道的本義則是馬車可以行走的大路。二,道在古代指通達無歧的路為道,就是說你從甲地到乙地只有一條大路,而且途中沒有分岔,這樣你走這條路就不會迷路。李白有首詩裡寫道: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很痛苦,很無奈的樣子就是,就是說出現在他面前有分岔的路很多,自己沒有找到真正的人生大道。

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做了兩件重大的國防工程,一件就是修築長城,這個大家都知道;另外一件就是修建了被譽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的直道。{資料:《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直道,道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抵雲陽(今陝西淳化北甘泉宮),塹山堙谷,直通之。"}秦直道路面平均寬度約30米,最寬處約80米,30多萬大軍利用兩年半時間修建而成,修直道就是直接從甲地到乙地不繞彎路,所以要開山填溝、直穿黃河,這在兩千多年前可謂浩大工程。直道修好後,如果邊境有事,將士們就可以一路快馬加鞭,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前線。由此可見老子為什麼要用"道"比喻那個所謂的"道"了。

好了,我們再回到前面講,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本體這個概念。什麼叫本體?打個比方說本體就是誕生宇宙和生命的母親。這個母親到底是誰?古今中外的人都在探索,西方基督教《聖經》裡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世間萬物,那麼上帝是怎麼來的,《聖經》沒有說。古希臘的人認為有個叫"以太"的東西是產生世界的本源,現在的科學家認為宇宙產生於一個奇點,也叫奇異點,這個奇點很小很小,小到你肉眼看不到,在它發生大爆炸後宇宙誕生了,而老子把產生天地的本體稱作"道"。老子又把它比喻為穀神、玄牝、一、樸等。那麼這個"道"是不是一個實在的物體呢?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這就是道的唯物唯心之爭。

什麼叫名呢?從名字的造字手法來看屬於會意字,太陽落山為"夕",(有的說夕為半個月亮剛出來。)夕下有口,就是太陽落山到了晚上人們相互看不見,所以各道己名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名,是用來區別萬事萬物的的語言符號。在《老子》第二十三章有這樣一段:"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意思就是說治理天下就要任命各級官長辦事,任命官長必須確定各種名分,任名以號物才能辦事,也就是孔子說的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行。("始制,謂樸散始為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過此以往將爭錐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也,遂任名以號物,則失治之母,故知止所以不殆也。"《老子注》)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在第四十章中告訴我們"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無,是什麼東西呢,有人說無就是什麼都沒有,比如這個虛空,但虛空也是有,它的表現形態就是這個什麼都看不到的東西,試想,如果沒有這個虛空,這個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汽車沒有座位的虛空,你怎麼坐進去,房子沒有虛空你如何居住。所以不能說無就是虛空,不過,老子在後面一些章節講到的"無"的概念恰恰有虛空的意思,它和我們能看到的實有物體相生相剋,這和本章的"無""有"是不同的。為什麼說有生於無呢?這是因為"無"就是天地萬物未誕生前"道"的表現狀態。而這個表現為"無"的"道"怎麼就能產生天地宇宙呢?這是個問題很大,老子也沒有說。老子在三十二章中說"道常無名",在四十一章中又說"道隱無名",因為道是沒有形態,不可觸摸道的,無形無常,所以不可名,以無名為常。故曰道常無名。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

天地剛剛誕生的時候,是不分你、我、他等等名相觀念的,那時候正如莊子所說的天地一指,萬物一馬。但後來事物都有了分別之心,尤其人類給各類事物安立名稱,這樣,你我他就從這個混沌的整體分開了,於是有了山的名稱,水的名稱,風的名稱,火的名稱等等名稱,名稱多了,事物也就多了。這個理論在莊子的對手惠施那裡有精闢的論述,惠子說,狗和羊都是人起的名字,假若開始人稱羊為狗,稱狗為羊,那麼我們現在就把羊叫做狗,狗叫做羊。馬是胎生的,不生蛋,鳥生蛋,但蛋和胎也是人為地分別,若從大道看去,蛋和胎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說馬生蛋。同樣,白和黑都是人起的顏色名稱,如果當初稱白為黑,稱黑為白,那白狗就是黑狗了,所以說白狗黑。我們嘲笑過惠子的馬生蛋,白狗黑的辯論,但細心思考,惠子說的是有道理的,只是在生活中這種理論就行不通,因為這些理論建立在萬事萬物最初發展的狀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所徼。"

所以說,常從無的方面觀察道的奧妙,從有的方面觀察道的邊際。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告訴我們無和有其實是一體的,只是名相不一樣而已。打個比方說,無呢就像是麵粉,而萬事萬物的有就像饅頭、花捲、麵條等等,雖然看似不同,但它們都是麵粉,這就叫同出而異名。

什麼是"玄"呢?《說文》裡解釋,"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是個會意字,玄的小篆字,下端是個么字,么呢本指孩子剛出生的樣子,表示非常小的意思,也有人說玄的下端么指絲的一半,上端是絲絞上的繫帶,表示作染絲用的絲結,也是細小幽微的東西。所以說玄的幽遠之意是引申過來的。後來用玄表示黑中有赤的顏色,也是表現一種幽微隱秘的狀態。"玄"在先秦代表了神秘色,就想我們現代人說紫色很神秘一樣。史記上記載商的祖先殷契就是他媽媽簡狄吞食了一隻玄鳥下的蛋而出生的。老子用"玄"大概也是體現"道"的幽微隱秘吧,所以老子把道比喻為雌性生殖器的"牝"時,也要在前面加個"玄"子,稱為"玄牝"。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一章最難講,也最難懂,也最讓人頭痛。到了第二章,《道德經》的精彩的內容就出來了。先看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這就有惡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就不善了。蘇格拉底認為任何事物都因它的對立面而存在,這和老子的觀點很相近。我們說一個人很美,天下的人那麼多,為什麼說這個人或者這一類人就美呢?那當然是和其他人比較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如果天下沒有醜人呢?都和所謂的美人長得一個樣,或者差不多,如果這樣,怎麼還會有美人和醜人呢?反過來說每個人都和非洲猩猩一個樣,也不會覺得某個猩猩會有多醜,因為沒有美醜的對立嘛。美醜本是一家,有美就有醜,有醜就有美,無美則無醜,無醜則無美,美醜就是一對相生相剋的孿生姐妹。

同樣善惡也是這個道理,因為有善,我們才知道與善截然相反,不善的叫惡;因為有惡,我們才找到一種與之對立的善。所以古人總結就說:美醜同根,善惡同門,聖盜同源,仙凡同境,雅俗一體。古往今來的人一直在追求美的東西,善的東西,這就說明醜惡一直不曾消弭,如果沒有醜惡,何來美善呢?

老子在第十八章不由地發出感喟:"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我們看看中國歷史,東周末年,天下大亂,孔子提倡仁義;南宋懦弱,屢遭侵略,那是忠臣最多的時代。歷史上這種實例舉不勝舉。同樣對一個家庭來說,遭遇危難的家庭,最是緊緊抱在一起,父子相依,母女同心,共渡難關。有鑑於此莊子感慨地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聖經》在創世紀篇中講道,上帝造了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後,把他們安置在伊甸園裡,這個園子花果飄香,四季如春,裡面能吃的果實太多了,可上帝對他們下了一條死規定,就是唯獨不能吃智慧樹上的善惡果。不料,有一天夏娃在蛇的教唆下,引誘亞當一塊偷吃了善惡果。吃完果子,他們有了羞惡之心,發現自己一絲不掛,便用樹葉遮羞,結果被上帝發現並把他們趕出了伊甸園,從此人類失去了本有的樂園。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宗教神話不如說是一個大的寓言。

上帝代表了世界的本源,萬物的生髮者;伊甸園代表了人類最初純淨不染的心靈世界,如同老子說的赤子之心,在這種心靈狀態下,人雖然不知道善惡美醜,卻過的自然而然無憂無慮,非常快樂。所以大人總是羨慕小孩子,尤其兩三歲的孩子,雖然不懂什麼美醜善惡,卻是天真無邪。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老子通過辯證法對美醜善惡言簡意賅的解釋後,推而廣之,又說了六種相對的事物,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它們同樣都是相生相剋的關係,兩者彼此相互成為對方存在的根本,無此無彼,無彼亦無此。

先來看有無相生,也就是有和無的關係。這裡再次強調一點這裡的"無"是和"有"對立的一種現象,不同於老子所說的本體"無"。

老子在第十一章

這樣解釋有無相生: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章的白話意思是:三十根輻條插進車轂中的空眼裡形成一個車軲轆,正因為這個車轂的眼是空的,沒有用,對車來說才是有用,要不然輻條沒地方插,怎麼做成車軲轆,沒有車軲轆,就沒法做成車子,可見這個沒用的"無"有大用處。埏埴以為器,指糅合泥土做成陶器,這個陶器正因為中間是空的,這個陶器才有用處。我們看到乞丐的碗總是空的,如果裡面塞滿了錢幣,怕是沒人施捨了,這就是乞丐的當其無,有器之用。我們看蓋房子用了那麼多水泥,鋼筋建材,蓋好了賣得那麼貴,我們花了半輩子經歷賺錢買來,用得恰恰是裡面空空蕩蕩的地方,就是那個空間才是房子的作用。所以說有是便利,無是作用,有無相生相剋。

老子在這裡舉得例子說的是器物,也就是現在人說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如果往大的說,一個國家它的民族文化,一個社會團體,它的宗旨,一個人,他的思想,精神,這都是看不見,所謂的"無",但卻是最有用的。

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也是這個道理,這個就不再多講。在這裡,我們要特意說說老子所說的一對對矛盾,不僅是可以轉化的,而且轉化是需要條件的。哲學界有位大家說老子是狹義的相對論,只看到矛盾的可以轉化,沒有看到矛盾轉化需要條件,對此末學不敢苟同。比如我們可以看看他對難易,高下,遠近的闡述。

老子在第六十三章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說做一件困難的事情先從簡單的事情開始,一件大事情要從小事情做起;做大事的人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最終成功了。這番道理看起來非常簡單,卻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通常我們說一個人眼高手低,就是說這個人好高騖遠,志向很大,但就是不願意從小事做起。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告訴我們,一個事物只有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的飛躍,如果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就像做成大事好比不用一磚一瓦建造空中樓閣。故此,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又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最後,我們看看老子提出了的方法論: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全篇有兩章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一個是我們已經提到的第一章,另外一個就是這一章。前面我說過弄懂老子第一章就算懂了老子一半思想,那麼弄懂這一章就算懂了老子的另一半了。

第一章講宇宙觀,世界觀;而這一章講的就是老子的方法論。第一章為體,這一章為用。反之,弱之、逆之是體之用,是處理事務的方法,具體如何反之,逆之,如下: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什麼是處其厚,就是用上德的方法,什麼是上德的方法,就是遵道而行。如何遵道,老子給了這樣一個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的道就是順其自然。既然有天地之道在運行,我們何必還要在白天點蠟燭呢?

所以老子在第十九章提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無為治世方法。這種方法自始至終貫穿老子的思想,那就是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這段話的核心內容就是兩個字"無為"。無為就是無所作為的意思,但老子並不是讓人無所作為,他說"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說明人還是要做事情的,只是做的是無為之事,還是要像孔子一樣誨人不倦的,但用的是以身作則,無言的教誨。無為就是無所作為,怎麼還說要做事呢?這就是老子在第四十八章中提出的|

"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無不為"是個雙重否定句,就是"有為"的意思,換句話無為而無不為也可以解釋為無為而有為,所以後人這樣解釋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即以無為的心,做有為的事。說白了是後人把道家和儒家融在一塊,把出世和入世打成一片的主張。但在老子本意裡大概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處事方式,就像大自然的運行一樣,天地也並沒有做什麼,一切就那樣井然有序,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有所作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