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金老的《射鵰英雄傳》小說大致可以分為三版。

這裡要說的是長春道人丘處機了,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行程35000裡)。

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被描述為一位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以及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人物,這也使他更為大眾所知。

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1227年(正大四年),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世人稱奇。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邱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是京津地區的著名風俗之一。

丘處機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的高,比起王重陽還要高很多,金老爺子在最開始也是把丘處機作為天下第一的道人來敘述,只是後來因為故事的深入,不得不改變了丘處機的身段和身份。

最初的報紙連載是一版,1980年的十年修訂成冊是二版,到2007年的七年跨世紀新修則是三版,作品的改動幅度不可謂不大。

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就某一部小說的三個版本,逐回仔細分析,對比差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從這些差異中,你會發現金老先生的創作心路,進而發現一些小說中的漏洞,會對小說中的人物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在《射鵰英雄傳》仔細分析它的改動過程,讓人不禁心下懷疑,金老先生最初在構思這本小說時,甚至是是在已經動筆開始在報紙上連載時,他心裡對這個江湖裡的俠客等級結構,也就是當今武林中高手的級別分佈,心裡還沒有個譜。

大家都知道,射鵰裡的武林高手,大致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再加上鐵掌幫裘千仞、後期的老頑童,是第一流高手。全真七子、郭靖、東邪的徒弟梅超風等人是二流高手,江南七怪一級的則是三流。

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其實,金老在開始動筆之時,東邪、西毒等以天下五絕為中心的武林佈局,尚未在心中成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一版射鵰中,郭嘯天與楊鐵心二人的對話交代,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乃是“武功蓋世的當今第一位大俠”,甚至形容他“拳劍武功,海內無雙”。

海內無雙,這四個字可不是亂蓋的。要知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個人,他們華山論劍好幾日,尚且不能分出個高低,誰也不敢自稱是天下第一。而這裡,郭嘯天居然說丘處機是“海內無雙”,無雙,不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嗎?

金庸安排郭嘯天和楊鐵心二人說出這樣的對話,我們可以推測,或許在他的最初構思中,本是想把丘處機當作全書中一等一的武林大俠。

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由此可見,一版射鵰的故事熱熱鬧鬧開場時,東西南北中五大高手,還沒影兒呢,連丘處機的師父王重陽,恐怕都進不了射鵰江湖兵器譜的排名榜。

可是後來,金老先生寫著寫著,東西南北中天下五絕,還有華山論劍等等逐漸形成,在他筆下出現了。而原本要重用、要大書特書的丘處機,卻淪為了二流高手,成為全真七子之一,並且在小說後面的戲份越來越少。

因此,在射鵰二版時,金庸先生自然將丘處機冷處理,而是開場便引出了身懷絕技的曲靈風。因為他是東邪黃藥師的徒弟,他的武功尚且如此高深,那身為師傅的東邪,更是絕世高手了。

在射鵰二版第一回中,曲靈風一出場便是獨闖皇宮,偷了很多珠寶字畫,還接連殺死追捕他的官兵。要知道,那可是戒備森嚴、高手如雲的大宋皇宮,而且曲靈風還是個瘸子啊。

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曲靈風為什麼甘心冒險闖皇宮去偷珠寶字畫呢?

原來,他準備將這些寶貝,獻給他那“無一不會,無一不精”的師父。讀到這裡,讀者肯定會心生疑問,他師傅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世外高手呢?這樣,從曲靈風身上,射鵰江湖中的“當今第一位大俠”黃藥師,已經呼之欲出了。

相較於曲靈風的師傅,丘處機的地位迅速下降到二流。

在二版中,郭嘯天與楊鐵心談論丘處機的對話裡,已然不見了什麼“當今第一大俠”和“海內無雙”等字樣,只是猜想:“這位道長的武功果然是高得很了,但若與那跛子曲三相比,卻不知是誰高誰下?”

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強過東邪西毒

二版射鵰將曲靈風放在第一回,算是他師傅東邪的伏筆,可是金老先生不小心又留下了一個坑。那就是後來出現的曲靈風的女兒傻姑,在第一回中卻沒有上場。傻姑傻到生活不能自理,怎麼可能不與他爹爹曲靈風一起生活在牛家村呢?

這真是一個重大疏漏。

於是,在三版之中,金老先生又讓傻姑於第一回登場,和他爹曲靈風一起在牛家村開小酒館。而且,還特意交代,包惜弱曾將傻姑帶回孃家照看這樣的細節。

一部能夠讓後世能夠銘記的小說,不是你一朝一夕隨隨便便就可以寫成的,而是經過歲月的洗禮,與作者不斷地加深才能夠寫成流傳千古的小說。這就不得不想到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讀者有些時候讀起來感覺前後可能有時候連接不上甚至作者的思路都不一樣,這也很可能是後期作者的創作思路發生改變才引起的原因吧,各位大俠您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