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河南省會為何由開封遷往鄭州


1954年河南省會為何由開封遷往鄭州

明清兩代,河南省的省會一直在開封。1949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後,仍定開封為省會。1954年10月,河南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從此,鄭州成為河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那麼,解放後的鄭州究竟有何優越之處,能夠取代開封成為省會呢?


1954年河南省會為何由開封遷往鄭州

地理環境及交通條件方面

鄭州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北,北臨黃河,西依中嶽嵩山,東、南兩面為廣闊的黃準平原。鄭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3000多年前商王朝曾建都於此,後來歷朝歷代多在此設立州縣。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向比利時借款修築由盧溝橋經鄭州至漢口的盧漢鐵路,以及由開封經鄭州至洛陽的汴洛鐵路。

1906年4月,由盧漢鐵路改的京漢鐵路全線通車。1908年底,汴洛鐵路也全線通車。後汴洛鐵路又向東西延伸,改稱隴海鐵路。這樣,京漢、隴海鐵路在鄭州交會,使鄭州由一個交通落後的中原小城一躍成為中國中部地區連接東西、溝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1954年河南省會為何由開封遷往鄭州

黃河水患影響方面

開封位於河南省的東部,地理上偏離河南省的中部。在歷史上,開封雖為七朝古都,並長期作為河南省的省會,但是近代以來,隨著鄭州鐵路交通樞紐地位的形成,開封交通的相對劣勢就更加凸顯出來。加上開封地段黃河己成“懸河”,河床高出市區許多,黃河的安全隱患始終無法擺脫。據開封黃河河務局實地測量,柳園口黃河段的河床底部比宋金皇宮遺址處的龍亭公園地面高出11.49米。

據統計,1194~1949年的750多年間,黃河在開封境內決溢達338次,使開封城15次被洪水圍困,數次遭滅頂之災。這樣頻繁的黃河水患不能不影響到開封的城市發展,進而使開封在與鄭州的省會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1954年河南省會為何由開封遷往鄭州

經濟發展方面

鄭州周圍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鋁土、耐火黏土、石灰岩等,蘊藏量大、分佈廣,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價值。1948年10月鄭州解放以後,經過6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是一座擁有50多萬人口的新興工業城市,“一五”計劃期間更是被確定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和中南區9個重點建設城市之一。

當時,國家對鄭州建設的投資是巨大的,僅1953年一年的投資就比解放4年來的投資總和還要大3倍;1954年的投資又比1953年增長了一半還多。尤其是鄭州市多個國營棉紡織廠的建立,使其成為中南區最大的紡織工業城市。相比之下,開封境內以農副產品資源為主,礦產資源相對缺乏,因此並未被確定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和重點建設城市。

因此,從各方面條件來看,鄭州更適宜作為省會,特別是便利的交通和適中的位置,使鄭州和全省主要城市及廣大農村聯繫更加方便,不像開封地處豫東,指導聯絡其他地市多有不便。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