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嵌入式的前景怎么样?

高嵩Jey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不会冲击嵌入式的前景。相反,会促进嵌入式领域的繁荣和扩张。

物联网

物联网即万物互联,将是近10年的爆发点之一。联网的万物,不可能像手机、象电脑,那么复杂,成本、能耗、体积,都不允许。嵌入式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是得天独厚。而实际中,现在已有的物联网设备中,基本90%都是嵌入式形式的设备。嵌入式设备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适合大量部署,是万物互联的基础。因此物联网的繁荣和发展,严重依赖于嵌入式的发展。同时嵌入式的生态也不断完善,集成度不断上升,持续提供更强大的平台,为所有的物联网需求提供支撑。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帮人做一些事情,目前的语音、视频交互只是形式之一,将来人工智能将会有更多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中。而人工智能的工作逻辑是采集、分析/决策、执行。现在很多都关注在分析/决策上去,因为这里面可以做的创新最多。尽管如此,大家却不能忽略采集和执行,这两者亦是人工智能得以落地的关键因素。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落地,必然会同步促进嵌入式的扩张。同时,随着嵌入式集成度的提升,一些成熟的人工智能会以脱机或半在线的方式,直接在嵌入式系统中落地生根,以独立的嵌入式产品,服务最终用户。

交叉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结合,另外加上其他不同的行业需求和技术,会催生很多新的产品,象无人机、车联网、智慧城市/物流等等。这些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大了。毫无疑问,这些领域都严重依赖嵌入式的实现。可以说,嵌入式逐渐从军工、工业、大家电等领域,开始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走入千家万户,影响着数以十亿计的人、动物、植物。

因此,这些不仅都冲击不了嵌入式,相反嵌入式将会爆发式发展。如果你看好这个行业,欢迎关注我哦。


沙锅之底


嵌入式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的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不可能没有嵌入式,物联网,人工智能的领域庞大涵盖学科众多,应用范围也很多。事实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如手表、微波炉、录像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


嵌入式技术可以说是当前最热门、最具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

1、随着消费家电的智能化,嵌入式更显重要。像我们平常见到的手机、PDA、电子字典、可视电话、VCD/DVD/MP3Player、数字相机(DC)、数字摄像机(DV)、U-Disk 、机顶盒(Set Top Box)、高清电视(HDTV )、游戏机、智能玩具、交换机、路由器、数控设备或仪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医疗仪器、航天航空设备等等,都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据预测,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廉价微处理器的出现,嵌入式系统将在日常生活里形成更大的应用领域。

2、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嵌入技术日渐普及,嵌入式应用领域日益亲民,嵌入式产品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随身携带的手机、PDA到家庭中的高清电视、智能冰箱、机顶盒,再到工业生产、汽车电子、娱乐中的机器人,无不采用嵌入式技术。在通讯、网络、工控、医疗、电子等领域,嵌入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嵌入式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热门和最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嵌入式行业人才缺口巨大,至少存在30—50万的人口缺口,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汽车电子嵌入式开发业务的需求量增加,未来嵌入式专业的岗位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南哥语浅情浓


01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

过去的2018年,人工智能(AI)无疑是电子信息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和关注点。数据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因此若要使AI引擎变得更聪明、更强大,需要的是持续的数据流入,AI可以处理和从中学习的数据越多,其预测的准确率也会越高,物联网(IoT)就是AI非常好的管道和数据来源。2019年AI热还将会继续持续,AI、IoT 将越来越多呈现“一体化”趋势,“人工智能”逐渐向“应用智能”发展,物联网也将会向“智联网”发展。

人工智能延展到物联网,就产生了边缘计算,凡有实时性、低功耗和安全隐私要求的物联网应用,均会有边缘计算的需求。需要指出的是,边缘计算设备一般会安装在系统传感和执行端,多数边缘计算设备是嵌入式系统。从物联网系统角度看,边缘计算设备是整个物联网系统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单独存在,需要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和服务。边缘计算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目前处在初期阶段,云计算、通信设备和嵌入式企业非常关注, 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是边缘计算兴起的最大推手。物联网发展大致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互联走向智能,第二个时期从智能走向自治,目前大多数物联网项目还是第一个时期,进入第二个时期,边缘计算将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边缘计算将迎来快速发展的一年,人工智能向边缘和终端侧延展,嵌入式人工智能时代将要来到,AI芯片是未来发展热点。

025G和NB-IoT

进入2019年5G的脚步越来越近,最近新闻里面不断出现的华为和5G,也让百姓感觉到5G将要来到。5G不仅能让没有电视和光纤电缆的偏远地区可以看到高清电视,5G的高带宽、低延时和高稳定的特性,为汽车自动驾驶和高清 AR/VR 的应用真正奠定了基础,有了5G网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工智能应用才可能落地。在过去2018年,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另外一个分支-窄带物联网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 窄带物联网中的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 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正常运行功耗小于20mA, 仅为2G的1/10, 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模组批量的价格降至20元。从2G到4G,移动通信网络都只是为了连接“ 人” 而生。 但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5G移动通信网络需面向连接“ 物” 而演进。华为预测2018年NB-IoT连接数达到5000万以上,2019年有望达到2亿以上。同时阿里云IoT获得Semtech国内首个LoRa IP授权, 2019年将是窄带物联网市场的上量一年。

03RISC-V和MCU

RISC-V 开放指令集和开源芯片为ARM一统的处理器架构世界带来了一缕春风,其传播的速度非常凶猛,高校拿RISC-V做教学,科技巨头纷纷宣布支持RISC-V,并且涌现一批初创的科技公司。目前RISC-V 技术还在发展,各家芯片平台在开发和完善之中,应用将会逐步展开和落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芯片、开发板、调试器、软件、培训、社区和图书,这些都是RISC-V应用不可缺少的生态环境。正如中国集成电路老前辈、许居衍院士指出:RISC-V当前最适合用于IoT之类的“看不见的计算”中,现在看来RISC-V要形成生态,希望很可能在中国。可以预见,物联网和嵌入式应用一定是RISC-V最先落地点,2019年将是RISC-V 成长的一年。

根据IC insight 2018年市场研究,IoT市场发展迅速,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5%,2018年新增IoT入网设备超过20亿,到2022年将达到40亿, IoT 设备中的MCU 2018年大约有18亿颗,2017-202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7% ,数量接近35亿颗。32位MCU 正在IoT 设备和应用中发挥核心的技术作用,比如运算处理、安全、联网、感知和控制,以及传统的电机控制和电源管理都离不开MCU。

展望未来,IoT 和AI 应用对MCU 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处理能力,更多的安全组件,多种连接能力和更低功耗 , IoT 应用日益复杂,MCU的操作系统从简单任务调度发展为IoT OS平台,软件复杂度大幅增加,平台级软件及工具需求旺盛。决胜未来,MCU 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新的制高点,云计算公司进入MCU和嵌入式系统生态圈,MCU企业与算法公司、软件公司和高校的合作越来越多。

中国有数十家MCU企业,有关报道透露,40余家企业获得了ARM Cortex-M 内核的授权,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具备开发和生产目前市场主流的32位ARM 内核的MCU能力 。研究机构IHS2018年研究预估,中国市场前10名的MCU企业,中颖和兆易已经入围,排名第九和第十。国内MCU应用领域多集中在低端的产品中,中高端产品的MCU市场还在外企手里,中颖和兆易2018年MCU 产值也只是前两名ST 和NXP 的大约十分之一, 上升空间还是非常大,2019年将是国产MCU 快速增长的一年。

04IoT OS与物联网安全

过去的2018年随着 IoT 成为重要风口,众多国内外科技巨头以及中小企业都开展了在 IoT 方面的布局,阿里云称IoT 是其第五赛道,以阿里云为支撑,在端侧有AliOS Things,在其上阿里有物联网市场和一站式开发平台,再上面就是包括消费和行业应用。 华为布局AIoT, 推出HiLink标准协议。在端侧华为有Huawei LiteOS,端云结合是通过OceanConnect,它是华为云推出的IoT联接管理平台,行业应用上,华为重点在NB-IoT的推广。亚马逊推出Amazon FreeRTOS ,借助嵌入式系统最具影响力的RTOS- FreeRTOS, 亚马逊扩展其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市场地位,借助AWS IoT 云和边缘计算Greengrass 技术,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微软在物联网设备端布置Azure Sphere OS,可以运行在MCU上,边缘侧微软有Azure IoT Edge,可以运行在Linix 和windows 系统,在云端微软有Auzre IoT stack 负责对IoT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 ARM mbed OS 是最早推出的IoT OS ,在行业具有标杆作用,2018年ARM 推出Arm Pelion IoT Platform,提供端-端IoT 安全解决方案,据悉Pelion计划在2019年在中国落地。

IoT OS 是一种面向“物”通讯和管理软件平台,它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企业和大众。IoT OS有三个重要部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物联网的通讯协议和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目前看IoT OS还需要长时间的市场培养,预计2019年在边缘计算、物联网安全和生态建设上,IoT OS会有许多新的进展。

长期以来电子产品制造商只是考虑保护他们的设备的安全和它们所产生数据的安全,即使是这个要求,设备制造商,特别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许多是完不成这个任务。进入物联网时代,现在他们被要求帮助保护设备和网络,甚至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客户的安全性。过去的一年物联网安全的形式越发严峻, 物联网安全需要产业链的通力合作 ,也就是芯片-云端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的物联网还将是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的融合体,国外的专家说法是:No Safety Without Security。可喜的是2018年我们看到物联网安全产品开发技术的诸多进展,比如IoT 安全芯片,安全架构,风险评估、测试和安全升级(OTA)的技术和工具,2018年NXP、ST、Cypress、Microchip、ARM 、杭州中天微(阿里收购)、IAR、风河、HCC和亚马逊等企业都有新技术和产品,2019年将是物联网安全技术有更多进展的一年,物联网安全技术也将逐渐落地关键行业应用,比如工业物联网。

05总结

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决定了2019年的世界和中国经济颇为严峻,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的脚步一点没有放缓。作为支撑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 发展,作为连接芯片与应用粘结剂的嵌入式技术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性能扩展速度现在已经难以为继。过去,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一番。单一CPU性能提升每年仅有3%、20年才能翻一番。人们已经从关注单CPU转向了多核和异构计算,其中异构指CPU+GPU/DSP/FPGA/ASIC,未来最大的关注点将集中在嵌入式人工智能的AI芯片上。长期以来开源软件为电子信息产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今天以RISC-V为代表的开放指令集和开源硬件也将深刻影响产业发展,未来最大的关注点将是IoT芯片,这些都跟“嵌入式”技术密切相关。


Microphone吴


嵌入式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物联网有三个关键技术,一是传感器,二是联网、三是嵌入式芯片。物联网是万物互联,要联起来,传感器和联网技术都非常好理解,同样要联起来,物必须是智能的,如果不智能,联起来也没有意义,这就需要有嵌入式芯片,把每个物变成智能。

同样,对于人工智能更是如此,比如扫地机器人、AI音箱,都需要嵌入式技术。

把以说嵌入式前景应用是非常广阔的。


创新亦言


目前物联网需求量激增,嵌入式软硬件需求量也同步扩大,嵌入式是非常有可为的。


阳羲or义


何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是传感器获得外界一切变化,变成数据,数据经过算法运算,运算出来的结果。再去指挥零部件工作!物联网离不开硬件,硬件是万物互联的一切基础!

嵌入式:分为嵌入式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硬件开发,在人工智能影响下,嵌入式软件和嵌入式硬件得到大力发展,岗位供不应求!


互联网技术总指导


物联网本身与人工智能有密切的联系,从目前的技术体系来看,物联网是人工智能重要的落地应用场景,所以目前有不少团队都在布局AIoT领域的研发。

从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来看,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人工智能也成为了物联网技术体系的重要一层。

所以,未来人工智能离不开物联网,物联网的研发也离不开人工智能,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前景是紧密关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