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地球慢一慢歇一歇,未嘗不是好事。你怎麼看?

工程聯合體


對我國而言,疫情雖嚴重,但有共產黨習主席的領導,完全能頂得住, 生活節奏慢點兒更好。


過今天準明天


疫情帶來的一場災難不亞於一場戰爭…全球性的防疫,更不亞於可以說是一場世界戰爭。而戰爭所帶來的是科技的進步和文明的加快發展。

回想100年中國歷史,讓中國人受盡屈辱的是科技和文明落後帶來的愚昧,還有八國聯軍進京,甲午海戰數不盡數那時落後文明在對抗入侵的力不從心…災難來臨前,中國的冷靜和處理災難的果斷,挽救了多少國人生命?

而中國人民的配合和團結讓我們看到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文明的進步。。看看花崗岩免疫,不帶口罩讓得病的帶上,瘋搶廁紙全球各種現象的發生,國人對他國人的無知舉動成了笑談。我不禁回想,一百年前他們不也是這樣笑我們的嗎?再看我們今天的中國已經強大了,中國人的文化理性和民族素養已經處於強國水準,一場戰疫下來…未來的全球對中國是一片藍海,中國正在用行動和實力展示我們的實力,也為過後在國際地位和話語權搶佔了有力的時機,這是我們值得高興的。

慢慢來,疫情過後,大開國門,等待我們的是機遇也有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Mister老樹


疫情沒有讓人們慢下來,而是讓人們陷於緊張徐、無序、恐慌。

疫情在中國剛開始爆發時,政府實行封城,正好趕上春節假期,人們度過了短暫的“休閒”時光。全球的疫情嚴重後,人們不再休閒,全球陷於緊張恐慌,進出口貿易受到打擊,娛樂旅遊餐飲業不能開放,失業破產不久就會很嚴重,收入來源不再穩定,但生活成本卻隨貨幣政策而上升,有房貸車貸的更加嚴重,因疫情閒下來的只有少數人,比如教師等不影響收入的,大部分人的生活不好過。


倔強的小蟲


歐陽修在《秋聲賦》中寫"物既老而悲傷,物過盛而當殺"的自然規律。人不能貪圖享樂而毫無節制地去向自然索取。現在人類發展進入高速階段,隨之而來的是環境汙染、資源枯竭。我所在的城市上空,一年多半時間都是處於煙霧籠罩之中,彷彿空中自然地就是有一片藍煙。再看路上行駛的私家車多是一個人在開,地球年消耗30餘億噸石油,所產生的汙染地球怎麼可以長期承受?類似這種貪圖享受帶來的汙染必將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如得不到改觀,人類的脆弱性將甚於人類歷史的任何階段。疫情後,當痛定思痛,去探討人類生存發展的新模式,這方面東方文化的人類共同體無疑將取勝西方的叢林法則。


五柳風


也許,雖然我們有一千一萬個不願意承認,這次大自然又用它的力量好多人類要收斂自己的行為了。但願我們人類自己要長記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