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國風:我想請他來雲夢,他想帶我回姑蘇,最後他贏了

最近遭遇劇荒,忍不住拾起《陳情令》來看。連我六歲的小侄女,都愛上藍忘機了。

《陳情令》在日本播出已多時,廣受好評。這部劇可以說達到了國風美學的一個藝術高峰。不僅僅是外在的服飾道具,更在於它的文化內核,無處不散發著中國古典美學的韻味。

如果沒有國風的渲染,恐怕忘羨的感情也不會如此動人吧。我們來看看,劇中的國風是如何襯托忘羨感情的呢?

《陳情令》國風:我想請他來雲夢,他想帶我回姑蘇,最後他贏了


首先,它在意境上具有國畫般的留韻之美。

它用悲劇式的氛圍呈現圓滿的大結局,用水墨畫式的餘韻留白給了觀眾雋永的回味。

若隱若現的情愫點到為止,在你認為應該推進的時候它嘎然而止,非常棒的國風手法。

看多了大膽自白的劇,發現這種內斂含蓄的情感處理方式格外動人。

細水長流比洶湧熱烈更能給人留念想,看看多少人遲遲出不了坑就知道了。

《陳情令》國風:我想請他來雲夢,他想帶我回姑蘇,最後他贏了


其次,它在結構上具有古建築的對稱之美。

兩位男主角一黑一白,一莊一諧,一個雅正一個肆意,一個內斂一個外向。一個循規蹈矩,約束自我,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偏偏他們的價值觀一致:一樣的以"鋤奸扶弱"為人生理想,一樣的敬畏生命,一樣的正直無私。如太極圖,黑白分明,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

對稱美是傳統的古典美學的內核,藏在亭臺樓榭的建築裡,藏在工整劃一的對聯裡,藏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駢文律詩裡。

影視劇本來也是文學的加工,運用在影視劇,效果是出乎意料得好。

《陳情令》國風:我想請他來雲夢,他想帶我回姑蘇,最後他贏了


再次,它在劇裡劇外有可喜的反差萌,這種反差是種雋永的內涵。

這種對稱之美在古裝劇裡並不少見,如《小魚兒與花無缺》。為什麼《陳情令》一出手就捧出兩個頂流?

除了演員的顏值之外,更在於他們劇裡的CP感和劇外的反差萌。劇裡的CP感不必說,劇外的反差萌非常要命:

原來飾演魏無羨的肖戰是哥哥?

飾演藍忘機的王一博是弟弟?

劇中的兩人明明是藍忘機更成熟嘛!

原來肖戰不是魏無羨般的恣意,反而很自律,情商很高?

原來王一博不是藍忘機般的古板,反而能唱能跳,喜歡摩托這種刺激性的運動?

這兩人,太可以了!

等等,你好像漏了一個陳情男團。

藍曦臣,藍思追,藍景儀,金凌,江澄,溫寧……它帶火的不是兩個主演,而是整個主演團隊啊。

《陳情令》國風:我想請他來雲夢,他想帶我回姑蘇,最後他贏了


第四,它把古典元素融合在劇情各處,交相輝映。

此劇的服飾道具頗有魏晉風骨,以姑蘇藍氏為最。重家族傳承,守禮儀家訓,騎馬射箭,焚香點茶。

藍忘機寫得一手好字,彈得一手好琴,廣袖長袍翩然若仙。魏無羨吹得一手好笛,喝得一口好酒,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中國特色小發明。就連聶懷桑都吟得一首好詩呢。

五大世家的佈景美輪美奐,自不必說。姑蘇藍氏亭臺樓榭,古樸典雅;雲夢江氏接天蓮葉,靈動浪漫;蘭陵金氏富麗堂皇;岐山溫氏巍峨壯觀……貼合各大家族的家訓,劇組實在是用心之極。

可以看出,《陳情令》的爆火是所有人努力的結果。

《陳情令》國風:我想請他來雲夢,他想帶我回姑蘇,最後他贏了


最後,它全部採用古風配樂,悠揚綿長,繞樑三日而不絕。

忘羨一曲遠,曲終人未散。片頭是古樂器純奏的音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幅水墨畫卷展開,看到了君子如竹的氣節。

劇中的每一首曲子都讓人感動不已。內斂比直白更動人,這種含蓄婉轉的風格,這種細水長流的感情,不知老外們是否懂得欣賞?

那個吹笛的,瀟灑又嬌俏,玻璃般易碎,彩雲般易散,把我心疼死了。

那個彈琴的,雅正,溫柔,堅定,只求付出,不求回報,把我感動哭了。

我喜歡那個吹笛的,但是打不過那個彈琴的。

我想帶他回雲夢蓮花塢,你想帶他回雲深不知處。最後你贏了。

那麼藍二公子,人生路漫漫,請一定替我們守護好他啊。

《陳情令》國風:我想請他來雲夢,他想帶我回姑蘇,最後他贏了


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