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老太的生死46天!

新型冠狀病毒型肺炎中的危重病人救治,是疫情整體救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地救治危重病人,是擺在醫療團隊面前的一張超難試卷。重症患者往往不侷限於呼吸系統疾病,必合併多臟器功能不全,涉及多科室共同協作,而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很多時候需要醫生摸著石頭過河,一旦發現“此路不通”,有時還需要 “退回河邊,另尋通路”。迅速判斷、立下決斷,是智慧、勇氣,更是擔當,因為有的病人,真的等不起!

在光谷院區的蘇州二隊病房內,15床佔老太太就是這樣一位患者。


佔老太的生死46天!

早期預警 成立救治專家組嚴防死守

佔老太太79歲高齡,平時身體狀況一般,患有多年高血壓。1月28日,她開始出現發熱症狀,2月1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型肺炎”,2月11日,在蘇州二隊到達武漢第二天輾轉收入病區,開始治療。

醫療隊在患者入院評估時發現,老太太年邁,穿件衣服就會氣喘明顯,病情有急劇進展的趨勢,因此入院時就成了早期預警和重點關注對象。醫療隊安排了特護,有護士照顧飲食生活,治療上成立專家組,由來自蘇大附一院的隊長郭強教授、書記李銳教授督導指揮,來自太倉中醫醫院的陸兵主任帶領重症醫療團隊直接負責,重點在於加強抗病毒、抗細菌、抗炎症治療及氧療,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但病情進展比想象中更為迅速,老人家治療效果不理想、病重級別不斷上升。25日夜間,老太太出現呼吸窘迫,缺氧嚴重,使用無創通氣時效果也很不理想。當班的陸兵主任當機立斷,“不再觀察,為病人直接實施氣管插管,及時有效阻斷呼吸衰竭!”這也是落實全國新冠重症專家組“關卡前移”的治療意見。在呼吸機通氣過程中,團隊發現老太太的肺順應性非常差,氣道壓力很高、通氣不足、換氣功能也差,導致她嚴重低氧和二氧化碳瀦留,更嚴重的是,強烈的炎症反應猶如暴風雪一般,老太太出現血壓不穩定,甚至需要持續泵推腎上腺素以維持。患者酸中毒嚴重,各種治療藥物都已經達到了最高級別,甚至一度考慮要使用人工肺了。

佔老太的生死46天!

一波三折 醫生與病毒的生死較量

在老太太的整個治療過程中,2月底到3月初是最艱難的時刻。呼吸衰竭症狀稍微穩定後,老太太開始發生腎功能衰竭:尿量明顯減少,甚至出現無尿。為了替代腎臟功能、清除炎症介質、穩定內環境,團隊開始實施腎替代治療。雖然資源緊張,郭強教授還是想方設法確保每天為她實施CRRT治療。“有突然發生的病情變化、只有突然發現的病情變化”,團隊時刻謹記郭強隊長的囑咐,每班十幾個人圍著一個危重病人轉,時時刻刻盯著監護不錯漏任何病情變化的“蛛絲馬跡”。

然而,在這樣的嚴防死守下,3月5日,護士的緊急彙報又給了治療組當頭一棒。患者開始出現大量血便,高達4000毫升。消化道出血,提示著腸功能的衰竭、腸粘膜破損、凝血功能異常以及腸道正常屏蔽功能喪失,對於羸弱的患者而言,隨時會因大出血休克、DIC、腸道內細菌入血全身膿毒症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等併發症死亡。此時血庫庫存告急,李銳書記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用盡一切辦法從未讓患者輸血有過耽誤。

在患者病情最危險的時候,團隊的討論幾乎是上午開了下午再開,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哪怕夜班三更時,微信群內還是不斷有實時病情彙報和治療組的討論。隊員們全都養成了哪怕不值班半夜都會半小時醒來一次看手機信息參與討論的習慣,“睡不好,真的睡不好,做夢都在查房。”這是很多隊員最深刻的感受。

護理部的護士姐妹們在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級護理需要護士24小時不間斷盯著病人,除了日常的護理和治療,還要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病人使用呼吸機,病房內病毒氣溶膠汙染嚴重,安全風險很高,但無一人畏縮怠工,個個恪盡職守。


佔老太的生死46天!

氣管切開 黨員尖刀班迎難而上

3月9日,佔老太太的經口氣管插管已必須更換為氣管切開,手術中患者氣道內富含的病毒飛沫和操作中的血液,會被每秒幾公升的呼吸機壓力像大噴壺一樣打出,對於操作者來說非常危險。

危急時刻,郭強隊長組織黨員尖刀班,手術小組名單很快確認。郭強擔任主刀,張家港中醫醫院丁政副主任醫師和太倉中醫醫院李執副主任醫師任手術助手,兩位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協助,並保留三位副主任醫師做保障後援。團隊進行了事先的推演,對於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問題進行事先協商,並擬定了兩個手術方案,熟練分工到無縫連接後,大家穿上了最高級別的持續正壓防護服進入病房。

由於老太太體型偏胖,脖子短,加上凝血功能不理想,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逐層分離需要非常細緻,稍微損傷到較大的血管就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悶熱的隔離防護服和不良的視野並不適合做這樣的手術,但主刀郭強教授始終不受干擾、小心翼翼。他的手法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不斷在改變,助手配合默契、及時跟上主刀的步伐,全力協作,手術成功!出血少,患者生命體徵穩定,置管通暢……

功夫不負有心人,置管成功,老太太的病情也在這一天開始出現轉折。隨後的日子,她的呼吸機參數開始緩慢下調,心肺功能逐漸好轉,消化道出血也漸漸穩定,開始小劑量鼻胃管注入營養液,理化指標穩步向好。

3月22日,佔老太太開始自主睜眼了!“這提示腦功能也開始逐漸恢復!”郭強興奮地表示,團隊的每個人都備受鼓舞!

特殊轉運 病人安全高於一切

月底前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各病區將清空,現有不能出院的病人已為數不多,將統一轉院安置。3月27日,根據病區合併要求,老太太將被轉運至中法院區。

老太太的病情雖開始出現好轉,但仍非常危重,不能掉以輕心。整個轉運將是45分鐘的車程,絕不能在途中發生任何意外,否則就是前功盡棄。領隊郭強教授和李銳書記再三強調,一定要確保安全送到、不出意外,當然轉運不僅是我們的工作,也需要與接收方的完美配合,力求無縫連接,為此,李銳書記不知打過多少電話保持與中法院區醫療團隊的密切溝通。事先的組織調動演練是不可或缺的,郭強教授指示,根據病人的情況,氣道護理怎麼做、萬一心律失常怎麼辦、血壓如何控制穩定、萬一黏膜或手術切口出血怎麼辦、遇到必須脫離轉運車不得不人工搬運的情況怎麼辦,這一切,都必須要想到並設計好應對措施,所需藥物和設備寧可不用、但不可不備!湖北電視臺申請跟拍,記者告訴團隊:這是武漢有創呼吸機好轉中院內年齡最大的患者!

長期直接負責該病人的陸兵主任醫師進行了全面評估,對病人病情演進過程和轉送途中可能發生的變化進行了細緻分析,最終醫師團隊確定為原氣管切開小組郭強、丁政、李執,護理部錢紅英護士長組織了手下最得力的護士團隊,摸清轉運路線,提前檢查設備,準備可能需要的藥品。除了郭強教授帶領的團隊親自護送,還有接收方中法院區危重症轉運單元的三名專業醫務人員,轉運小組甚至考慮過組織另備救護應急小組跟車的配置……教授級別親自送病人,團隊清一色高級職稱醫生護師,聽起來真的是大材小用,但傾注的是事無鉅細親力親為的高度認真負責,蘇州二隊,做就做到滴水不漏。


佔老太的生死46天!

實際開始轉運時,得益於提前演練,一切都在控制中。呼吸機管路很短,十幾公斤的設備加上十幾公斤的氧氣鋼瓶都必須人工搬運,再加上時時刻刻緊繃著的心情,汗水直淌,而且天公不作美,武漢下起了中雨,行動更加掣肘。但病人的安全一定不容有失,所有人統一步調一起搬動,推車的推車,抬設備的抬設備,提鹽水的提鹽水……緊圍著轉運床一點點挪,挪上車,一路盯著監護儀,盯著病人……總算是安全送達,和管中法病區床醫師交班,細緻到每一個呼吸機參數。臨走時看著救治了近兩個月的病人,真有點捨不得,和中法院區管床醫生交換了微信和電話,還可以隨時瞭解情況。

近兩個月的救治過程,終於交上了合格的考卷,佔老太太今後將進入恢復期,回想這近兩個月絞盡腦汁的不眠之夜,隊員們在微信群裡都很感慨:“真心為老太太高興”“堅守與希望”“武漢的雨會停、雲會開”,而轉運回來的路上,有隊員終於安心地在救護車上睡了會。

高齡危重患者救治成功在全國範圍內都為數不多,多少次團隊把病人從死亡線上硬拽了回來,只有親歷者才知道這些有多麼不易,只有高度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才能做到,只有在黨的不放棄任何一個危重患者的指導方針下才能做到,只有社會主義國家雄厚的國力才能做到,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