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不失為一種“重啟提案”

如果生活是一個人,你想跟它說什麼?”

這是3月29日播出的《你好生活》發出的靈魂之問。主持人尼格買提和他的工作夥伴康輝、朱迅、李思思、張蕾在共度了有笑有淚的一天後,給出答案:“每一天,我都希望把它當作最後一天,認真去好好生活;我也把每一天當作全新的一天,帶著一顆初心去好好生活。”

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不失為一種“重啟提案”

這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綜藝頻道、央視網聯合推出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節目,已經播出十二期。當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因為疫情被按下了“暫停鍵”,《你好生活》無形中作為一種文化休閒的精神陪伴,在特殊時期起到了觀照內心、啟迪人生的意義。它通過探尋美好生活的本質,積極引領人們紮根火熱的現實,堅守平凡的幸福,珍愛自然的賜予,無論陰晴圓缺,都滿懷激情去追求溫暖而有生命力的品質。

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不失為一種“重啟提案”

生活不止奮力打拼,也要認真感受

在過去的這段日子,疫情防控改變了社會的狀態,也改變了熟悉的節奏。宅居在家的人們,得以有機會靜下心來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自帶煙火氣和正能量的《你好生活》,一次次用直擊人心的主題,和觀眾發生高度共鳴。

以最新一期節目為例,帶著“我多久沒有好好生活了”“我很多年沒有跑步了”的感慨,康輝、朱迅、李思思、張蕾走進小尼的節目,終於有機會從忙碌的工作狀態切換過來。他們摸索著進行了人生當中第一次的龍舟挑戰,又在逛完菜場後手忙腳亂張羅了一桌好菜,接著一起吃飯、聊天,眼含熱淚回憶他們與寵物的故事。這一天,他們有時笑得開懷,有時哭得暢快,在看似平淡的過程中,品嚐了久違的豐富多彩。

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不失為一種“重啟提案”

人間珍貴是平常。整季節目中,“認真生活”如一根主線貫穿始終。從在天台上遙望星空享受純粹的少年時光,到從跑步、攀登、搏擊、音樂、採摘、烹飪中體驗和觀察各種本真的生活狀態,再到分享事業打拼的酸甜苦辣、人際相處的喜怒哀樂,一群在各自領域小有所成的都市青年將他們對人生的感悟娓娓道來——生活不止奮力打拼,也要認真感受,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需要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舒緩的節奏,交心的姿態,青春的畫面,積極的面貌,賦予了節目別樣的魅力。如觀眾所評價的,《你好生活》讓我們學會用慢鏡頭重新檢視當下的生活,在快、慢兩極之間尋找新的辯證哲學。“認真”聽上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它能給你帶來的快感、幸福和愉悅,和隨性散漫做一件事是完全不同的。

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不失為一種“重啟提案”

“只有你由衷地熱愛生活,你才能發現生活當中的每一種智慧,你才能讓自己得到進步與成長”,小尼用這檔節目給“慢生活”下了一個更為清晰有力的定義:“慢”應該是在生活裡雕刻和塗色的能力,哪怕再忙碌,也能不敷衍、不倦怠、不辜負,讓時間像海綿一樣去汲取能量,變得豐盈而溫潤。

為愛保持距離,珍愛自然的賜予

《你好生活》每期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每期也都可以看作向美好生活方式發起的“提案”。節目中既包括諸如“你好少年”“勇敢的攀登者”“搏擊人生”“治癒青春”“聽見你的聲音”等向內探尋的人生主題,還在“熱愛”“廈門,我們來了”等篇章中向外兼容,展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探討。

自疫情發生以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關係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熱議。《你好生活》第七期前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嘉賓組成“熊貓超人團”探訪野化放歸基地,在疫情之下提醒人們敬畏自然、熱愛動物,發起“為愛保持距離”的呼籲。第十一期節目中,小尼和孫藝洲、董力化身“海上護衛隊”,登上機械清掃船打撈海上垃圾,通過寓教於樂的海上環衛體驗,警醒大眾重視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第十二期節目,兩位“愛貓人士”小尼、康輝以切身經歷傳達正確的寵物觀念,在他們看來,動物是地球生命體系裡的重要一環,在和寵物的相處中學習和養成的其實是愛的能力,節目還提倡大家用領養代替購買,避免給動物帶來間接傷害。

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不失為一種“重啟提案”

作為社會的個體,和我們有關的不光是眼前的際遇,還有無盡的遠方和無窮的生命。《你好生活》用整季節目所串聯而成的“大生活觀”,在治癒人心、激勵人心的同時,也彰顯了總檯文藝在特殊時期喚起大眾責任、凝聚廣泛共識的創作自覺。

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不失為一種“重啟提案”

與其說疫情為一切按下了“暫停鍵”,不如說為我們按下了“重啟鍵”。當生活的優先級被刷新,疫情過後你想怎麼過?《你好生活》已然交出了可供參照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