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搭建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疫情下的私域流量机遇)

在这段时间的疫情期间,我们相信都大家在家里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疫情过后至少要屯100个口罩放家里以备不时之需,或者下半年可能因为极端气候,粮食涨价或急缺我们是不是需要囤一部分粮食蔬菜?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疫情过后我们也可以建一个私域流量池来撑起像疫情期间酒店的有效运营,这样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疫情我的经营数据至少不会那么难看呢?

私域流量一直都存在,为什么它这一两年外火?

私域流量不是新的产物,由于当下流量增速变缓、广域流量单价的价格飙升,才把它推到了风口上。

流量增速减缓的同时,加上大量新的酒店还将不断涌入互联网各大广域平台来争夺用户,造成竞争越来越大,僧多肉少导致了流量价格大幅攀升,此外,我们酒店还要保证OTA平台或SEO的价格竞争力,吸引更多客人预订,才能更好地把握好价格感受分。流量的高价获取成为了酒店发展路上一堵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流量就如同一个水池,进来的水越来越少,而取水的水管却越来越多。

当酒店行业的供需关系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保住现有的存量用户以及如何找到新的流量挖掘方式,才是这个时代酒店运营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拉新是完全不够的,还要考虑充分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深度地挖掘单个用户价值。如果以前是大家一起在海洋里捞鱼的时代,那接下来就是自己养鱼的时代了。这和微商拉群收割式的运营有本质的区别,这和现在很多供应商相互换群式收割是一样的。穷则思变,我们酒店的用户经营思维必须发生改变——从传统流量收割到精细化用户运营,于是私域流量在此时兴起了。

过去大家做酒店的营销和运营,更多的是追求流量到转化,不管是线上的流量、转化率、复购率还是线下的协议客户和VIP客人的转化其本质都是流量的具象化。而现在大家谈论更多的是品效合一、是精细化运营、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绝对称得上2019年营销运营方面的热词,所有人都在说要重视私域流量,越来越多的酒店也开始要做自己私域流量。传统营销以大众传播的漏斗方式争夺公域流量,投钱抢流量做转化,再投钱再抢流量再转化,钱没了,投放断了,转化也没了,酒店越来越没耐心,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

所以各行各业都想转变营销运营方式,建立传说中美好高效的私域流量,然后每天可以在自有流量池里运营用户、反复转化价值。想法非常好,但模式并不见得有多新颖。

所以今天在这里,我给咱们想做私域流量的小伙伴分享一些东西,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少走弯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私域流量: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步行街,那么对于步行街而言,流量是属于谁的?是人民的,是大家的,是这一条街上所有商家的,是公有的。

当我们跳脱互联网,站在更大的尺度上来定义流量,就很简单。

• 流量是指,线上或线下某一特定区域的访问人数。

我们又发现对于步行街和电视台是两种不同的流量,于是可以将流量按照所有权划分为两类: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

• 公域流量是指,不属于单一个体,被集体所共有的流量。

• 私域流量是指,属于单一个体的流量。

私域流量就是:你可以随时触达,可自由控制,能够反复使用,且免费的私有目标人群流量。很明显,私域流量更稳定,重复使用的价值更高,且低成本。简单来说,私域流量就是一个私属的流量,是关系流量。在关系流量里,继续往后延伸的话,它是亲密流量、闺蜜流量、哥们流量,是带来增量的流量。

酒店搭建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疫情下的私域流量机遇)

对于我们来说,流量就是资产。我们自己的钱是我们的资产,公域流量池里的流量只是流过、需要我去买,而且越来越贵效果还越来越不好,同样,私域流量像微信个人号的通信录就是你的私人流量资产了。


是不是感觉很美好?这种模式简直太棒了!但它背后需要的是专业精细化的用户运营。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会在市场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还突然蹦出一个 “绝佳营销运营模式”。很多酒店觉得私域流量就是万能钥匙,陷入了有了私域流量就有了一切的幻想。

其实我们应该在流量二字上进行更深度的思考,其实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凡是能够解决过去很多缺陷的新模式,总会在其他地方需要更多投入。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道理。私域流量虽然能让你节省流量成本,获得稳定客户,但相应的你也得把之前没做好的内容、服务、用户关系做得更好更精细。

私域流量是一次营销运营思维的转变,你要做私域流量,就得从之前 “流量——转化” 的流量转化思维变成以用户终身价值为核心的用户运营思维。

一个是前端转化思维,重点在马上见效果;一个是后端运营思维,重点在稳步建立用户牢靠关系。这个时候,用户真的是上帝了。因为你要源源不断从客人身上来获取收益,相反客人能源源不断从进店得到什么,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和系统的转化闭环,获得后续的高转化、高裂变、高口碑、高复购,实现用户自动稳定增长。用户终生价值和传播推荐才是酒店私域流量的关键。我们来看下一张导图接下下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区别。

酒店搭建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疫情下的私域流量机遇)

咱们酒店做私域流量,不要大刀阔斧的就完全、立马代替掉付费的公域流量,这不是英明神武,这就是傻!不要一个新模式被捧出来,就听别人说老模式已死,老玩法已经没用之类的话,这完全是装深城需要,再过几年十年,这些老模式都还在。所以说私域和公域流量应该是协同关系,替代掉一部分成本过高、效果一般的流量,而不是完全替代。你需要通过一些老的模式更快的获得流量,进而私有化运营。

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去思考私域流量背后的推手是谁?是什么导致了私域流量的不断裂变?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透过所有的表面现象,有三个最核心的因素引起了私域流量裂变:

• 基础设施——互联网(微信公众号、会员、社群、小程序)

• 流量载体——产品

• 易变对象——用户


酒店搭建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疫情下的私域流量机遇)

今天重点说下流量载体——产品


我为什么要着重去说产品,因为很多酒店对自己酒店产品的定位、优劣势、设计都还不完整。举个例子:像OTA一样我们酒店民或宿售卖的产品主要是房间产品。运营过程中,我们绝大部分店只是关注线上产品的优化,而忘记了线上产品,其实只是线下产品的展示。线下产品不好,再怎么精细化运营,再怎么包装,运营都会非常困难。所以打造一款受欢迎的产品,再通过包装,放到线上售卖,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在这里的话,我们需要去审视我们目前的产品,对产品归类。从产品售卖的数量和产品点评两个维度去归类。这一点我们在OTA平台上非常直观的就能看到,接下来就是设计研发新产品,去打造一款受欢迎的产品。去打造稀缺性,从产品的设计感、场景感、新鲜感,满足用户复购的多元化需求。 那么服务也是其中的重要基石,也需要去对不同的客源渠道进行服务设计。我经常出去培训就有很多酒店想我抱怨说,秦老师我们家明明服务做得很好,做得很努力,但是在点评中,却没有过多的体现。为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所做的服务,很多消费者眼里觉得这些都是你们酒店应当的,没有让用户觉得跟其他酒店不一样。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服务的设计。比如说现在大家都送水果,送小吃,疫情期间送口罩,当大家都在做同样的服务的时候客人就会觉得这是酒店应该做的,这叫习惯思维,你要去打破客人的这种习惯,比如大家都送口罩,但亚朵送的口罩不一样,他送出去的口罩还有一个密封袋,上面还有卡通手绘上面写着疫情期间要保护好自己哦,疫情过后,小朵陪你去看春暖花开,同样是送口罩,那么这种送出去的口罩客人就有拍照的欲望,客人也想拍个照去让自己的朋友对自己的看法表示认同,俗称嘚瑟一下。接下来我会发一张亚朵酒店的学习模型思维导图给大家去拆解一下。还有我觉着服务它不是送东西,这点我们要把它纠正过来,服务是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客人提供便利创造感动。


好了,回归正题。还有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酒店的普遍错误。几乎所有的酒店都会给自己的产品或酒店开设公众号用于宣传营销,但是如果把公众号下放给营销市场部独立运营,与房务部在做的产品独立开来,那就错了!公众号不是一个存粹的营销窗口,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建立与用户长期联系,而联系的保持靠的是对用户持续产生价值,尤其是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的增值价值。所以公众号和商品是一体,合在一起组成为用户提供持续价值的产品。于是产品为私域流量的构建提供了载体。


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私域流量的营销运营模式,大致就是通过洞察目标用户,找到用户关键需求进行针对性引流;然后对这些流量进行裂变,获得更多潜在用户;接着就是通过优质内容、客户服务、针对性产品获得转化,促进复购。同时,通过激励手段和精细运营促进私域池内用户的传播和推荐。

私域流量是基于互联网诞生的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但这个模式不见得就有多新颖,或者说压根就不新颖,不想把它想得多复杂,他只是一个新名词。它的本质玩法,很多人老早就在经营了,像很多理发店的会员玩法、咱们酒店的高级VIP经营方式、很多小区微信群里卖菜卖水果小贩的客户思维,都做得非常好。

现在互联网上的私域流量只是大家在艰难的环境下,在大趋势下被逼出来的,只是把这种VIP客户运营模式结合了互联网理念和工具,做了一些改进。别指望模式新颖,而是要摸透本质。

很多人喜欢创造发明一些新概念、新词语,非要弄得神乎其神。私域流量这个名词其实不那么重要,我们在做酒店私域流量PPT执行方案的时候可以放上去撑撑场面,但是绝不要只是告诉老板这是个全新模式,就希望业主大力支持。

业主可能不知道这个新概念,但你简单介绍一下他肯定知道这是个什么本质。所以,重点是讲清楚你对目标用户的洞察、精细化运营的逻辑、运作的流程、闭环的营销机制以及所需资源。在这里顺便说下题外话,很多酒店管理者基本把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怎么说服老板上面,因为很多酒店老板是不懂酒店运营的,你要去说服他去做这件事情,当你说服他的时候,你的竞对酒店都已经开始执行第二套方案了,这其实是造当下酒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做私域流量不要一股脑的把所有用户放在一起,都用同样的方式运营。我们需要对用户进行分层,划分出用户级别,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运营方式。

目前,微信生态下的私域运营是比较好的选择,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信群、个人号等强关联载体的结合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行业。

微信公众号用来做内容和部分服务中枢;个人号用来沉淀用户、加强关系、深度种草转化;微信群用来对用户分层管理,促进互动;像咋们智鹏读书会就有很多群,有高阶群,有普通群,这就是用户分层管理。那么还有小程序则可以嫁接产品,承载用户裂变。


私域流量的运营,信任很关键。在用户选择我们的产品之前,可以先提供非常低价的体验版产品,100元2个小时的钟点房,200元的半天房都行,只要能收回单房成本和营销成本,让用户从对内容的兴趣慢慢转变到对产品的信任,再基于后续的产品体验和服务,升级为对企业的信任,并且开始长期选择酒店的产品成为忠实客户,增加到我们酒店的消费频次。现在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微信群大家都不想再看了,因为都是很多触发软件或者AI在自动发电商链接,但是有些群你很喜欢,因为是真的把你当做用户,给你送福利、嘘寒问暖、相互的创造价值、资源互换,发红包等。所以,我们对于私域流量的理解更多还是回到关系和情感上。


我们需要主动去找那些忠诚度高,乐意参与的客户,把他们树立为标杆,让他们成为酒店的KOC(关键意见顾客)。大家知道KOL是关键意见领袖,在某一领域拥有很大的流量和权威度,但是在酒店行业KOL很少而且收费没有标准,在影响用户转化上,也未必有KOC(关键意见顾客)效果好。

KOC更接近与普通用户,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身份来为企业打call,更显真实感。而且KOC本来就是用户池里的一员,与其他人联系更为紧密,更能影响用户决策。


私域流量强调的是一种低成本营销方式,但低成本不是没成本,从获客到沉淀到激活,酒店至少要更加做好吸粉、优质内容供给及精细化用户运营三个工作。

企业要做就该有要做的决心,至少内容创作和运营团队上需要有专人去做,私域流量池的建立比过去一次性转化的营销更费人力,而且短期内企业需要接受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的投入,坚持不下去一开始就别做了。

没有稳定优质的内容供给,你根本无法留住用户。而想要实现反复转化、自发传播、口碑推荐这个美好愿望,关键还是在你的服务和产品质量,消费者又不是傻子。


要做就好好做,什么叫好好做?不是你一个人往前冲,当英雄!动车时代,光靠车头快没用,要整个动车集中发力。你得首先需要与领导和老板达成一致,每个板块需要的时间节点,可能遇见的问题都要沟通好。

别做一个月,就稀里糊涂的被叫停了,所以说做酒店私域流量如果没有各部门的支持,工作很难开展。

酒店搭建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疫情下的私域流量机遇)

做私域流量,免不了需要做用户裂变,而吸引人的裂变海报肯定是传播中的核心。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主题明确、击中痛点、马上获益、简单易得、朋友推荐、信任背书、绝对优惠。

这年头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眼睛也挑剔。所以,海报一定要多做几个版本,优化每个元素,先小范围测试出最好的版本,然后再推出也不迟。能用海报解决的事,就不必在其他地方多花钱去搞定。


在私域用户池增长的方式上,可以用邀人砍价、公众号/小程序助力、个人号助力、微信群任务、一元解锁、0元团购、攒码抽奖、集卡有礼、开红包、一分抽奖、推荐有礼等等。这是都是用户增长的一部分。

不管方式是什么,有一条需要谨记:私域流量的裂变不是打扰用户,更不是让用户去打扰他的朋友,这件事应该于用户有益,对他的朋友也有益。而不是我发现的很多酒店的营销一有什么活动就喜欢去打扰自己的朋友、亲人或以前的同事,麻烦帮我转发一下。试问一下,转发一下这个内容他能得到什么?你为了这个内容欠个人情值不值得,这才是做酒店运营更应该思考的。

所以说趋利避害,人之常情;社交形象,也需巩固。所以,任何一个裂变活动,都不要消耗用户已有的利益和社交形象,降低心理门槛。我们要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各个节点或触点去设计我们的精细化运营,这样的营销和策划才能直抵人心。

很多私域流量玩法不是败在流量,而是败在用户的维系,换汤不换药。后端的用户维护是个精细化的活,甚至细化到你如果没见过,根本就想不到还可以这么细。举个例子:你知道你酒店过去90天写的文章里,哪篇文章阅读量最高,哪篇文章在朋友圈最受欢迎,哪种类型的,收藏、点赞、吸粉是多少?礼拜一到礼拜天每天什么时间段的推送阅读量最高。你的标题取得有没有让路人打开的欲望等等,我只是说了一小部分。你不信可以去分析一下咱们酒店的结果,肯定会让你倍受打击。这点我深有感触,我有段时间发现我在别的知识星球写的超长干货类选题,其实在酒店管理群非常的不受欢迎,反而那些大众熟知的热点、OTA技巧、工具应用、服务创新以及职场撕逼场景的选题才是大家所热衷的。所以说我们要去看热点,看大数据,去迎合观众。


还有就是酒店单纯做私域流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对于满足流量需求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渠道的支持和引流。做私域流量的经营是长期经营用户,不会有那么快的转化效果,因为建立信任不是一天两天。公域流量池是用户的海洋,也是内容的海洋。如果你想要有源源不断的精准流量进入到私域流量池的话,公域传播必须要做,也就是内容必须要做,还要做好,公域是为私域输送流量,私域是深耕细作,结出更多果实。二者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所以,多去看优质案例,花点钱付费进入别人的私域用户池也很有必要,看看别人在用户运营、转化、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是怎么设置、怎么引导、怎么串联的,看看别人的每个细节触点是怎么体现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高手取经。总之,顺着大浪游泳,怎么都能游得更快一点。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讲的内容:私域流量的运营核心就是洞察用户需求、超预期的服务、有价值内容的输出、精细化用户分层用户、组织协调能力!

好了,以上就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最后送大家一份私域流量的解决方案思维导图,以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感恩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