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熟!清明節不敢回鄉:那個偷我3萬塊的親戚,讓我得罪了一村人

殺熟!清明節不敢回鄉:那個偷我3萬塊的親戚,讓我得罪了一村人

老張在離家二百公里的城市打拼幾十年了,有生意有房有車,每年清明都要回鄉拜祭雙親。

但是今年有點難辦,一是因為疫情,二是因為老張把一村人都得罪完了,成了村裡無情無義的公敵。

去年11月老張妻子把腳扭了想請看護

夫妻倆覺得陌生人尷尬,也信不過,乾脆請老家的親戚過來,自己人什麼事都方便。

親戚待了將近一個月的時候,偷了老張家梳妝檯裡的三千多塊被當場發現。

報警一查,才知道她前後一共在老張家拿走了購物卡、現金、首飾等東西,摺合三萬塊左右。

老張打電話給老家一說這事把一村人都驚動了,聽到老張說報了警,村裡呼啦啦十幾個人就說要連夜坐車過來。

這下把老張夫妻嚇壞了,不報警,總不能忍氣吞聲,可報了警立了案顯得沒人情,村裡人還能饒了他們?

01要金錢還是要人情?自古是難題


熟人就是一張人情關係網絡,在這張網裡面的都是自己人,按理說是熟人好辦事、凡事總是自己人好。

可是,有的時候真的未必。

同事生二胎的時候大寶還不到兩歲,婆婆請了同村一個長輩做幫手,打理孩子跟洗洗尿布,工資不少。

開始覺得很省心,但之後問題就來了,因為是熟人,所以重不得也輕不得。

煮好的飯菜分開裝,熟人會說別人對她生分。一起吃的話,她又說把吃剩的給她。

想等著她來夾完了大家再吃,可最後往往一桌菜都涼了。

每天她要求睡兩個小時午覺,還讓在附近學校上學的外孫女也過去吃飯,三番四次之後,同事家婆直接結賬讓她走人。

一旦開始認可熟人的情分,意味著大眾社會之中很多的規則、距離、分寸感都行不通。

殺熟!清明節不敢回鄉:那個偷我3萬塊的親戚,讓我得罪了一村人

在熟人看來,你認可我,所以才讓我來,那我做的所有事情,你也應該認可,因為大家都是熟人。

但對於同事一家來說,我跟你發生牽連,不意味著要跟你所有的親朋好友也綁在一起。

而且,我們跟你的牽連僅僅是限於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不見得連你親戚的吃喝住行也要解決。

有一個靈魂拷問:要金錢還是要人情?

我的建議是,拿捏不透人情的時候,先保住金錢。

當然,這個金錢不單單是錢,而是你所有利益,哪怕只是一頓飯。

你要去想,這頓飯我給得起,可憑什麼我就該乖乖給你?

有的時候,所謂的人情真的不值錢,它沒有你想的那麼單純美好,很多人都是現實的。

02太重情重義,會滋長“弱者有理”


這是真事,合作方一個專門做室內裝潢的闕經理就是太有人情味,遇到誰有個小困難的,百八十就隨便掏出去了,人家還不還他也不在意。

他的“好口碑”引來了心術不正的人。

同學會後,一個外地回來的同學聽別人說起他經常“給錢”的事,恰好這同學沒錢結婚,結果硬是去闕經理家門口睡了三天。

闕經理才知道自己以前的大方善良在別人看來就是愚蠢,他答應借同學五萬,讓同學寫借條,同學不肯寫。

最後送瘟神一般直接甩了五千出去,說就當份子錢,你結婚也別請我,同學這才悶不吭聲拿錢走人。

中國人自古都非常重視人情,但是人情後面不是人情道德就是人情是非。

殺熟!清明節不敢回鄉:那個偷我3萬塊的親戚,讓我得罪了一村人

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沒有錯,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好,人性深處不止有情感,還有嗜血的一面。

利益在別人跟前暴露得過多了,就會引發出人性貪婪、惡劣的層面。你的好心、重情義不但得不到尊重跟認可、感激,還會招來居心叵測的人。

蔡康永說,我鼓勵你們做一個冷淡的人。

人與人之間適當保持距離,不要高估了你跟任何人的關係,也不要認為自己付出什麼好心最後一定只會得到好結果。

人性,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03親人變成仇人,都是因為利字當頭。


很多情況下某一部分人的心態,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純粹。

就像是孫儷被她資助的學生反咬一口一樣,連韓寒都發聲說她在上海“養了一頭(白眼)狼。”

老話說,鬥米養恩人,擔米養仇人。

在講人情的時候就只講人情好了,一旦牽扯到了利益關係,最好還是先把人情放在一邊,用法律、道理、理智去主宰頭腦。

如果發現人情變了味,那麼就要儘快收手止損。

對別人太好,處處習慣了先為別人著想,有時候真的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你可能自己吃了虧,但別人還不見得你的好處。

趙麗穎為家鄉修路、大衣哥被老鄉逼著借錢,再到我們生活中發生的樁樁件件,都是典型例子。

殺熟!清明節不敢回鄉:那個偷我3萬塊的親戚,讓我得罪了一村人

不可否認,很多人的心都是好的,懂得做人的底線在哪裡。

可是還有一部分人,真的不值得一心用人情去善意對待。

他們心底冷漠、不懂得別人對他們的情分跟關懷,他們只是利用別人的人情跟關心,去盤算著自己的利益。

如果利益得不到滿足,親人轉眼就能變成仇人。


04你需要試試這兩個辦法


第一,學會合理拒絕。

對於別人的困難,我們可以盡力幫忙,但凡事不需要做到十分滿,你只需要做到五六分甚至兩三分就足夠。

學會把別人的困難分攤到多個人身上去,即便你有能力,也不要全部承擔別人的全部難關。

如果你什麼事情都主動為別人承擔完,下一次他碰到超出你承受能力、而你又不想見死不救的事情怎麼辦?

難道你要為了別人連自己一家人都不顧?這種義薄雲天只在小說裡有。

學會適當冷漠幾分,不要一下被情感、人情衝昏頭腦。

當別人提出要求,要第一時間學會分辨、學會適當拒絕,不要給別人抓住你重情義的軟肋。

你能給十分,通常情況下,也儘量習慣只給別一到三分的援助。

殺熟!清明節不敢回鄉:那個偷我3萬塊的親戚,讓我得罪了一村人

第二,不看情分,只看人品。

終上所述,如果凡事只論情分,有時候我們自己會非常憋屈,有了損失跟委屈都不敢張揚,生怕落得個小氣、沒人情味的罪名。

可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懂得跟某些人劃清界限,所以才會導致那麼多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我們只看人品、不只看情分,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跟不快樂。

那些四處借錢爛賭、遊手好閒的、愛惹事的、不切實際的、不懂得將心比心的熟人,那些自私、冷漠、刻薄、不與人為善的人熟人,都要敬而遠之。

輕則保身,重則保命。

一定要記住,人的慾望是無底洞,而人情是填不滿的,人情也不是很多人唯一想要的。

有時候做人“不近情理”一些,反而未必是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