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猴效應”學習只是觸發它們,知識竟天然存在於大腦中嗎?

每一個人在學習自然科學知識時,都有過心存一項疑問的時候。那就是:地球上、自然界、宇宙間這一切複雜繽紛的事物為什麼能夠存在?它們如何形成了這樣美妙又巧妙的內在關係,為什麼在無窮廣闊的空間裡,和極端細微的結構裡,依然存在著制衡與統一的平衡狀態?是什麼樣的力量設計了這一切?

“百猴效應”學習只是觸發它們,知識竟天然存在於大腦中嗎?

隨著知識的增長,會有一個更加困惑人的問題出現,那就是:為什麼我們人類的大腦可以理解宇宙間這些複雜的事物?站在一個遠離人類的角度看,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複雜程度堪比宇宙本身的機器,竟然可以把宇宙間無限廣闊和無限細微的一切,都加以準確的理解。是什麼人在人類的大腦裡作出這樣一幅幅“畫卷”的?

“百猴效應”學習只是觸發它們,知識竟天然存在於大腦中嗎?

如果你沒有遇到過以上的困惑,但是相信你也一定有過這種類似的經歷:初次來到某個陌生的地方,卻有一種說不出的熟悉感,大到建築到景觀的佈局與設計,小到一草一木都似乎見過。

或者是在學習的時候,當自己徹底領會一個公式或者一種定義時,彷彿有一種以前早已明白的感覺,現在只不過重拾了記憶。諸如此類的現象,“百猴效應”清楚地告訴人們,這種“似曾相識”其實不是人類的特權,甚至在動物裡也是這樣的。

而反觀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大師們,這種效應就更明顯了:

“百猴效應”學習只是觸發它們,知識竟天然存在於大腦中嗎?

拉馬努金

門捷列夫在睡夢裡看到一條大蛇正在吞掉自己的尾巴,整個蛇的身體因此變成了一個首尾相接的圓環,醒來後他由此參悟了元素週期表,可謂是一夢定天下。

“印度之子”,著名數學家拉馬努金,在僅僅30出頭的年齡,就已經獨立發現了3900多個數學公式與命題。更神奇的是,這些命題沒有任何的數學推導過程,全靠拉馬努金腦中的直覺得到。而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他在睡夢裡得到的,常常是一覺醒來就趕快找來紙和筆,記下自己剛才領悟到的公理。拉馬努金也因此自稱“在夢裡遇到了娜瑪卡爾女神,早上起來就能隨手寫下這些公式和命題。”

而哲學家柏拉圖,在這個問題上就更加有名了,他在《理想國》一書中反覆強調多次的概念:“知識和真理早就存在於每個人的靈魂中,我們只不過是盡努力發現了它們的存在而已。”

而近代的愛因斯坦、特斯拉等科學巨匠,也都公開表示過,自己的那些科學成就或者發明創造,其實它們早就存在於此,自己只是努力觸摸到了它們而已。

“百猴效應”學習只是觸發它們,知識竟天然存在於大腦中嗎?

門捷列夫和元素週期表

可見,在這個問題上,不論是我們普通人經常會遭遇的“似曾相識”感受,還是科學大師們公開表明的觀點,似乎都在暗示著人腦與宇宙之間一種微妙的關係:我們靠大腦可以理解宇宙與真理,其實並非是我們理解了這些信息,而是這些信息固然存在,我們只不過通過學習而啟動了它們在記憶中的那部分意識。這就如同宇宙本身一樣,你沒有拿望遠鏡觀測到遙遠距離外的某個星系,難道它就不存在了嗎?其實它一直存在,只是你找到了它而已。而我們的大腦作為宇宙本身的一部分,它的內在哲學其實也就如同宇宙本身的存在一樣,具備著這樣的屬性。

然而不論如何,這些觀點放在以前,終究只能是哲學家和科學大師們的“隨便說說”。直到量子力學在這個問題上看到了更進一步的答案。最初,量子力學著名實驗薛定諤的貓可以得到一個推論:觀察者的意識本身是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這種作用對於物質存在性也許尚且不能下定論,但是對於觀察者角度的“真理”卻能夠自成一體。

“百猴效應”學習只是觸發它們,知識竟天然存在於大腦中嗎?

隨後的“量子糾纏”效應,讓科學家從最基本層面瞭解到文章開頭問題答案的方向所在:為什麼我們可以理解宇宙裡的法則,如同人腦內部存在一個“宇宙”似的。隨著信息科學的逐漸成熟,科學家普遍瞭解到,人類的意識是“量子級”的過程,這和以前的“電波”認知是完全不同的。而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物質-意識”體系中,觀察者個體的意識同宇宙本身的物質產生密不可分的“量子糾纏”關係,形成彼此連通的狀態。雖然從最根本的角度,科學家尚且不能對“意識”給出完整定義,但卻至少可以看到:這種“物質-意識之間的量子糾纏”關係,是人類乃至於宇宙其他生物體內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百猴效應”學習只是觸發它們,知識竟天然存在於大腦中嗎?

從這個角度來說,“百猴效應”,以及科學大師們普遍認可的“真理固然存在於腦海”中的觀點,終於能夠脫離哲學領域的“無科學依據”狀態,得到了切實的物理學支撐。而作為宇宙本身而言,它通過自己內部生命的“意識”來與自身的存在形成呼應。這種巧妙又深奧的行為背後,究竟有什麼更大的秘密,目前無人能夠回答。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固然地裝著“真理”,就像你得知“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或者“1+1=2”時那樣確信,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明,心中就知道它們是絕對正確的。而這一點,在其他星球的生命腦海中也是一模一樣,簡單說來就是一個宇宙版本的“百猴效應”。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