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短短28字,卻體現出毛澤東重大戰略思想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是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寫於1961年的一首短詩。其寫作動因是,主席看到在身邊工作的女機要員的一張參加民兵軍事訓練的照片之後,有感而發,欣然寫下這首詩。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短短28字,卻體現出毛澤東重大戰略思想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

詩的首句,先從女民兵的神態與姿態寫起,颯爽兩個字,就是這種姿態和神態的高度概括,十分形象傳神。五尺槍,是長步槍的泛指。

二句的“曙光初照演兵場”,點明瞭女民兵的訓練時間和訓練場地。曙光初照,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這在色彩上更好地襯托出前句的“颯爽”二字,使女民兵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這兩句是從前兩句的具象描寫而轉向抒情,讚歎新中國的女性具有與傳統女性不一樣的理想和志向,由喜愛紅妝而轉向愛好武裝。展現出新中國女性獨特的時代風彩。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短短28字,卻體現出毛澤東重大戰略思想

毛澤東的這首七絕,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不但寫出了中華兒女嶄新的精神風貌,更是毛澤東本人思想的深刻體現。

一張很普通的照片,為什麼能引發毛澤東如此大的興趣?顯然,他的興趣絕不在照片的藝術效果上,而是照片所體現的思想上。因此,他才為照片題詩,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短短28字,卻體現出毛澤東重大戰略思想

“全民皆兵”的思想

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國際上反華勢力很猖獗,我國的國家安全時刻受到危脅,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就是在這種國際背景下,毛澤東提出了“全民皆兵”的重要思想,相信依靠全體人民的力量,就能夠戰勝一切敢於來犯之敵。

“寓兵於民”的理念,在漢代便已產生,西漢時期的軍屯制,便是這一理念的產物,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髮展完善,在鞏固國防和政權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毛澤東運用馬列主義的觀點,賦與這一古老的理念以新的內涵,建立民兵組織,成立生產建設兵團,是他“兵民是勝利之本”思想的具體運用。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短短28字,卻體現出毛澤東重大戰略思想

“婦女能頂半邊天”

新中國成立後,婦女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有了快速的提升,享有與男人一樣的權利和義務。在發展生產力上,她們與男人一樣,構成生產力的重要資源。女民兵,就是這一時代所產生的新生事物。面對這一新生事物,毛澤東自然感到由衷的喜悅,這首詩,便是他這種喜悅之情的自然流露。

“婦女解放”,作為一個思想觀念的提出,是時代進步的標誌,而婦女解放,還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是真正的徹底解放。女民兵,是婦女解放的實踐產物。“婦女能頂半邊天”,不僅僅體現在生產實踐中,在軍民聯防實踐中,也有具體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