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镜中,与自己相遇


在镜中,与自己相遇

用诗歌,找回自己 | 第1期


在镜中,与自己相遇

选自《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关于作者-

张枣,男,1962年生于湖南长沙,2010年因肺癌去世。出版诗集《春秋来信》《张枣的诗》,代表作《镜中》《何人斯》。


在镜中,与自己相遇

春日好,宜读诗


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总会与各种美好撞个满怀,于是我们感觉自己有血有肉地活着,在生活的小舟上激荡向前。比如,蛰居出门,盛装出席的春天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然后在花枝招展,暖暖春风中奔跑,欢笑,沉思;比如,有幸遇见相知相惜的挚友或爱人;再比如,遇见一首念念不忘的精致小诗,从诗人眼中看见自己。

大学时读《镜中》,记住了“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诗人将压抑心中的沉重化作梅花,落满南山,唯美而又浪漫,悔恨这种负面情绪也有了一种隐约朦胧之美。梅花很美,也常用来比作美人,可是梅花这个意象究竟有何深意,为什么偏偏是梅花呢。如果看到梅,又留心到悔,字形的相似,似乎让我们看到悔和梅的某种联系。

如果用另外一句古诗来强烈表达对过往的惆怅情绪,大概白居易的这一句也是应景的:

夜深忽梦少年时,梦啼妆泪红阑干。

现在读《镜中》,便爱上了镜子。单单就“镜子”两个字,多么让人沉迷啊,通透又模糊,明亮又黯淡,亲近又遥远,是遇见,也是失掉,是怀念,也是后悔。

在镜中,与自己相遇

你看,“她”游泳,登上松木,或是松木做的梯子,定是个健康有活力的美丽女孩。

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如果是回不去的美好,自然是危险的,因为难以割舍。“她”撞进了你的心怀,也会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这个“另”字,多么遥远啊。”她“不在对岸,而是在遥不可及的另一岸。离得远了,诗人便盼着她骑马归来。如果真能骑马归来,世人就不会看到这首精致美丽的小诗了。

只在镜中,固然美丽。

梅花落满了南山,只觉得很美。我细细回想,却并没有与此相同的心绪。这般遗恨之事,幸好还有诗,还有梅花,还有南山,可以见证。

而我记忆中的梅花与南山,却是与好友夜游校园,观赏植物花草,听她款款吟诵出来的。我虽没有与诗人相同的心境,却仿佛真正遇见了张枣这位诗人,是值得回忆的美好岁月,关于珍贵的友谊,关于与母校在一起的青春岁月。
后来,我给自己买过一本《张枣的诗》,也送出过一本,在书店看见也会为它驻足。这便是我与诗人的缘分。

我在想,若是没有“美丽的事物”,若是没有张枣的诗,若是没有好友的推荐,我的记忆该空了多大一块呀。

在镜中,与自己相遇

可是只要我还是我,拥有我的灵魂,拥有我的热爱,不论过去的,当下的,未来的,都是时光赠与我的礼物。与其说遇见了张枣,不如说遇见了我自己。

电视剧《想见你》中,李子维与黄雨萱穿越时空相爱,最后一次穿越,他们改变了时空,之前相爱的记忆全部消失。电视剧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或许是为了告诉我们,他们的相爱是灵魂的相遇,他们与这个世界的碰撞也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留下的印记。

慢慢把自己搁浅在无法拼凑的昨天。
有些喜欢能够穿越时间,依然来到你面前。
也不是所有碎片都能拼凑,就像那些昨天无法拥有。

时光永远在向前,回忆永远在叠加,与其在镜中寻找遗失的美好,不如也看看此刻窗外的阳光吧,春光正好。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而我们终将与自己相遇。

配图 | Claude Monet[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