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候,为何欧、美、日多国都在抢购卫生纸?经济学解释一下!

王爷说财经导读:受新冠疫情影响,口罩等商品在日本各处售罄,连卫生纸也陷入缺货状态。

口罩被卖空或许还能想象,但囤积卫生纸的现象也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全球范围内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抢购现象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下面王爷说财经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背后的经济学现象!

特殊时候,为何欧、美、日多国都在抢购卫生纸?经济学解释一下!

特殊时候,为何欧、美、日多国都在抢购卫生纸?经济学解释一下!

如果熟悉经济学的人,大家应该都听过博弈论!

而可以作为参考的是游戏理论“纳什均衡”,这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提出。

如果大家想熟悉这一理论,大家可以看看博弈论的相关图书。

以卫生纸为例,通常处于“需要的人才会去买”的好的均衡状态。但是在某个节点,“其他人抢着买的话自己的利益将受损”的担忧情绪升温,于是转向“大家都抢着去买”的坏的均衡状态。

乍一看,这让人感觉是不合理的行为,但实际却是大家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即“合理的恐慌”。

对此,澳大利亚一位风险专家说,囤积卫生纸是相对便宜的一种行动,当人们感到危险时,买点纸让他们感到自己做了点什么。

这是典型的零风险偏见!

具体来说,人们喜欢彻底消除一种可能的、简单的风险,而不是做些真正能大幅降低风险的活动。而购物大量卫生纸就不会在隔离期间没有纸用。

换句话说,人们也许无法消除感染病毒的危险,但他们可以消除卫生纸用光的危险,这让很多人感到自己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能有所控制。

无独有偶,东京大学经济系教授——松井彰彦(AKIHIKO MATSUI)表示,这就是此次混乱的本质,和银行挤兑现象一样。

特殊时候,为何欧、美、日多国都在抢购卫生纸?经济学解释一下!

特殊时候,为何欧、美、日多国都在抢购卫生纸?经济学解释一下!

那么为什么大家偏偏抢购卫生纸呢?

对此,松井教授认为,容易成为抢购对象的一般是“没有的话将很为难的东西”,例如:存款和口罩都是这样的东西,而对于“其他没有的话将很为难的东西”,人们联想到了卫生纸。

此时,信息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从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过渡受“其他人如何行动”的预期左右。

当然,这背后是几个因素共同的结果!

一方面,从口罩联想到卫生纸受“卫生纸的进口将停止”的传言以及网上高价转卖的现象;

另一方面,还有卫生纸缺货的报道的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最终,这些因素加深了人们对“大家都会抢购卫生纸”的预测,最终引发了“自己不买的话利益将受损”的行动。

特殊时候,为何欧、美、日多国都在抢购卫生纸?经济学解释一下!

特殊时候,为何欧、美、日多国都在抢购卫生纸?经济学解释一下!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换句话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何从“坏的均衡”回到“好的均衡”呢?

对此,松井教授表示,解决的方法就是让大家都觉得抢购没有意义,而人们的意识和左右意识的信息显得至关重要。

一方面,政府要出面说明问题,例如:表示卫生纸大多是本国国产的,而且供应体制很健全等等!

当然,说归说,人们是否相信则是另一回事。所以要想说服大家,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换句话说,只有商品(卫生纸)真正的重新出现在商店货架的时候,人们才会相信。

而在物资短缺的担忧原本就在扩散的背景下,可以说,人们抢购卫生纸绝非偶然。

实际上,历史上同样的经济现象反复重演!

对此,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就指出,有特定模型的言论和经济现象在历史上反复重演,例如“机械夺走人类工作”的言论。

众所周知,近年来,“人工智能(AI)将导致失业”的言论此起彼伏。

对此,席勒教授指出,这些言论随着时代的变迁,如同病毒的突然变异一样改变细微部分,然后出现大流行。

而“卫生纸将缺货”的言论也是其中之一。不安唤醒了过去的恐慌记忆,跨越时代和国界广泛传播。

看懂了吗?为什么大家抢购卫生纸?你认为,为什么大家这个时候会抢购卫生纸呢?

注:本文由王爷说财经编撰,如需转载请事先关注账号,私聊联系王爷本人,获得授权后才可转载,转载后请原文转载,不得进行任何的图文转变图集、视频等形式转载,侵权必究!此外,文中观点系个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探讨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