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是否与秦国的军功制度有关?

幻海尘封


通常意义上秦国的军功制度,是普通士兵通过战场上奋勇杀敌,根据斩杀敌军数量可以晋升爵位,这是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便开始执行的政策,也造就了虎狼之师。

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0多万人,显然超出了晋升的需求,那么白起这么做的原因究竟是怎样的呢!

公元前270年,秦军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秦国想要继续东进吞并六国,必须击败强大的赵国。

随后,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开始准备先进攻魏国,再转向韩国。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将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切段。

韩桓惠王非常担忧,派出阳城君前往秦国谢罪,献出上党以请求息兵。但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计划利用赵国抗衡秦国,把上党郡的17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本不愿接受上党郡,认为冯亭此举是嫁祸给赵国,平原君赵胜则认为“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于是赵孝成王接受了平原君的建议,派遣平原君前往上党接收城池,为了防备秦国进攻,又安排廉颇驻守长平。这一行为,让秦国决定进攻赵国。

秦国与赵国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必有一战,而上党郡成为最好的契机。

公元前260年初,秦昭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入赵国,赵军在长平接应上党百姓。

公元260年农历四月,秦将王龁开始向长平的赵国军队进攻,赵将廉颇迎战。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占领赵国两个重要城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接连败退,于是廉颇在丹河东岸修筑工事,坚守不出,秦军一时无计可施。

秦国一心想要击败赵国,为统一奠定基础,赵国却屡失良机、战略失策。

鉴于名将廉颇的失败,赵国初战失利,赵孝成王便思考对策,想要御驾亲征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应与秦议和。而虞卿则认定秦国决心攻赵,议和难成,应该派人去魏国、楚国活动,让秦国畏惧才有议和的可能。

结果赵孝成王还是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驻出使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彻底孤立。

临阵换帅,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上武安君白起,赵国必败无疑,秦国东进已无障碍。

求和已无可能,只有接着抵抗了,然而廉颇坚守城池,龟缩不出,让赵孝成王非常恼怒。正在这时,秦国又派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在赵国施行反间计,宣扬秦国最怕赵括。赵孝成王信以为真,派遣赵括率20万大军前往长平接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将。

秦昭王得知赵军换帅,欣喜异常,深知此战能够彻底击败赵国,于是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并严格防止消息走漏。

赵括到长平后,不知秦军主帅是白起,于是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秦军佯装败退,赵军不知有诈,穷追不舍,已经追到秦军的营寨,一时无法攻破。白起派出预先设计好的部队,截断赵军后路,又派出精兵进攻赵军,赵括方才明白已经中计被围,于是就地驻扎坚守,择机突围。

一站定乾坤,赵军主力皆失,赵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

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断粮四十六天,大量士兵被饿死或突围中被杀,情绪低落到极点。赵括将剩余的部队分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也没有成功。随后赵括亲自率领精锐突围,结果依然失败,赵括也被秦军乱箭射杀。

眼见主将身亡,赵军再也无力抵抗,于是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命令将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坑杀。

“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赵军45万人,举世震惊。秦国此战大获全胜,全歼了赵军主力,令赵国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抵抗秦国的实力,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


史知今


个人观点,跟正史无关。

个人觉得应该有关。

《大秦帝国之崛起》白起剧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降卒。那就是投降了的军人。投降了基本上就失去了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第一,有人说害怕降卒降而复叛。如果说真害怕降卒们降而复叛,那只需要把军官杀掉基本就可以了。

看看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对外战争,基本上当官的一死,不管对方人多人少,士兵基本上都会缴械投降(别说冷兵器时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往往都是一个日本兵押着很多的国军)。所以从“害怕降而复叛”这个角度来说坑杀四十万,理由很不充分。

第二,另一个方面有人说是担心秦军粮草不够,无法养活那么多降卒。这句话有一定的可能,但是绝对不是坑杀四十万降卒的理由!

为什么?因为可以有更多其他的方法来惩治这些降卒,更何况他们也只是保卫自己的国家,也是听从上面的命令。比如,可以饿着他们,来瓦解他们自己的心理防线等等。真没必要一下子坑杀了四十多万人!

长平之战态势图

那么再来看看为什么个人觉得与秦军的军功制度有关呢?

首先来说,秦国自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秦军就已经建立了非常具有激励性质的军功制度。

商鞅在变法中,将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共设有二十级,其目的就是通过爵位的激励,让战士们在战场上多杀敌人,进而提高秦军的战斗力。

比如,商鞅规定,凡是当兵的,不管你出身如何,一律按照你所立的军功大小进行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如此。规定,宗室未立军功的不得列入宗族的薄籍,也不得拥有爵位。

对于秦王的宗族尚且如此,那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更是巨大的鞭策了!怎么说?普通人在古代改变自己的阶层那堪比登天,而秦国的军功爵位制给了普通人一个获得爵位的平等机会,只要上战场多杀敌人,就能够得到功名,而且杀的越多,得到的恩赐也就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能够建立一直所向披靡、横行天下的虎狼之师的原因。这是正面的作用。

长平之战

但是这样的激励机制你们不觉得会慢慢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吗?那就是为了邀功而滥杀无辜!对,就是滥杀无辜!

我们都知道,白起鼎盛时期最高也才被封为“武安君”,还没有到达“候”的爵位。没有人会嫌官大。

我没有说白起军事能力方面不好,他能被历代君主和将帅佩服,那说明他真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但是,他坑杀了四十万降卒,和秦国军功爵位制,难道没有一点关系??这个估计就不好说了吧。

长平之战尸骨坑


鉴春秋


内容少,太精。历史以有回答?我改不了历史?


高國升


没关 跟赵国有关系


立功受奖者


秦朝一代猛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只是担忧他们以后会降而复叛,又为节省自己军队的粮草,所以才下令将赵国四十万降兵败将全部坑杀,从此也得了“杀神屠夫”之号,但与秦朝军功制度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