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方太乡地名之方太公社

方太公社

位于县境北部。东邻城冈公社,南界鼎龙、长冈、高兴公社,西接崇贤公社,北靠枫边公社。面积88.5平方公里,有耕地16,481亩(水田15,259亩),林地15,000亩(油茶林2,440亩)。驻地方太圩,在潋江镇北30公里处。辖10个大队,117个生产队,2个社办场,252个自然村。有2,524户,13,444人(农业人口13,129人)。除畲族6人外,均汉族。

兴国县方太乡地名之方太公社


方太公社旧貌

境内山地、丘陵、平原之比为2:5:3。地势东、西、北三面高,中间低,形如筲箕。最高点是东北部上分水与枫边、城冈公社交界处,海拔948.1米;最低处为方太河流入崇贤公社界点,海拔200米。方太河,一支流发源于正气坑,一支流发源于观音坳,二流会合于方太圩西南,经方根进入崇贤境内,汇入氵岁水,河长18公里。

百丈水库为灌溉、发电两用水库。蓄水量28.1万立方米,深度4.7米,流量0.33立方米/秒,输沙每年约700立方米,灌溉面积250亩,装机容量125千瓦。

地处亚热带。年均温17.5℃,1月均温5.8℃,7月均温27.5℃;≥5℃积温6,112.9°;≥10℃积温5,496.7°。年降水量在1,500至1,600毫米之间,每年有一两次冰雹,无霜期280天左右,苏区时属方太区。解放前夕为方太乡。解放初为崇贤区的方太、宝石、合富、井口等乡。1957年合并为方太乡。1958年成立方太人民公社,1965年并入崇贤公社。1972年析出仍为方太公社。

兴国县方太乡地名之方太公社


方太乡新颜

清康熙年间,青富大财主康世玖,曾捐资建造高兴的文溪石拱桥(文陂桥),据传其为人公正,能扶贫济世,施仁修德,名望颇大,建桥一事,在民间传为佳话。

以农为主,主种水稻、番薯,次产花生、大豆,1982年粮食总产量1,131,48万斤,茶油总产量5.55万斤。

解放初有完小1所,教师11名,校在学生200余名;人民缺医少药。1980年有中学1所,完小4所,村小19所,教师86名,在校学生1,993名;有卫生院1所,医生11名,病床4张,各大队有医疗站,共有赤脚医生18名。

有社办农机厂、农机站、电站、陶瓷厂、锅炉厂、农场和林场。有汽车3辆,拖拉机7台,手扶拖拉机16台。1982年工业总产值7.58万元。

兴国县方太乡地名之方太公社


三(角)燕(坑)公路通过境内,长12公里;各大队建有机耕道,总长20公里。

方太,太方之家众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