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大家好,我是小許!

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投資指數基金小許一般建議長期持有,再結合定期定額投資,甚至是做好打持久戰的計劃。然而,畢竟投資是有風險的。持有基金後,何時提取以確保賺到的錢安全,實際上是一門科學,因為一旦風險來臨時,如果你不及時提取,更別說賺錢了,你可能會損失更多。今天我再跟大家分享指數基金如何瀟灑的離開市場而不留下遺憾。

(1) 怎樣才能找到最好的賣出點?

尋找賣出點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因為當你提早離開時本該賺到的錢沒有賺到,而當你延遲離開時本不該損失的錢又會再次損失。事實上,即使是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也不一定能因為市場的不斷變化而找到最好的賣出點,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判斷方法。這裡有4種方法可以找到賣點。

1. 市盈率估值太高

之前和大家分享指數基金如何購買時,跟大家講過"價值投資理論"。價格永遠都是圍繞它自身的價值上下波動的,也就是說我們買入的價格只有低於價值的時候,我們才能賺錢,賣出的時候,正好與此相反。當價格高於價值時,我們可能會損失很多。這時,我們不得不考慮賣掉它。

如果使用盈利收益法,當盈利收益率低於6.4%時開始 分批贖回;如果使用博格公式法,則判斷市盈率或市淨率的歷史百分比,並與淨資產收益率相結合,當估值百分比高估時或當估值通常偏高但淨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分批賣出。

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2. 設置利潤收割點

萬物皆有周期,牛市和熊市猶如四季更替一樣是市場亙古不變的定律,所以即使指數從長期來看是一個上升趨勢,但中間難免會有回撤和修正。大家都知道我們大A股牛短熊長,如果我們不及時止盈,那麼之前從指數上漲中獲得的收益可能會化為烏有。

一般認為利潤收割點應該至少是市場無風險利率的5倍,假設當前市場無風險利率約為3%,相應的止盈點可以設置為15%。然而,這裡的15%只是一個經驗參考值。事實上,設定利潤收割點沒有統一的標準。

應根據指數歷史表現、當前市場形勢和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進行衡量。還應注意,這裡的15% 收益率是累計收益率。如果將時間因素考慮在內,可以使用年化收益率設置利潤收割點。一般來說,當年收益率為10%~15%時,就可以止盈贖回了。

當大盤處於低位時,指數波動較大,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 ,可以適當提高止贏點。另外止盈還需注意觀察,主要是觀察定投前六個月的收益率,一般在定投的前6個月,即使達到了盈利的目標,也不建議止盈。因為過早止盈沒什麼意義。

[以定投滬深300為例]從2013年開始,每月末至2018年6月底的固定投資為1000元,我們比較了設置利潤收割點和無利潤收割點的投資收益。

首先,我們看看沒有利潤收割點的情況:定投始於2013年1月底,2015年5月底達到最大值87.49%的收益。然而,在市場調整之後,最終收益利率在2018年6月底被調整回15.71%。

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然後再看看設置利潤收割點的情況:我們設置了30%的利潤收割點,當收益率達到30%時,我們就進行贖回落袋為安。以前積累的資金不再定投。同一天,我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定投。根據滬深300的表現,從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們進行了一次利潤收割(2014年11月底)。這兩次定投的收益率合計達到24.62%,明顯高於沒有設置利潤收割點的收益。

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3.控制定投的最大回撤

除了簡單地設置利潤收割點,如果再控制一下收益率的最大回撤範圍那就更好了,允許基金收益率在一定範圍內波動,這可以防止基金收益在達到止贏目標後,指數再次上升。

首先,設定你自己的投資目標收益,例如,目標收益是30%,然後設定最大調整範圍,例如,10%。然後,當基金收益達到30%的目標時,不是馬上進行利潤收割,而是開始密切關注基金的回撤。一旦最大回撤超過10%,將贖回基金並鎖定持倉收益。

這裡的最大回撤是指每個時期的投資收益和該時期的最高收益之間的差額。

仍然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我們設定30%的目標收益和10%的最高回撤率,那麼在2013年1月到2018年6月之間,我們將在2014年11月底達到目標收益,到2015年6月底最高回撤率將超過10%,收割一次,然後我們將進行下一輪定期定額投資。

直到2018年6月底,最終綜合收益57.29,遠遠超過設置利潤收割點和沒有設置利潤收割點。與利潤收割的簡單定投相比,因為在達到30% 收益的目標之後,指數如果繼續上升,此時不立即進行利潤收割,就可以用更多的籌碼獲得指數上漲的收益。

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最大回撤範圍的設置與利潤收割點一樣,沒有明確的標準。結合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就可以了,一般目標收益率越高,最大回撤就越高。

4.市場情緒

用市場情緒來判斷牛市的峰值,做到"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實際上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判斷,因為市場情緒很難量化,所以這種方法更依賴於經驗。根據過去的市場表現,我們總結了牛市接近或達到頂峰時的一些特徵:

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開始談論和推薦股票。證券公司的營業部擠滿了人,開戶數量激增。基金銷售正在蓬勃發展,幾天就募集百億規模的基金出現,新的月度基金規模超過2500億。場內基金產品的溢價過高;政府開始提高利率,但股市仍在飆升。

當這些特徵出現時,市場已經開始過熱,並將達到頂峰。當其他人瘋狂進入市場時,我們應該保持理性,並開始分批賣出。

(2) 達到贖回的目標後我們該怎麼賣出

觸發賣點後我應該做什麼呢?是一次全部賣掉嗎?一次性賣出是最簡單的操作。如果你賣出後指數開始下跌,那麼一次性賣出固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指數繼續上漲,你就會錯失掉指數後面繼續上漲的收益。我們如何才能兩全其美,減少當前的損失,把握未來收益呢?答案是分批賣出。一般情況下,建議分2~3次賣出。至於每次賣多少,是定量還是非定量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

為什麼需要分批賣出呢!這裡以滬深300為例,用估值來尋找賣點。如果定投從2013年1月底開始,當市盈率估值超過60%(2015年3月底)時,如果此時所有的基金全部贖回,定投收益率為62.8%,而如果此時一半的份額先被賣出,這一半份額的收益握在手中,剩餘的一半在市盈率估值超過80%(即本例中的2015年4月底)時賣出,綜合收益為76.7%,因為在第一個估值百分比超過60% 之後,指數又上升了,並且當時沒有賣出所有的籌碼,所以它能夠在指數之後獲得收益的增加。

指數基金如何瀟灑離場,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分批贖回的方法可以與任何尋找賣出點的方法結合使用。批次的具體數量取決於個人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如果一個人對未來市場更樂觀,他可以一次少賣一點,多賣幾次。如果一個人覺得未來的市場風險很高,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他可以減少批次的數量,每批賣出更多。還應注意的是,所有尋找賣點的方法都不能保證賣點能在最高點賣出,但可以儘可能鎖定收益。

總結

在投資指數基金的過程中,投資者應該懂得見好就收,一旦指數基金被高估或超過其設定的利潤收割點和最大調整範圍,整個市場太瘋狂的時候,投資者應該始終保持理性,並準備及時離開市場,將已獲得的收益牢牢掌握在手中,再去尋找新的和更合適的投資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