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到伊拉克援助近一個月,陳淮已經習慣偶爾出現的槍炮聲。他手中的操作甚至沒有停頓,繼續向當地醫務人員講解CT檢查新冠肺炎的要點。


3月7日,應伊拉克紅新月會請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遣志願專家團隊一行7人從廣州飛赴巴格達。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永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陳淮,是其中的兩位醫生。


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中國援伊拉克志願專家陳淮通過遠程視頻進行線上教學


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中國援伊拉克志願專家徐永昊通過遠程視頻進行線上教學


在他們看來,這份任務既光榮,也是一份擔當:“來到這裡,更明白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希望通過分享中國抗疫經驗,能讓伊拉克少走一些彎路。”


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中國援伊拉克志願專家徐永昊分享經驗


“逆行者”:

一下飛機,他們就穿上了防彈衣


接到赴伊拉克的任務,陳淮坦言當時有點意外。但這位與病毒多次對陣的“老兵”沒有絲毫猶豫,立即答應了下來,“就是一個本能反應,當時也沒想太多。”


時間緊,任務重,準備物資的時間只有3小時,當天下午就要出發。放射科曾慶思教授呼籲科室同事分頭幫忙準備物資,很快,陳淮的衣物、日用品等都備齊了。這一幕,讓陳淮非常感動。


出發前,讓徐永昊放心不下的除了家人,還有重症監護室裡的病人。在出發的前一天,他還與鍾南山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黎毅敏教授等專家一起參與廣東遠程醫療工作,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優化治療方案。


近半年來,徐永昊都在“逆行”。2019年6月,徐永昊赴林芝執行醫療援藏任務,廣東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後,他又申請到廣東重症救治一線支援。援藏、援粵、援外,他用行動踐行火線入黨的誓言:“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


雖然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但飛機抵達巴格達後,當地就要求他們穿上了防彈衣。坐在防彈車裡,徐永昊和陳淮有了一絲緊張。在駐地,不時會聽到遠處的炮聲,有一天晚上,他們甚至聽到了不遠處的槍聲。


在提到是否會害怕附近的槍聲時,徐永昊說:“其實當時沒想那麼多,覺得有大使館能保護我們的安全,然後就是把工作給做好,沒有太多害怕的感覺。

進社區面對面教居民怎麼洗手、戴口罩,能對他們有直接的指導。現在我有時候坐車在路上看,當地民眾在市場等地方戴口罩的人有所增加,執勤的官兵、警察也基本都戴口罩了。”


3月16日,中國專家組和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張濤一行來到巴格達東部的海法巴勒斯坦社區活動中心,向社區居民捐贈口罩併科普知識。徐永昊講解如何戴口罩時,附近沉悶的槍聲突然響起,專家組的人心中一緊,但徐永昊仍繼續講了下去。


一邊是槍炮,一邊是科學,來自中國的專家聲音堅定有力,社區的百姓也不曾散去。槍炮和病毒,阻擋不了“逆行者”的身影。當地的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通過翻譯傳達他們的感謝:“謝謝你,中國醫生!”


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中國援伊拉克志願專家陳淮分享經驗


“定心丸”:

看到他們的笑臉,彷彿回到了家


工作雖然辛苦,但在伊拉克,專家隊也遇到了不少暖心時刻。


首先是伊拉克高層對專家建議的尊重。一開始,當地民眾很少有人戴口罩,很多集會也在照常進行。走訪了巴格達醫學城醫院等地,與當地醫生和疾控專家交流後,專家組結合中國防控經驗和伊拉克實際,建議伊拉克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建立定點醫院,設立發熱門診以及對發熱病人的預檢和分診制度。建議利用CT篩查疑似病人,核酸檢測作為最後的確診方法。


專家組的建議逐漸被採納,伊拉克採取了更為嚴格的管控措施。當地新籌劃的定點醫院、PCR檢測實驗室、CT室也在建設起來。


陳淮印象深刻的,還有專家組分頭走訪的南部幾個省份。當地衛生局高度歡迎中國專家的到來,對於中國專家結合當地實際提出的建議非常重視,有的直接制定成文件下發。當地醫務人員與專家的交流也十分熱烈,一開始稱呼他們為“醫生”,後來都叫他們“親愛的朋友”。


到伊拉克的中資企業進行疫情防護培訓時,陳淮也感覺十分親切。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非常熱情,專家組連講三場培訓,大家仍覺得意猶未盡。中資企業的員工說,這些疫情防護知識在網上看,與有專家面對面講解和演示,感覺完全不一樣。專家組的到來,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們說終於見到祖國來的親人了,我們的心情也是一樣的。”陳淮說,身處中式的建築,聽著漢語,看到同胞們的笑臉,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家。


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中國援伊拉克志願專家團隊與當地醫護人員分享戰“疫”經驗


“中國隊”:

總結的經驗和教訓,都是寶貴財富


在伊拉克,專家組成員的分工各有不同。


中國專家帶去了“四早四集中”經驗,其中“早發現”是切斷傳染源的關鍵。專家組剛到伊拉克時,當地十分依賴核酸檢測,但檢測能力不足。中國專家組參與援建的PCR實驗室將大大提升當地核酸檢測能力,而對於臨床醫生,影像結果是對患者早期隔離的重要參考。


作為放射科專家,陳淮致力於推廣早期診斷中的影像技術。但是,他遇到了在國內沒想到的困難——缺設備。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總共只有10臺左右的CT設備。一方面,陳淮向當地醫護人員傳授影像結果早期識別新冠肺炎的經驗;另一方面,專家組也在幫助巴格達新建一個CT室,但陳淮又遇到另一個難題——缺材料。


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中國援伊拉克志願專家團隊演示防護服穿脫


CT檢查有輻射。標準的CT室需要一塊鉛玻璃,醫生能夠看清檢查室情況,同時減少輻射。這個在國內很快就能買到的材料,在巴格達卻難以找到,陳淮靈機一動,用高清攝像頭代替了鉛玻璃的功能。


而作為重症醫學科醫生的徐永昊,工作的重心則是“關口前移”。目前伊拉克的確診患者總量不多,他的首要任務是協助當地制定防控政策,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在建議當地做好前期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專家組也根據當地實際,提供了疫情大面積傳播的應急預案建議。


同時,徐永昊發現,當地醫院的防護設備仍較缺,院感防護存在不足,有的醫院患者和醫生走的同一條通道。專家組帶來防護物資的同時,也手把手地傳授院感防控的經驗。中國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對於伊拉克的醫務人員而言,都是寶貴財富。


“雖然專家隊只有7人,但我們背後有強大的祖國,很多建議也是群策群力得來的。”徐永昊說,鍾南山院士親自回郵件,強調對伊拉克的疫情防控建議一定要因地制宜。專家組也多次與國內遠程連線,交流疫情防控的最新經驗,

“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們更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這次任務!”

一下飛機就穿上防彈衣!廣東援助伊拉克專家這樣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