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割据的地产江湖,会迎来新时代吗?


98年一直纲领性文件,让存在将近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房地产市场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此后,平地高楼拔地起,全国各地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眼中。而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地产商开始逐鹿市场。

在此之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属于国有的,私营企业是不能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在房地产"商品化"试水同时,一批批国有地产商应运而生,比如招商蛇口、中海、中房集团、华远等。其中中房是作为当时第一批房地产开发商,同时也是当时最大的开发企业。中房集团原董事长、"中国房地产之父"孟晓苏对凤凰网财经表示,"中房开发房屋曾占全国房地产开发份额的五分之一,并承担了全国住宅试点小区一半左右的任务。"

群雄割据的地产江湖,会迎来新时代吗?

而随后,市场的风云变幻,政策的不断利好,让一些人嗅到了地产行业的商机。大批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乡镇干部纷纷下海创业,包括陈东升、冯仑、潘石屹等企业家。一大批重量级房企应运而生,包括碧桂园、雅居乐、保利地产、绿地集团、宝能集团、金融街……北京从事房地产业的企业数从前一年的3700家暴增4.5倍,年底达到17000家。此后的这些房地产开发商,也占据着中国地产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是也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房地产行业也引来送往,迭代更新。从国有的一家独大,变成了群雄割据,粤系、闽系、京派、渝企等房地产派别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显现。抢地、抢资金、抢人才,是这个市场中独有的景象。然而,盲目的扩张也让这些派系吃到了苦头,也曾出现野蛮人的入侵、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当年最火爆的君万之争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群雄割据的地产江湖,会迎来新时代吗?

过去的年代只能说时势造英雄,因为政策以及时代发展的原因,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人人弯腰在地产行业捡钱随处可见。如今随着行业的变化以及政策的转换,似乎那个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从2016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就一直不断,伴随政策出台的同时,地产商也开始谋求转型发展。曾经的地产巨头万达卖掉纯地产业务,转头联手互联网企业,做轻资产运营去了。万科也在怎么"活下去"的思维中,谋求新的发展。恒大也开始转型为涉猎新能源汽车、足球等多元化产业发展集团。连被我们称为不差钱的国有企业,也开始转型、重组,剥离劣质资产,融合优质资产。中国法院网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350家房企宣布破产,其中包括曾经的"烂尾楼改造专家"银亿集团,目前已申请破产重整,这个曾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溃败。在2010年胡润百富榜上,银亿创始人熊续强还以90亿元资产成为"宁波首富"。这是这个时代新的变化,也是地产行业终将迎来的变化。

群雄割据的地产江湖,会迎来新时代吗?

在这些变化的同时,大家都会问一个问题,楼市寒冬要来了吗?政策的严厉调控,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危机,最大的变化就是没钱了。开发商手里没钱,老百姓手里同样没钱。现在已经有开发商迫于还款的压力,开始降价促销房产了,有的为了加快回款力度,甚至出现安排公司全员必须销售一套房子的任务。新房市场尚且如此,二手房市场更是惨不忍睹。有的卖家将房子挂出半年,甚至一年还无人问津,房价更是一降再降。

但是有很多专家认为,这并不是市场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政策导向的。如果放松调控,房价又会如何走呢,会不会再次暴涨。因为在他们的观点中,楼市是与很多实体经济挂钩的。而从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楼市的下滑确实给经济的增速带来极大的影响。一旦楼市继续下行,经济是否能够支撑住,这都是未知数,所以政府一再强调,楼市一定要稳住。

在"断水,断电"的地产新时代,房地产这个行业也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谁能抓住时代的机会,谁又能谁主沉浮,引领时代,是持续不断注入的国有资本,还是不断转型升级的私营资本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