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上看,中西方神话系统有何异同?

书为径


1.中国的神有多种诞生方式,比如从混沌中诞生的盘古,创世神女娲,通过刻苦修炼升天后被册封为神,功德圆满的人死后也能封神,还可以服药成仙……成神的方式比较多。而西方的天神都是诞生于天地混沌之中,天神和天神结合的下一代才能是天神,天神的数量有一定限制,没有那么多渠道可以成神。

2.中国神话零散、不成体系,都是单个的孤神游仙。除了《山海经》等文献记载得比较集中,其余都是片段式的零散记录,有完整情节的不多。

西方神话是一直传承了下来,有完整的统治体系。以希腊神话为例,所有的神都在宙斯的领导下,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和分工。

3.中国的神没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必须理性而克制,具有高尚而纯洁的情操,注重自我修养,一旦触犯天规戒律,就会受到惩罚,比如:三圣母和织女……而且神要具有以民为先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西方的神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神有七情六欲非常正常,几乎每个神都有自己的爱情故事,神和人没有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和人一样也会犯错误,会为了一己私欲做出错误的决定,去争夺权力,有好胜和嫉妒心,有好的神,也有不好的。

4.中国的神关心民间疾苦,敬重生命,爱护人民,比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不死之药……这些充分说明中国神话对人类生命的珍视。对百姓生命的爱护和尊重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

西方神话则偏重个人英雄主义,崇拜个人的荣誉和尊严,神不是人类的保护者而是主宰者,西方神话更多的是神和英雄的故事,不看重普通百姓的生死和幸福与否,甚至无视和远离百姓。


茅檐懒时光


一、相同点

中西方神话都有自己崇尚的内容。中国和希腊两种神话一个崇“德”,一个崇“力”,这一点从不同神话中神祇形象也可看出。

二、不同点

1、表现形式不同

中国神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统神话,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西方神话解释世界的本源和讲述众神和英雄们的生活和冒险以及对当时的生物的特殊看法。

2、特点不同

中方神话生存博大,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

西方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形体上和人一样,且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正直、勇敢、残忍、嫉妒等各种品质,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能长生不死。

3、主要内容不同

中方神话为创世神话、伏羲神话、女娲神话、俈帝神话、日月神话、动植神话等。

西方神话为超神与原始神、泰坦神族、奥林匹斯众神、癸干忒斯和其他巨人、概念神和法则神等。

4、体系不同

中国神话零碎混乱,各体系之间相互渗透影响,虽然有过整合的意图(比如将天界分为几个方位,将佛教的佛祖和道教的玉皇大帝以及其他体系中的众神融合在一个体系中),但给人的印象仍然是各体系主神之间关系地位混乱矛盾。

西方神话各体系大多比较集中统一,围绕一个中心(比如希腊神马便是围绕奥林匹斯诸神展开),有着内容集中完整,系统化程度非常高,主神作为最高领导的神的地位明确清楚。


黄粱三十梦


一.中西方神话异同

我们知道现代意义的西方文明有三大源头,一是古希腊神话和科学精神,二是古罗马政治法律文明,三是希伯来犹太人的宗教文明。其中古希腊神话影响犹为渊远,堪称渊源中的渊源,要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就得从她的源头讲起。

神的来源差异造成政治文化的差异

在公元前十世纪前,中国古代先民与古希腊先民一样有着极为相似的神话传说与神位的分野,包含有共同的宇宙观概念。然而,它们内部不同的思维差异直接导致在公元前十世纪人类从神话时代转向哲学时代的重大差异,中西文化从此分道扬镳。这个神话的思维差异就是古希腊神话是人神同构,而中国神话是人神同一。我们可以从古希腊戏剧中看到,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人的七情六欲。比如宙斯,他是克洛诺斯之子,万神之王,主管天空.希腊神话中的至高神,掌握雷电,所以又被称为雷神。在母亲蕾亚的支持下,杀了父亲克洛诺斯,成为了第三代神王。性格极为好色,常背着妻子赫拉与其他女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无数。


还咳咳咳天籁


看到这个提问,突然想到了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开篇是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开始说起,中间穿插着西方诸神的诞生与发展。

首先说相同点,第一,中西方神话人物的诞生都具有很强的人为特色。要知道神存在的意义一般都是由于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对欲望的渴求希望神能够给自己提供精神慰藉,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具象化的塑造。第二,都有很强的时代背景,例如夏娃与女娲,同时期都应该是母系氏族,所以推崇女神,而后来渐渐进入到男系氏族社会,更多的男性神明占了主导地位。

再来说不同之处,第一,形象上的不同。西方诸神几乎与人类没了多大差别,不只是形象,包括生活感情都好像只是一群生活中奥林匹斯山上的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家长里短。而中国的神因为更多的诞生于图腾,精怪传说,多是人兽形态,如女娲是人首蛇身。第二,体现的文化精神不同。这与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有很重要的原因。第三,西方诸神很多以血统定位高低。而中国的神多是以自己的职位论高低,比如天神就是比地府的神明地位高,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封建社会的等级体制对其影响较大。

说的比较凌乱,仅表达个人观点,也希望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多多指点。


午生


西方神话是神拯救世人,每一个人出生身上都是有原罪的,需要被救赎。神明依照血统传承,人类需要神来指引,永无出头之日。中国神话是人改造世界,是抗争,冲破命运的束缚,人类是可以通过对自身修养的提升冲破仙凡之隔,得证大道。


薛渭


针对于中西方神话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东方神话注重于纯粹的神祇叙写,这期间神祇是不掺杂任何人的情感在里面。而西方的神话故事中的神祇更偏向于人性的宣扬,在西方的神话当中神祇身上有特定的人性,他们可以有七情六欲,可以三妻四妾,可以跟凡人媾各生子。这在东方神话当中是万万不可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形式上有所不同

中国神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统神话,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西方神话解释世界的本源和讲述众神和英雄们的生活和冒险以及对当时的生物的特殊看法。

二:内容上有区别

中方神话为创世神话、伏羲神话、女娲神话、俈帝神话、日月神话、动植神话等。

西方神话为超神与原始神、泰坦神族、奥林匹斯众神、癸干忒斯和其他巨人、概念神和法则神等。

总结:无论是东方神话还是西方神话,都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人们都自然界里许多现象无知的认识所导致的结果。但无论何为,目的都是都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诗与远方520


比较一下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里的诸神,有个很有趣的区别。

西方神话,比如埃及、希腊等等,他们的神都很系统化、条理化,各个大神的职能都很清楚,而且各有各的传说。千百年来变化很少,从远古至今,也是如此。

而咱们中国的神话中诸神,可以用“乱糟糟”来形容,《山海经》里盘古开天地所述的列神传说还算正规点,到《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个神仙的来历变的道不明、说不清,而且凭空又横出那么许多来。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道、儒、佛三教的大统一了——除了传统的三清,西方的如来也被同化,成了中国神话世界的一员大神。

这个原因,恐怕是关系到中国历史的人文风俗和当时社会矛盾冲突等等一大堆复杂的东西,我肯定是说不清的。

但可以简单说点(有兴趣可以去查阅下几本有趣的书,如《神仙传》、《中国神话考》等等,非常有趣)——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是由于传统的道教在受到西方佛教的冲击之时,为了抵抗而根据远古传说自创出一套神仙体系。

这套体系在千百年来又不断的被修改、加工,再加上道、佛、儒三教在中国(主要是道儒与佛教之争)的矛盾冲突,最终结局是和平共处。所以后人又将道、佛教中的诸神想象到了一起,又编制出一套东西大贯通的神仙体系,以满足人民的信仰需要。

道、儒、佛,在中国人眼中其实本质毫无分别,而且中庸的中国人根本就没兴趣在这些宗教的唯一性方面搞花头——只要对我有用,管你东西南北,照单全收,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包容性和同化性。

当然,除了这些,促成这种三教合流也是当时各个时期统治者的努力所至。毕竟像西方宗教战争那样的事情,可不是喜欢天下一统稳坐王位的皇帝老儿愿意看到的。

这点我们中华民族做的还不错,大家皆大欢喜,三教合流了。


康桥综述


神话,是人类文化的沉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沉淀。

首先,从相同来说,中西方神话故事都反映的是人们对各种现象的看法、对自然进行探索征服的过程的升华以及人们的期待。从本质上,神话都是民族精神的传递和延续,集体意识的升华,价值观传递的载体。

但由于产生的地域不同、背景不同,东西方神话故事也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传递的价值观看:

中国神话故事,更注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基调主要是弘扬真善美。比如: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等神话,赞美的的就是自强不屈、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讴歌爱情。

钻木取火


女娲补天


而西方神话故事中,神是绝对的权威,服从就是善,不服从就是恶,人类是渺小的存在,比如,亚当和夏娃、普罗米修斯等等神话故事中,忤逆神就会被处罚。

从神产生的过程看,

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神,大多是由下而上,即因为为人们谋福利、造福祉而被人们所崇拜,最后成为神;比如伏羲、神农、黄帝,这些古代的领袖既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历史人物,也是神话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而西方神话故事中的神大多是直接出现的,是神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神站在高处,掌管世界、主宰一切。



从神的个性特征看,

中国神话故事,强调“道德”的力量,神大多严于律己、舍己为人,比如三皇五帝、女娲、共工等,都是用仁义道德来统治国家、造福人民。

而西方神话故事,更强调个人的“力量”,神也具有七情六欲,追求个性解放,每个神都具有扭转乾坤的能力。


从中西方神话的差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内向、严谨、求实稳重,非常朴实;而西方文化则更多的是热情、奔放、不拘一格。

神话是民族价值观的升华,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挖掘自身文化中的精华,也需要博采众长,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


平哥智慧分享


我们首先要知道,只要涉及到文化,就会有地域性。

中国神话,《搜神记》、《封神演义》、《西游记》等,都在中国的内陆环境写得。内陆环境中,安土重迁,等级森严,思想禁锢。

所以中国神话中的神仙,首先都比较严肃,其次都是主流的儒家思想合拍的,有封建等级制,需要仁义礼智信。

西方神话中,北欧神话,是北欧岛屿的产物。北欧在中古世纪,物资溃泛,海盗盛行。

所以在北欧神话中,仇恨和杀戮是主题。

西方神话中,希腊神话,同样是沿海地带的产物。但相对北欧来说,地中海无论是气候、地理都要好太多了。商贸盛行。人民思想开放。

所以在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倪索斯、有美神阿佛洛狄忒、有丰收之神德墨忒尔都是过着轻松自然的日子。不像北欧神话里的神祗充满了尔虞我诈。

其次,我们要知道文化是跟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的。

神的权威会从天不断的跌到地。

比如说中国,最早的神话是那“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讲得是大仁大义。讲得是天下的事。

到了明清的时候,《西游记》里,孙悟空开始“大闹天宫”里。

蒲松龄写得《聊斋志异》是那狐仙、幽魂与白面书生的爱情故事。

牛郎和织女为爱而战。

白娘子与许仙相爱之难,如歌而泣。

这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随之兴起。市井之人关注的就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而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了。

以上。


王的鸟


中西方神话从文化上面看,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的。因为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进化程度,有不同的精神信仰。而神话故事中体现的品质精神正是古代人们所追求推崇的。中西方神话的具体差异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中国神话故事没有系统性,流传下来的故事甚少,至于西方神话故事恰恰相反

中国神话故事脉络是单一的,每个神话故事都有不同的人物主角,基本上没有什么连续脉络,也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导致了很多具有连续性脉络的神话故事失传,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故事就会显得没有太多的脉络,无太多相关性。和西方神话故事恰好相反,地理环境的不同,西方环绕靠海,出海贸易频繁,人类交流活动同样也很平凡,这位系统性的神话故事传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中国和西方神话故事中对人与神的塑造是有区别的

中国神话故事人与神的塑造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神话中的神都是上天派来解救人民疾苦的英雄,反之,英雄就是神。中国神话中的神不能有七情六欲,不能玩世不恭,必须要有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例如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都是中国英雄舍己为民的体现。而西方神话故事中的神都是与人具有一样的七情六欲。从这些神话故事中的对比可以发现,

中国神话故事具有一定的理性,而西方神话故事具有感性的特点。

三、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区别还在于价值观的传达有所不同。

西方神话故事更强调的是“个人英雄道德主义”,从西方神话故事我们都可以看出故事中的神都被授予了强大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中国神话故事更加强调对国家对社会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神。中西方的神话故事蕴含的深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以上就是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存在的一些差异了,我是小亦,上面就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码字不易,感谢你的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