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蘭寧: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



3月12日下午,老齡社會 30 人論壇專題研討會(17)採取線上直播的方式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老齡社會30人論壇與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聯合舉辦。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長田蘭寧以“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為題作精彩演講。


老年人是疫情防控中的脆弱群體


首先,老年人處於身體機能衰弱的過程當中,因此老年人在面對流行疫情的發生是非常脆弱的個體,即使是一般流感對於老年人而言都十分危險。其次,現在醫療體系中對於高齡者的治療手段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此次疫情當中,老年人會變成非常脆弱的群體,這是我們在公共衛生事件中十分值得關注的事情。


就目前而言,我看到的一個報道新冠病毒對於80歲以上老年人的致死率是13.8%以上,70歲以上老年人的致死率是8%,所以在疫情期間高齡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加需要特殊的防護。

絕大部分養老機構在疫情中所承擔的壓力和麵對的工作任務是超出了原本承擔的極限,這是非常客觀的一件事情。例如,疫區中心的武漢市江漢區社會福利院,該福利院是一個全國標準化試點單位,一直和我們在一起推動老年人能力評估工作。在江漢區社會福利院566次評估當中,90歲以上老年人是138位,85-89歲的老年人是204位,80-84歲的老年人是154位,在556次評估中有將近500人次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我們可以想象到,在一個90%都是80歲以上老人的封閉的系統中,面對此次疫情,福利院所要做的工作和承受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另外,不僅是該福利院高齡人群比例很大,現在很多養老機構都有向高齡老人照護髮展的趨勢,而這些高齡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都在不斷衰弱。

田蘭寧: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

老年人在機構裡通過評估量表,把老年人劃分為7個照護等級。應對不同的照護級別開展了相對應的老人照護計劃,這項工作已經在江漢區社會福利院逐步開展起來。根據相關數據統計,43%以上的老年人是需要高級照護的,需要高級照護的老人是指24小時都需要生活支援的老人。中級照護佔11%,初級照護佔45.7%。所以養老機構不僅是多數老年人一起聚集的場所,而且各類需要工作分工。根據老年人個體情況,給與照護內容以及照護方式是不同的,而對於養老工作者而言是需要24小時,分工繁瑣的工作。


養老機構行動時間線
嚴防死守!+吃喝拉撒睡


思德庫研究院公眾號1月20日發佈的對於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的專業文章,同時推送到三十多個學員群中,根據反饋我們發現許多養老從業者在第一時間已經實行疫情防控措施。例如,浙江象山縣老年公寓在1月21日在門衛張貼了對於入院看望老人的通知。同時思德庫研究院在1月23日發出了養老機構防護措施緊急行動的課件,其中包括疫情消毒和出入管理等內容,當時這篇文章被閱讀了3.7萬次並大量轉發,從閱讀量和轉發量我們可以看出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對於疫情防護是非常警惕的,而且第一時間都做了一些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每日的消毒、安全告知、監測老年人身體情況、設定體檢的測量點、頒佈了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通知等。


在1月24日時,全國養老機構都開始正式封院,杜絕與外部人員接觸,嚴防死守,不準進,不準出,給在機構內的老年人建立起來一個安全網,在封閉的環境之下隔離,不受疫情的感染。在與很多養老機構的院長溝通中發現,老年人安全本身就是養老服務照護的一部分,安全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這類事件來臨的時候,他們所具有的警惕性、洞察力以及對於生命的警覺感是比普通人要更敏感一些。此外,有一件事情十分讓人感動,江漢區社會福利院在防控疫情過程中不斷輸出一線的情況,給行業、政府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議和材料。

田蘭寧: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

養老機構在嚴防死守的同時要考慮到老年人吃喝拉撒睡等問題。由於機構的封閉管理,所以照護人員、管理人員、後勤人員等所有工作者都不能回家。在整個封閉管理中,養老機構不僅需要老年人長期住在那裡,從業人員也要住在養老機構裡,因此很多會議室都改建成為了員工們的住宿場所。在這樣一個強大的壓力之下,養老機構還需要做到長期照護,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服務等,任務十分繁重。但不得不提的是,許多養老機構人員憑著職業敏銳度和本身的經驗,在封院之前採購了很多生活物資,使得養老機構成為一個安全的環境。一個養老機構院長跟我說,現在老人就像寶寶一樣被我們保護起來。在一個極限當中,養老機構從業人員所顯示出來的專業性和人性的光輝是令人十分感動的。


民政部發布疫情防控指南


民政部發布了對於疫情防控指南的兩個版本,很榮幸這兩個版本防控指南編寫工作我都有參與其中。民政部在發佈疫情防控指南這方面工作是非常客觀和及時的。在1月28日發佈的一版裡有45項具體的措施,包括組織領導、出入管理與消毒、老人的防護、院內從業人員的防護等方面,之後的第二個版本隨著疫情發展又增加了很多條目。我個人認為第一版的措施分為7個項目45項,對於未來養老機構制定管理條例和流程會起到非常好的指導幫助。


防控指南的標準是非常高的,並不是所有養老機構都有條件能夠實施的。在現有養老機構中,有許多養老機構在設置初期並沒有把傳染防控設置在管理工作流程當中,所以未來我們需要幫助養老機構建立疫情防控機制實施防控指南。由於實施指南非常具體化,所以給了養老機構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


平衡點:聚會是養老院的重要社交特徵


另外,養老機構封閉50天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方法呢?本身養老機構的聚集是為了起到了排除老年人孤獨感的作用,其重要職能就是社交。養老機構的封閉措施會出現家屬無法看望老人的情況,護理員需要和老人們交流,但是有些老人可能會不太明白,所以隔離可能會對老人造成很大的傷害,需要護理工作者和老人不斷地進行交流,從而加大了工作量,這對於一線養老工作者也是非常大的壓力。

田蘭寧: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


思德聯盟推出《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分區分級措施量表》團體標準


由此可見,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分區分級十分有必要。隨著疫情動態的變化,養老機構需要在不同的級別之下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進一步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的防護策略,對整個養老機構運營有很好的幫助。以前的養老機構很少有隔離區的設置,未來的養老機構隔離區可能是必須要有的。

根據自身的情況建立制度,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隔離區也可以被使用,但一旦有了疫情,需要分成綠區、黃區和紅區,讓沒有感染疫情的綠區正常運行,使得密切需要觀察的黃區和已經感染的紅區使用不同的措施和管理方法。目前養老機構遇到的問題是如果出現老人感染,紅區的設置是會增加養老院的緊張度。但是在提前做好隔離分區的標準下,養老機構不需要佔用很多資源就能把紅區隔離出來,讓專業人員接手,反而會使更多的老年人得到保護。我們希望通過中關村思德智能健康養老聯盟先推出團體標準,團體標準的推動能夠讓養老機構理解其理念,使內部的疫情管理更有條理和節奏。

田蘭寧: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


災難對於老齡化社會的衝擊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老齡化社會的衝擊的課題是剛剛開題,其實很多文獻裡面基本上沒有以高齡老年人為對象的流行病學研究。所以災難性的流行病對於老齡化社會有什麼樣的衝擊?比如老齡社會的家庭變化使得家庭單元更加脆弱。那麼社區如何起到對於老齡社會的支撐作用?國家、政府和社區關係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很多的研究。從我們國家來看,面臨著老齡社會,同時我們是疫情爆發的第一個國家,所以我們責無旁貸地需要把這些命題當作現今研究的課題,而且是應該長期研究下去。


災難後的重生


疫情過後,養老機構的專業性會迫使提升。養老機構在20年的發展當中,逐漸成為了很重要的專業性機構。其實當時養老機構是作為福利性質的機構建設的,後來逐步走向了產業型機構設置。但養老機構在面臨疫情的時候,其專業指導和專業人員配備是不夠的,所以未來養老機構的專業性是需要提升的,同時伴隨著養老機構運營成本會增大,並且還要求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對於風險防範意識更加敏銳。或許以前願意參與老齡產業的人現在可能對於該產業開始有了一些猶豫和遲疑,因為老齡產業和養老機構運營是非常專業、成本比較高的一個產業。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如何尋求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另外,在參觀日本養老機構的時候發現,無論是參觀的人還是探訪的人,首先都要洗手消毒才可進入,現如今我們的養老機構也逐漸開始了,通過這次的疫情,絕大部分養老機構都要設置來訪人員消毒的階段,對於整個行業會有極大專業化提升。

田蘭寧: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

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我個人認為養老機構需要有更多的獎勵。國家資金的投入是長時間需要的,但是對於這次疫情中,養老從業人員所表現出來的職業感,是需要由政府來進行一些經濟上的獎勵的。在這段疫情中,養老從業人員所承受的壓力其實是一個極限的挑戰。


信息技術的真實應用是有必要的。

江漢區社會福利院是一個對於信息技術非常開放的養老機構,在這裡我們有一個遠程試點,同時江漢區社會福利院也在使用我們的評估軟件,所以這些信息技術如何能夠更多的應用到養老機構的場景也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並且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潛心的研究。其中,視頻互聯此類信息技術對養老機構幫助很大,比如在養老從業人員在安撫老年人的時候和家屬的通話視頻。所以如何讓信息技術服務於老齡社會,使各個人群能夠用上並改變他們的生活,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田蘭寧:疫情防控中養老機構的行動與推進

思德庫作為NGO的社會組織,會盡量利用我們的資源幫助養老機構。我們開放了思德庫養老網絡學苑(www.ac.ssidc.org),免費共享養老機構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養老機構的從業人員對於專業化知識需求會增長,面對著一個一個來臨的問題,需要專業的知識來武裝並解決問題,如果有專業知識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他們是非常願意學習的。


-全文完-

文章圖片來自網站unspla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