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药审中心当合同工有前途吗?

泗县于韩姜工


我是09年毕业的,现在深圳某国有银行当客户经理。有师弟让我写一下自己毕业这两年来的工作经历,回想起09年毕业时青涩的自己,五味杂陈。写下这篇文字,既是跟大家分享,也是纪念那段光阴,更是写给未来的自己。

在讲我的找工经历之前,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是女生,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种菜的农民,09年毕业于广东一所2B类学校。当时高考放榜时知道考上这所学校的时候,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因为高昂的学费。在广东二本学校分为两档,二本A类(简称2A)学费跟一本差不多,二本B类(简称2B)指的是一本或者二本A类的大学开设的自己学校分支的学院。这类学校学费高,和民办的学费差不多甚至更高。主要针对那些想上好学校分数又不够的学生。2B学校随便哪一个专业学费都要一万五以上,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当初以为只是学费上有差异,后来找工作了才知道差别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一点,这个后面再说。当时考上以后我就想我是不是真的要去读,还是说去读学费便宜得多的大专?家里人都说好歹也是一个本科学历,读了大专以后就是专科生了,划不来。爸妈都很支持我,虽然四年读下来必然要花光他们的积蓄。于是我来到了广东。

报道的第一天,我就被舍友的“装备”给雷到了。寝室的其他三名同学都由爹妈自己开着车送过来,后来我知道有两个是自己家里开工厂,另外一个的老爸老妈都是教授。我们整个班级一共78人,只有七八个同学跟我一样来自普通家庭,其余的不是有钱就是有势。我大二加入学生会、跟我的部长混熟了以后,他跟我说:你以为每年一万多的学费是谁都付得起的吗?四年至少六万,生活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大概四万,加起来就是十万了。你读个2A或者一本的学校学费四年下来也就是两万,差太多了。学费高,但教育质量不成正比。好多老师并不咋地,部分老师还觉得是我们学生素质太差,比不上一本学校,也就消极怠工。所以来咱们学校读书的大部分家庭条件都相当的好,不在于这个教育的成本,也不在乎是不是真正学到东西,他们只想拿一个文凭,毕业以后家里边自然会给安排工作。

所以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周围的同学还是不紧不慢地过着日子,我曾经一度感到很孤独,因为我不知道该和谁分享我的苦与乐,我身边的绝大部分同学不需要经历我所将要经历的。但我没有退路,我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因为我不能对不起父母这四年来对我的投入和付出。

如果你和我的同学一样,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那么我祝福你,也希望你能善待你的社会资源,好好地利用它,闯出一片天空;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在普通家庭长大的,那么恭喜你,你有更多的机会去走出自己的道路。

好了,废话了那么久,转入正题吧。

大四开学不久,各个大公司就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校园招聘。我们学校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学校名气也不大,没有多少企业过来开招聘会,我跑到市里听了几场宣讲会,给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宣讲会上HR讲得多么唾液横飞,而是会场里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我头一回感受到了压力。我知道在这个大家都疯狂找工作的节骨眼上,一点时间都不能耽误,于是我开始上应届生,从修改自己的简历开始做起。

第一个给我笔试和面试机会的是广东邮政。当时我们班只有不到十个人收到,看到网上说是海笔,不用想我也知道大部分的笔试通知都是发给了二本A及以上学校的学生。我在网上找了大量资料,几乎每个毕业生招聘网上的相关资料都下载打印出来看,我还上了邮政的主页,看了公司介绍、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之类的,防止到时候万一考到了公司的知识我却不知道。看完了满满十几二十页的准备资料,我参加了笔试。笔试之后等了好久,我接到了面试通知。我依然很认真地做了准备,面试的时候HR瞄了一眼我的简历,第一句话就跟我说:你这个学校我没听过耶……聊了几句之后,HR跟我说:小姑娘,实话跟你说吧,我们一般都是要招2A以上的,像你们学校毕业的,我们一般都比较少考虑。我一听心就凉了。后来他又说:我觉得你还挺踏实的,会尽量给你推荐一下。回去等通知吧。听到这句我又觉得有了希望,心里面祈祷他不是看我可怜在说安慰我的话。

第一场面试,我就遭遇了学校这个问题。但我很感谢这个面试官,因为他本来可以跟我说一两句完全正确的废话,比如你很不错,回去等通知。但是他没有敷衍我,他对我说的那几句大实话,是带着善意的,我记得我当时面试完一连跟他说了五六次谢谢,除了感谢他帮忙推荐,更是感谢他的真诚。

等了大约一个礼拜,在应届生上看到有人陆陆续续接到通知,我安慰自己,也许你是下一批。后来等了大约两个礼拜,我鼓起勇气打电话过去问,回答是很抱歉。我知道这次面试无疾而终了。但我还是很感谢这次面试,因为它让我看清了自己所站的位置。

后来我也网申过很多大公司,但都没有得到笔试和面试的机会。中间参加过好几场本科生招聘会,但往往是简历一递上去,人家就说不要2B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当时真的有万念俱灰的感觉,自嘲是不是应该去参加大专毕业生专场。现实的铜墙铁壁让我明白到,2B学校虽然是本科,但是在用人单位看来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本科,在他们看来,2A以上院校毕业的学生才能真正称得是“本科生”。之后也断断续续有一些小公司过来我们学校招聘,但基本上工资都只有一千三左右,一千三的工资,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怎么活啊?而且还不包食宿。

在现实面前,刚开始找工作的热情被一盆盆冷水泼得心灰意冷,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未来和前途到底在哪里。看到身边的同学纷纷参加公务员考试,我也跑去报了名,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一样的国考并没有对我格外开恩。考完期末考后,开始有同学把行李搬离宿舍了,看着他们喜笑颜开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家里已经帮忙找好了工作。我妈一直担心我找工作的事情,本来学校的牌子就不响,她就挺担心的,后来知道我们一个亲戚的小孩找工作也是连连碰壁之后,更加担心我的情况。她看电视也知道金融危机,知道企业裁员。那个亲戚的小孩是在一所一本学校读书,如果他都找不到好工作,那我就更是岌岌可危了。每次我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的话都带有宽慰性质:这几天有公司过来学校招聘,我打算明天去投一下简历,妈你放心吧。每次我妈最后都会说:你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有什么困难和委屈记得打电话跟家里说。我妈年轻的时候跟着我爸吃过很多苦,不到五十牙齿就全掉光了,为了省钱在家里附近一个小诊所做了一幅假牙,平时只能吃一些稀饭、豆腐这些不需要怎么用力咀嚼的食物。很多时候我一个人独处时,想起我妈,忍不住眼睛一热,泪就掉了下来。我骂我自己,你妈年轻的时候吃了多少苦啊,你现在这些算是什么?骂完自己后暗暗下决心,不能因为外界的眼光就消沉下去,你现在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爱你关心的人。

可以说,我妈就是我最大的精神动力。我一直想着能够赚很多钱,然后担负起养家的责任,有一天可以带着我妈上大医院,配 一副质量超好的假牙,可以带着我妈到处去吃各种好东西。

3月,回家过完春节以后我就马上回了学校,打算呆上几天,然后就收拾东西住到市区的一个同学那里去,方便跑招聘会,我打算本科专科的招聘会都去走一走,把网撒得大一点,总会有收获的。回到学校的第二天早上,我在浏览学院主页时,看到大二教过我们一门专业课的老师在学院网站上发布了一条信息,说有一家在深圳的事业单位招聘一个出纳,因为单位着急要人,有意向的话明天之前发简历给他。我看到后赶紧发了简历过去。后来我听这位老师说只有五个同学发了简历给他,其中一个便是我。当时刚刚过完春节,学校里没什么人,加上我们学校寒暑假宿舍是断水断电的,留校的同学必须集中住到一栋楼里,洗澡必须要到很远的开水房那边打水,上网要到附近的网吧,所以基本没什么学生愿意呆在学校。那一年偏偏天气又很冷,我们住在郊区的远离市里气温更要低一两度。

第二天那个单位的人事部门就通知了面试,问题都比较简单,主要是了解是否有意愿在这个单位工作。可能是我的态度比较诚恳,后来单位挑了我。我心里面一阵狂喜,没想到终于有人要我了!面试官当场拍板以后问我说什么时候可以过来实习?我说您方便的话我明天就去深圳!估计面试官也被我的回答吓到了呵呵。

隔天我就真的收拾了行李跟单位的人一起奔赴深圳。这个单位是一家事业单位,实习的时候工资是一千五一个月,转正以后拿到手大概是两千五吧,有一个六人间的宿舍,早餐和午餐可以在饭堂吃,待遇还是蛮不错的。我做出纳,每天就是跑跑银行,比较清闲。财务没有独立的科室,是挂靠在办公室下面的,所以财务人员就归办公室的管,我的直接领导就是办公室主任,所以经常也要做一些文秘工作,比如写信息报道、写月总结、组织会议、接待兄弟单位参观等等。每天的工作就是朝九晚五,下班后有大量的空余时间。

实习了半年以后,我和单位的人都混得比较熟了,对单位的情况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想问题的人,当时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我所在的这个事业单位属于专业性非常强的单位,而我目前从事的财务岗位属于后勤保障工作,如果想要转向业务部门的话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业务部门必须要专业对口。大部分财务人员要么在本职岗位上干一辈子,要么就转向办公室,走行政这一条上升路径。我们办公室主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我觉得他有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文笔很好,他给我们修改的材料是我们学习写作的范本;二是很会做人,和领导、下属的关系都搞得很好,特别是我们办公室女的居多,一个男领导比较容易协调女同志之间的关系,少了很多勾心斗角;三是办事周到,属于领导把事情交给你就很放心的那种;四是酒量酒品俱佳,既能帮领导挡酒,也能给领导劝酒。

后来有一次在单位加班的时候,跟办公室主任一起吃饭,他跟我说,他刚来这个单位的时候也是干财务,后来觉得做办公室发展前途更好一些,走的路子会比较宽,升职的机会比较多,就转了行。做财务,最多也就是做到管理我们单位的一个上级单位的财务处长,但财务处长就那么一个,而且财务女的比办公室的还要多,一般领导都愿意挑个男的来当处长。办公室的话以后还可以当一把手、二把手,或者是党团方面的工作,或者调到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去。

不过,做办公室的烦心事也多,因为单位里面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得管,手下的十来号人素质参差不齐,像我们单位每年都要负责解决两三个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这些人以前在部队里面至少都是连长级别的,是发号施令的不大不小的官儿,你有点什么事想让他去办他都不怎么理睬你,何况我们这种单位没有原则性的大问题是从来不会炒人鱿鱼的,所以你也拿他没办法。说白了,办公室主任其实就是领导的管家,准确点儿讲,是保姆。事无巨细都得管,方方面面都得做到位。走出单位得让领导有面子,回到单位让领导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主任跟我讲完了这一番掏心窝的话之后,跟我总结了一句(在机关工作的人都很爱长篇大论以后做一个高屋建瓴、简短有力的总结,如果你要进机关,也必须学会这一点),是他以前的一个老领导传授给他的,那就是: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坐下来能写,文笔要好,要会写材料。站起来能说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要懂得在不同的场合该说什么话,通俗点讲就是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走出去能干也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做点事情谁不会啊,但能把事情做得符合领导的意图、符合群众的期望就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了,你做事是不是有交代,是不是负责任,领导给个事情你去办一回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的通病就是口头答应得很爽快,回头就把这个事儿给扔到一边了。有些同学可能在学校的时候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大学里面没有几个没试过上课迟到早退的,没有几个在上课的时候不玩手机不打酱油的,但一旦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习惯都不能带到单位来。我们单位这几年来招的大学生不少,但每天上班比我们办公室主任早的,也就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科室的同事。

听主任讲完这些以后,我就开始在心里面考虑自己在单位的发展。一是晋升空间,财务是我的专业,但只做财务并没有太多的发展,做办公室的话我又不能喝酒不懂应酬;二是工资待遇,我们单位的薪酬分配体制简单来讲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工资升的很慢,工作个五六年也还是跟我现在差不多的水平,等以后父母年纪大了,养老的成本肯定会更高,我这点可怜的工资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当然这份工作也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相当的稳定,只要你不是犯了不可原谅的原则性错误,不会有人让你卷包袱走人。但是我现在还这么年轻,我要这么稳定干嘛呢?我爸妈对于这份工作当然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女孩子就该做财务这样的稳定的工作,如果还是在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就更好了,相当于拿到了金饭碗,有了平平安安过一辈子的基础。

但是我当时想换工作的想法只限于自己在心里面想着,谁也没告诉。因为我知道这时候如果告诉了家里人,肯定炸开了锅。而且我现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说了也白搭。如果我想辞职的话,我必须先找到另外一份工作,才有底气向其他人提出我要辞职。

但是这个时候我已经不是应届毕业生了,许多公司都是将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分开的,校园招聘只针对应届的学生,而社会招聘一般都需要有相关行业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脉。所以建议各位还没有毕业的同学要珍惜自己应届毕业生的这个身份,慎重地选择踏出校门的第一份工作,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一个较高的起点。如果是属于毕业以后没有太多选择的话,只能先开始做你手里拥有的那份工作(就像我一样,毕竟这么大个人了不能总让爹妈养着啊,那是件丢人的事儿,我个人很不赞成毕业以后还啃老),然后再慢慢朝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去努力,曲线救国。

在单位的这半年里面,因为工作清闲,我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我宿舍不远有个图书馆,于是我借了很多书来看,这段时间看过的书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基本上看的书都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不像以前,选书来看都是比较有目的性的,比如说为了考四六级而看书,为了找工作而故意找一些励志的书来看。这半年里面我看的书基本什么方面的都有,很杂,但每天晚上看两三个小时的书让我的心境一直很安宁,好像外界的纷纷扰扰跟我都无关,觉得自己整个心都是丰盈的、充实的、强壮的,就像一个等待爱情到来的人,心里并不着急,因为知道属于自己的,一定会来。

十月初,我在人才市场上看到某国有银行招聘柜台人员,于是我跑去问了一下情况,发现应届和非应届都可以投,而且主要是招聘非应届人员。同时也了解到,这次的招聘属于银行的劳务派遣制员工,是跟劳务公司签订合同,而不是跟银行签合同的,不属于银行正式编制的员工。但在场的HR告诉我,入行后如果表现好的话,可以从事储蓄柜台以外的其他业务,比如当理财经理、客户经理、消贷经理等,或者是国际结算类业务,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业绩好的话工资待遇并不会比正式员工差,甚至可能超过正式员工;而且,工作三五年后,如果表现优异,可以转为正式员工。我觉得很吸引人,最主要的是它不介意我不是应届生的身份,又不像一般单位一样将劳务派遣制员工跟正式员工完全区分开来,待遇上更是天差地别。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便递上了简历。

很快我收到了面试通知。面试是小组面试,给一个排序题,大概是说彗星即将撞地球,在一个什么设施里面有11个人,但是设施中的食物只能供5个人维持一段时间,要你从11个人里面选出五个人存活下来,承担复兴地球、繁衍人类的使命。小组讨论共三十分钟,最后选一个人出来总结。面试题比较有意思,给我的印象很深,我大概都还记得这十一个选项的情况,可以跟大家说一下。

男1是政治学博士,身体健康,女1是他的老婆,心理学硕士,小孩1今年五岁,是这对夫妇的儿子,喜欢动物。女2是交际花,小孩2是她的儿子,是个三岁的小神童。小孩3是个小女孩,成绩很好。女3是年轻的生物专家,体弱多病。男2是年轻医生,运动健将,同性恋。男3五十岁,是机电方面的工程师。女4是个老太太,医术高明。男4是生物专家,未婚,四十岁。

从这里面要选出五个能够活下来的人。如果在我刚毕业的时候让我来回答这样的问题,我肯定答不好,一方面是没经验,二是没底气。幸好在这个单位工作的半年多里面我看了很多书,其中有包括工商管理类的书籍,里面讲过的案例就有这种排序题。其实这种题目都有一些通用的思路。首先要看我们排序的标准是什么,从这个题目来讲,目标是两个,一是繁衍人类,二是复兴地球。繁衍人类就必须是男女搭配,而且不能是同性恋,排除男2,年老的、体弱多病的也不行,排除女4和女3;复兴地球那就要从这几个人的职业和专业来挑选,看哪一些是复兴地球不可缺少的技能,这个可能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了,我觉得重要的不一定你也觉得重要。我当时是将不符合第一个条件的男2和女3剔除以后,将剩余的9个人进行了分组,分为男人组:男1、男3和男4;女人组:女1、女2;小孩组:小孩1、2、3。然后再来挑选。

男人组我选了男1,懂政治和搞政治的人一般领导能力都不差(这从我们单位的领导就能看出来了。。。),男4,复兴地球应该需要生物学方面的专家,要不那些生命科学的东西啥都不懂怎么复兴地球和繁衍人类呢。女的我挑了女1,因为她是学心理学的,复兴人类是一项长久的工程,万一大家出现不良情绪了需要人去疏导啊,还选了女2,因为她是交际花,我想交际花应该都长得不差吧,现实告诉我们长得漂亮容易吸引异性注意,选她有利于繁衍人类。这样就是两对四个人了,最后再选一个小孩,我选了小孩2,因为他是个小神童,具有很高的可塑性,以后好好培养,就是个人才。


五河人在芜湖漂



至德无名


这个问题你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如果你适合走政务路线,可以好好干,会发展起来的,不过没有家庭原因,可能比较慢,其次,如果你更喜欢在职场中努力拼搏,那你尽快跳出这个圈子,对个人是很有利的。还有一个小问题,如果你家境殷实,喜欢平静舒适的日子,也可以继续待下去。



黎明的sunshine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这个合同工前途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啊,这个合同工不管是在哪个单位,前途都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前途这一说。我也是一个合同工。在我的单位,我没有看到说哪一个合同工能够当上了领导。而且是不管是工作能力强,还是其他的原因,没有一个合同工,嗯,说是可以当上领导的。
再一个就是单位根本就,嗯不会认可说你这个员工,嗯是嗯,这个单位的而且还会被正式工给看的扁扁的。再一个就是工资待遇的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距。正式工的工资是合同工工资的五倍以上甚至更多。
再者就是,嗯,为什么会有正式工跟合同工这个区别呢?如果合同工跟正式工一样可以有前途。可以当领导。那就不会分正式工和合同工。所以说,嗯,合同工根本就没有前途可言。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9589246c7e44e30986d47034230a707\

文文街拍


没有,还是努力上岸吧。


文秘思享


可以,工作时间上对家庭帮助很大,待遇各方面也不错,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