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想知道高考語文考什麼,怎麼考,首先要搞清楚語文新課標的指向和高考的社會責任什麼。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基礎教育課程承載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思想,規定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是國家意志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在立德樹人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高考是幹什麼的?

高考是一種社會性的選拔考試,旨在為社會建設選拔優秀人才。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競爭日益激烈,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已經由來已久,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高考是選拔人才最公平的方式,因為沒有考試,很多的貓膩必然出現。同時,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日益顯現,所以關鍵問題在於如何通過改革扭轉其指向“應試教育”的弊端以發揮它應有的正確引導作用。從考試、招生制度與監督機制等方面提出新的改革方案,為中國教育改革貢獻助力。

這裡的關鍵詞就是“立德樹人”,可以說,新課標實施之後,有一個明確的轉變就是知識性、記憶性的內容弱化,邏輯思維、判斷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有著明確的檢測。

我先把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Ⅰ卷試題的題幹全部剪貼出來,從這些題幹,我們大約可以瞭解高考語文到底考些什麼,平時教師如何教學,畢竟應試階段,你搞不清考什麼,怎麼考,是要吃大虧的。看看學生如何學習,高三如何備考。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4. 下列不屬於可移動文化遺產“修復”工作的一項是

5.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6. 請結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復的檔案文件的受損原因。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7.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8.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

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請談談

本文是如何具體塑造這樣的“中國的脊樑”的。

9. 《理水》是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一篇,請從“故事”與“新編”的角度簡析本文的基本特徵。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5. 詩的尾聯有什麼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麼樣的評價?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19.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

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1.把下面一段話的主要意思壓縮成一段話,不超過50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試卷結構上,我們一線教師和同學已經爛熟於心,畢竟從高二下學期開始,高考模式的試卷我們就開始反覆操練,但是很多技巧性的東西,到了高考就不靈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操練都是規模化、模式化的技巧性訓練,老師講題目的時候,偏重題型的講解,而現在高考題的問法,卻是陌生化的,更注重考察學生的閱讀體驗。因此,高考試卷確實是為檢測能力而生的。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瞭解試卷怎麼出很重要。

高考試卷,其實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閱讀,一個是寫作。

大家試想想是不是這樣,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文言文、詩歌鑑賞自不必說,情境式默寫則是在原先知識性考察的基礎上將能力層次提升,你要讀懂語境,並且保證沒有錯別字,才能拿到全分。語言文字運用也是語料的閱讀,或選擇,或提煉書寫,最後是任務驅動型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其實還是材料作文,但是材料更有針對性,或者讓你進行邏輯統籌,找到材料間的聯繫,或者大事小事,時政要聞,熱點事件,或者你身邊發生的事情,讓你找解決問題的辦法。19年的寫作就是前瞻性的,關鍵詞是勤、勞動、演講稿,細心的人會發現,勞動教育即將進入課堂,而演講詞作為一種常見應用文體也給很多同學一悶棍,因為書信的形式早就忘了。寫作的指向,一個是切實檢測你寫出來的文章有沒有基本語言能力,有沒有思辨性,有沒有實踐能力,“立德樹人”體現非常到位。

題型我們看下考綱怎麼說的,然後我用通俗的說法再簡單分析一下: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論述類文本,字數800-1200,19年試題一千多字,試想三個題,十二個選項,從一千左右的篇幅來,那你閱讀的時候或者先讀文再讀題,或者反之,都沒關係,但是關鍵詞、概率型表述詞語、關聯詞、事態、誰做了什麼等等,你要特別注意,另外還要有整體認識,三個題目有局部,也有整體考察。這個特點把握了,結合平時老師為大家總結的常見十大命題角度,就差不多了。

實用類文本,19年考題就是對圖文能力的考察,這個題目,無他,就是要細心,相當細緻地比對,選擇題的問題就在字眼上摳,那個主觀題受損原因則一般可以從文中找到,稍加提煉變形即可。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文學類文本,平時技巧記多了,腦子就不好使,其實這三個題,選擇題挺簡單的,小說題,我們平時答題,繞來繞去,一般幾方面問題,首先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加上主題,然後標題的特點等,有的會適當探究一下,緊扣文本是關鍵,不能泛泛而談。第8題其實就是我們平時練習的人物特點和手法的變體,但是有同學就不適應了,高考題中,很多時候專家是反套路的,所以我們平時要有能從套路中看到反套路,你才能切實進入到我們熟悉的套路中答題,第9題,問得很清楚了,就是讓你從故事和新編兩個詞入手,你再把這兩個詞在腦海中過幾遍,就知道問的是什麼了,故事是什麼,怎麼來的,新編是什麼意思,怎麼新編的,帶入文本,梳理一下,答案就來了,高考改卷,主要看你的思路是否清楚,關鍵詞是或否明晰。

文言文閱讀,選了大家很熟悉的《史記》中的《屈原賈生列傳》,文言文選題時候,我們都會對原文進行大量的刪和略微變動,《史記》語言規範,可讀性又強,斷句很常規不難,平時注意多讀,瞭解句讀特點即可。文化常識主要還是靠積累,很多同學是靠天收的,不過近幾年的常識,難度是不大的,影響最深遠的三家,在我們文本的學習中,老師都會經常提到的,比方說學《赤壁賦》、《蘭亭集序》、《逍遙遊》,三家思想都會滲透。12題還是細枝末節的考察,看你是否看懂,文白能否對應上,翻譯則是考察實詞、虛詞,通假字,簡單的句式等。

詩歌鑑賞,最近都是律詩,四聯非常適合命題,難度也比較好控制,選擇題依然要注重細節和理解的考察,主觀題一般考察情感,整體內容的描繪等,根據新課程標準,純技法的題目基本不會出現。

名句名篇默寫,基礎是背會、寫準,然後是理解準確,常見的有內容提示、關聯性提示、技法提示、結構提示、情感提示等,必背文章爛熟於心,方能胸有成竹。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語言文字應用,一則材料,三個選擇題,考察你的辨析能力、語感、邏輯判斷能力。補寫句子就是要注意到上下文的提示性和對應性,或總或分,這個題閱卷時就是對應關鍵詞,最後一題則是提取關鍵信息和壓縮。

寫作,剛剛上面已經寫過,不再贅述。

現在的高考語文,對閱讀的要求很高,一張試卷閱讀下來大概八千多字,加上寫作一千多字,讀寫共一萬字左右,還是很累的。所以平時針對性的閱讀非常重要,高考只有69天了,我想基礎我們同學都積累得差不多了。那麼,瞭解怎麼考,站得更高答題會更從容,因為,自信源於你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當然,能瞭解高考走向就更好了。

對於小的題型怎麼去針對性做,後面我們再聊。


十五分鐘幫你理清高考語文到底考什麼,怎麼考(2019全國Ⅰ卷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