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高質量的照片?

林深可見路


1.拍照前想好主題

雖然很多人用手機攝影都是臨時起意的,但如果想要拍出滿意的照片,最好還是事先想好要拍出什麼效果的照片。這就像寫作文時需要先想好題目、結構,才能下筆如神,寫出一篇邏輯清晰的文章。

事實上,很多攝影大神也會先想好主題,比如是要拍風景圖還是民生圖等等,然後才扛著相機去拍。同時想好主題,也能知道自己該怎麼拍,而不是邊拍邊想接下來怎麼辦。

2.選擇拍攝模式

大神之所以是大神,就在於他們能熟練挑選出適合場景的拍攝模式,而現在智能手機也有很多拍攝模式,你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不同的模式,這樣才能拍出高質量的圖片。

千萬不要一聽到“模式”就頭大,當你動手去做,才會發現它的可玩性多麼強、多麼有趣!

3.保持穩定

這不是開玩笑,有多少美如畫的風景圖毀於你的手抖,尤其是需要長時間的拍攝時,拍攝者更容易出現手抖的情況。而一旦手抖,任憑你的取景再美、拍攝技巧再厲害、濾鏡再強……什麼都會化為烏有。

所以拍照的時候切記,千萬不要手抖;要是控住不住寄幾怎麼辦?可以藉助一些工具,比如三腳架、八爪魚、平衡器,這些東西也不是特別貴,入手一個就能用很久了。

4.選擇合適的構圖

構圖很重要!構圖能輕易辨別出專業跟業餘的區別,好的構圖,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即便不怎麼好看的角度、風景,都能拍出不俗的照片。

你可能會說,我就是小白啊,不懂構圖怎麼辦?其實構圖也沒你想的那麼複雜,而且還可以利用手機內置的九宮格、水平儀等功能,幫助拍攝。

另外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就是整體畫面要突出主題,比如拍攝嚴肅的圖片,主題一般都位於中間;想要留給觀眾一些想象,可以把主題側重放在一邊,而無需放在中間。

當然,想要一下子掌握構圖是不可能的,需要後期不斷地試驗、總結,但前期我們只需掌握基本的知識就足夠了。

5.合理運用角度

除了構圖,能夠合理運用角度,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有多少人因為角度掌握得不好,硬生生把大長腿的女神拍成短腿的女神經?有多少人無論拍什麼場景,清一色都是同一個角度?

當然,和構圖一樣,如何合理運用拍攝角度,也是無法用一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但下一次拍照時,其實你可以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拍攝,說不定就能發現驚喜了。

6.不輕易使用變焦

不同於單反中的變焦功能,手機裡的變焦其實只是數碼變焦,雖然它也可以讓你輕鬆放大圖像好幾倍,但同時也會造成圖片分辨率和細節質量下降,圖像充滿噪點。

想要拍出高清的圖片,最好還是自己多走幾步,去靠近拍攝物,不要輕易使用手機的變焦功能。

7.後期處理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優質的圖片,不過說實話,哪怕是技術一流的攝影大神,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多多少少還是會用到後期處理技術。

手機拍照其實也能這樣做,尤其是現在各種濾鏡應用都有、甚至越來越多的手機都會內置濾鏡功能。有時候那些不滿意的照片,經過神奇的濾鏡應用後,往往能帶給你很多驚喜。

8.經常清理鏡頭

別笑,這也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手機使用的頻率非常高,人人都是機不離身,手機攝像頭容易被弄髒,這樣還怎麼愉快地拍照?所以拍照之前順便擦拭一下鏡頭,可以讓拍攝效果更佳哦~





孩子氣de溫柔


拍照的三要素:快門速度、ISO感光度、光圈F值。

1、拍動態場景,重要的是提高快門速度,至少要在1/160S的快門,ISO值根據光線定,F值根據受眾物的遠近調節。

2、拍植物花草,儘量在光線好的條件下拍攝,ISO值調到最低,F值可用大光圈,能拍出背景虛化效果。快門速度要在1/25S以上,否則會手抖 把片子拍虛了。

3、拍日落,ISO調到最低,光圈F值放到最小(F2.0或F2.8),快門不限,白平衡用熒光燈模式拍攝氛圍更好。

這些是我多年攝影積累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徐峰影像


如何拍出高質量的照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就用我們日常都會用到的手機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粗略的談談吧!

一.掌握手機的基礎拍攝界面

手機相機有很多功能,比如連拍,手動測光,對焦鎖定在拍攝中都是很實用的。

但是,這些小技巧並沒有被大家發現。

二.拍攝想法才是手機攝影的核心。

很多人會認為取景很重要。當然,無可厚非,取景也會對一張照片的好看與否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拍攝想法更是核心。

就好比你拿著手機在西藏隨便拍幾張都可以做手機壁紙,但是你拿著相機在廣場拍跳廣場舞的大媽,那肯定前者更容易出大片。

三.手機攝影技巧

1.保證畫面的橫平豎直

2.儘可能的保持畫面的簡潔

3.突出拍攝的主體

總結一下:

1.手機的優勢就是:它是離你最近的記錄設備,拍攝想法很重要。還有,別老想著和相機一較高下,意義不大。

2.技巧其實很簡單,很多時候制約很多人變強的其實並不是攝影技巧,很可能是審美。所以,不要顧著拍,看好片也是一種進步的方式。

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麻煩幫我轉發點贊啦!💗


少年不拍照


一、清潔鏡頭。

鏡頭髒汙會導致所拍相片模糊。平時在相機不用時要使用好鏡頭蓋,且在使用過程中不要用手去觸摸鏡頭。鏡頭髒了要用專用清潔布輕輕擦拭。

二、精準對焦。

現在的相機一般都有多點對焦功能,要控制好半快門,選擇自己需要的對焦點後再釋放快門,就不會出現需要的地方模糊,不需要的地方清晰的情況了。

三、穩住相機。

相機拿不穩會導致所拍相片模糊不清,這主要是和照相者手持相機的姿勢有關。要有一個良好的正確的照相姿勢,一般是肘關節內收,在釋放快門的一瞬間最好要屏住呼吸,手不要抖動。

四、所拍對象移動。

這需要對自己相機的性能有比較好的瞭解才行,主要是要調節好快門的速度,至少要調節到二十五分之一秒以上。

五、用好三角架。

不要相信自己的手會有多穩,在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美景時,手稍微的一點點抖動,都會讓所拍相片有模糊感。

六、相機檔次。

這主要是針對拍攝移動對象來說的,比如拍飛鳥、拍海豚的動感相片,就要用好一點的裝備才行。


Time攝影


一般來說,高質量片子的支撐,要有相對較好的器材,要有熟練的拍攝技術,要有自己對拍攝對象的理解和想法,要有吃苦精神和足夠耐心等。

高質量片子要有相對好的器材支撐

筆者並非器材黨,但必須說的是,一張好片比如要講前期寬容度、講瞬間響應定格、講畫質細膩等方面,器材越好,鏡頭素質越高,片子畫質確有不同,拍攝的成功率越高。筆者先後用過手機、卡片機、入門級單反、全畫幅單反拍攝,鏡頭也從狗頭向紅圈頭過渡,從拍攝成功率及畫質來說,好一些的器材所拍片子,自我比較,品質確實要好一些,後期調整寬容度也大些。學習攝影,量力而行,追求作品高精尖品質,器材還是要有所講究。

高質量片子要有熟練的拍攝技術支撐

俗話說攝影靠的是鏡頭後的那個腦袋,技術熟練是基礎,達到一定水準後,不管使用什麼相機,出片率都比一般人高,這就是技術帶來的效果。每個相機都需要自己熟悉功能,熟練操作,瞭解其性能,做到心中有數,也能揚長避短。除了熟悉相機操作是基礎,技術還包括你的意識、想法、美學功底、構圖、用光等方面。沒有構圖圖片顯得雜亂,沒有意識圖片缺少靈魂,沒有美學感覺,片子顯得美感張力不夠。有句話:攝影是用光的技術,也可見光線運用對於高質量片子必不可少。

高質量片子要注入意識和想法

成功的高質量片子,不管人像、風光、人文紀實、商業片、藝術片,都有作者的思考,用想法帶動圖片的成功。高質量片子,畫質好,明暗有度,構圖用光都圍繞著想法來,主題展現非常明確。風光片通過合理構圖、光線及色彩運用、前後景呼應,讓人感到賞心悅目;人像片不僅畫質出眾,肢體語言和情緒設計到位,還根據思考靈活通過色彩襯托,使圖片鮮活有情緒有靈魂;人文紀實更講究思考,通過構圖、光影、場景表達,讓圖片瞬間就告訴你,它在表達什麼思考;商業片、藝術片,突出講究光影及主題呈現,通過構圖、藝術渲染、色彩及視覺衝擊,達到成功抓人眼球的目的。所以,高質量片子,想法和意識就是片子的精髓。

高質量片子的背後需要吃苦和耐心

一張好片,往往是刻苦學習、耐心摸索、長久準備等待後,時機一到厚積薄發的好作品。一張高質量風光片,其背後或許是作者多次往返,長時間爬山涉水風餐露宿等待所得,等待天氣、光線的最佳時刻。一張高質量人像片、藝術片也有著作者精心構思、場景設計、現場引導的辛勞。一張引起世人關注震撼人心的人文紀實片,必定包含著作者的思考和情懷。解海龍的《大眼睛》推動了希望工程,國外事件衝突寫實照,更加激發大家對和平的珍惜和呼喚,都少不了作者冒著生命危險跟拍、搶拍,乃至付出生命。

總之,高質量片屬於天時地利人和綜合閃現的產物,講究各個要素要件的時機碰撞。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一起努力吧。


Zz貧下那個中農


大家好,我是阿丁,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1、隨時舉起你的相機

有很多一生只出現一次的精彩,但畫面總是在我們手上沒有相機的時候出現的。為了能夠拍攝高質量的照片,作為攝影愛好者的你,一定要隨時隨地手持一臺能夠拍攝的相機。如果你的專業相機的個頭太大以至不便攜帶,我推薦你購買一臺小巧的相機進行抓拍。或者隨時隨地記錄生活也成,一張在瞬間抓拍出來的普通照片,遠比一張經過長時間安排的色彩豐富的圖片來的有價值。

2:正確地使用你的閃光燈

如果你能夠充分地利用閃光燈,你就能夠極大地提升照片的成像效果。特別是在室內。每臺相機的閃光燈都有他作用的範圍,在拍攝的時候要把物體至於閃光燈作用範圍內。一般來說,閃光燈的有效範圍在4~12英尺之內。不光是在室內,在室外閃光燈也能夠發揮作用,他能夠淡化陽光所產生的陰影,並且使色彩明亮

3:使用好正確的感光度與白平衡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ISO值對應不同的光線。一般來說

ISO 100:晴朗、明亮的天氣

ISO 200:多雲、陰冷的天氣

ISO 400:室內,夜晚

但是由於DC的特殊性,在高ISO值的情況下會產生噪點。所以有可能的情況下就儘量使用低ISO值吧。

4: 尋找最合適的光源

光對於膠片(CCD)的曝光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完美的光源能夠使你的照片看起來富有色彩、有深度並且美化你所拍攝的物體。強烈的陽光只是眾多光源中的一種,對於拍攝人物來說,多雲陰沉的天氣情況是最好的,因為這樣的天氣中,光線非常的柔和對於臉部的表現也非常的好。而在大晴天所拍攝的人像非常的銳利,而且會產生陰影。

5: 動靜結合出好片

在抓拍瞬間的時候,可以以靜制動,讓你的照片富有動感效果。在拍攝人像的時候可以讓她嘗試各種各樣的動作,記住不要讓你的模特保持著一種姿勢,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有效地避免圖片中人物動作的僵化,而且可以讓你的模特時刻保持一種自然的表情。

6:可以嘗試大光圈

在一般的情況下來說,你的鏡頭距離物體越近,拍攝出來的照片越好。因為近距離能夠消除掉令人注意力分散的背景,使主題突出,而且能夠得到更清晰的圖像。但使用大光圈也屬於個人愛好,現在很多的DC都能夠在非常近的距離下進行拍攝,這為我們製造主題突出的圖片提供了方便。

7: 使照片的主題遠離構圖的中心

雖然把主體人物位於構圖的中心是一種非常正確的突出主題的方法,然而,適當的使圖像的主題偏離中心能夠增加圖片的趣味性,而且這種不傳統的方法也能夠吸引大多數的目光。

8: 最好讓你的背景變得簡單

在相機或者當時的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夠進行遠距離的拍攝。在這裡情況下,儘量使用顏色和結構相對簡單的內容作為背景。這樣也能夠突出你圖片的主題。


阿丁攝影528


這個問題很大,我嘗試下從兩個方面回答,不對的請指正。

照片的高質量我認為是畫質和內容俱佳。攝影畫質從技術上說對焦、曝光、白平衡準確,照片細節、層次豐富,技術問題可通過熟悉手中器材,多拍多練而達成。

好的攝影作品首先要有個明確主題,畫面上所有元素都是為突出主題服務,所謂“攝影是減法的藝術“:無關主題或對主題有干擾的元素儘可能少;構圖和用光也是為了突出主題。











阿吾


高質量的片子也不是很難拍,這裡不討論你的創作和你的思想構圖了,純粹就是說照片質量,我認為從5點著手準備:

首先我們要確定的是畫質,拍好畫質它需要一部準專業級的相機。

再好的手機它像素還是不夠的,我的手機是三個鏡頭,但也比不了相機的像素,要不然誰願意天天帶個重傢伙,還真不是為了拉風。

第二.儘量讓iso保持最低。

因為感光度越高噪點就越大,質量就不能保證。我一般不講具體的數據,那樣別人也不願意聽,乏味。你把感光度調最低就好了,各個相機參數表述也不一樣。

第三.光圈盡力小,不要最小。

因為相機鏡頭設計原因,最小可能也影響畫質,放到倒數第二檔就可以了。這樣景深大,整個照片的質量就顯得清晰。

第四.拍風光大片,必須使用三腳架。

你把前面倆項都做完了,光源就顯得不足,快門自然就慢了,如果你稍微動一下,就會虛。大師們都在用我們沒有理由不用。有了三腳架,你還有可以拍出輕柔的水面和飄渺的雲彩。

第五.給照片適當的降噪和銳度處理,這個留給後期處理。

一般有要求的照片都是採用raw格式,主要是像素大而且便於後期處理。

以上5點做到了基本上質量差不到哪去,當然對焦,測光,曝光要準確。

我比較懶,一般不帶三腳架,主要是拍的心情,看跟誰一起去玩了,很專業玩就帶著,跟朋友玩就不帶,這個也是很重要,我們不能為了拍照而拍照,外出遊玩大部分是大家一起玩,心情放首位。所以我拍的畫質一般,只能說能看。

喜歡我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我,希望彼此交流,圖文均為原創,持續堅持中……


生活攝影記錄者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攝影經驗,這些攝影經驗一些是我自己的,一些是我身邊朋友分享給我的,今天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如果這些攝影經驗有何不對,還望大家理性指出。

著名攝影大師羅伯特卡帕說過: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說明你離得不夠近。如果在拍攝時你覺得你拍出來的照片沒重點,那麼你可以儘量靠近畫面主體拍攝,讓主體充滿畫面,從而明確主體。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拍攝是提升攝影最好的方法。只有在拍攝中去不斷試錯,不斷改進,你的攝影水平才會快速提高。

光線是攝影的靈魂,一張照片好不好光線佔據著很大的比列。大家在拍攝時首先要注意光線的來源,其次是要分清是自然光還是人造光。然後再去利用這些光線,是使用光線渲染畫面,還是突出某個部分,還是營造有趣的陰影等等。

如果你去街拍或者去山區,少數民族地區拍人文,那麼請先徵得別人的同意。如果你想抓拍自然的美,那麼請在拍完照後去詢問別人,自己可不可以使用該照片,如果人家同意你就用,不同意就當著人家的面把照片刪了。

可能很多人覺得只有在夜間或者室內才適合使用閃光燈,其實在光線條件好的室外也是可以使用閃光燈的。在光線很亮的環境下拍攝人像時,光線會在人物臉部形成很強的陰影,這個時候可以打開閃光燈讓曝光均勻。

大家都知道盡量使用低感光度拍攝,這樣對畫質有保障。但是有些時候不能一味使用低感光度,比如:使用高速快門拍攝運動物體時,手持相機拍攝夜景時,戶外拍攝星空時,這些題材都需要用到很高的感光度

如果你鏡頭的最大光圈是f/4,而你又想要獲得更好的淺景深效果,那麼你可以使用長焦距進行拍攝。

在拍攝人像時,如果模特的的面部表情很僵硬,那麼你就需要和模特多溝通。在拍攝時可以開一些小玩笑,以消除模特的緊張感,以及攝影師和模特之間的陌生感。

正所謂: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攝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個興趣愛好,不要把所有心思,金錢都花在上面。不要一味的去買器材,買攝影配件,相信我你真正能用到的不多

相機的說明書是很重要的,它會仔細的介紹這款相機以及使用方法。每一款相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區別,而說明書就像是相機的身份證一樣,所以拿到相機後仔細閱讀說明書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不要一味按快門,拍出來幾百張一模一樣的照片。每一次按快門都要有所變換,有所調整,而不是隻是按快門,這樣就是原地踏步了,拍多少都沒用。

在拍照時拍了幾張後,建議大家看一下照片。不要一味的只知道拍,最後拍出來的照片沒一張滿意的。當然精彩時刻就不用管那麼多,先拍下來再說

如果畫面中有可利用的框架,請一定要利用起來。框架式構圖能創造遮擋感,有效集中觀眾視線,深受歡迎。 此外,觀眾還可以因此感受到攝影者的視點,從而有助於觀者和攝影者對被攝場景產生共同體驗。

不同的快門速度能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快門快能捕捉運動的瞬間,快門慢能記錄運動軌跡。大家在拍攝時可以嘗試不同的快門速度,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個人自己摸索成長速度會很慢,也會走很多彎路。建議大家加入一些攝影社區,與攝影愛好者、攝影師們多交流,他們也會為你解答很多知識點。

攝影的黃金時段為早晨和下午,這個時間段的光線柔和、色彩豐富,最適合創作。所以大家在拍照時一定要抓住這兩個黃金時段,這對拍照很有幫助。

攝影是一門做減法的藝術,太多了反而不好。所以在拍攝時要學會精簡畫面,去除多餘元素,讓畫面變得簡潔,讓畫面主體突出。

很多人總說:要是我有這麼好的器材,也能拍出這樣的照片。決定能不能拍出好照片的從來不是器材,而是器材後面的人。大家不要被手中的器材困住,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同一個場景,從不同的視角拍攝,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拍照時千萬不要從一個視角拍了就走,可以多嘗試幾個視角,說不定會拍出不一樣的感覺。

在拍照時很多人都容易忽視背景,背景除了能襯托主體,還能渲染畫面,所以大家在拍攝時一定要注意背景。

陰影是攝影最好的朋友,如果你懂它,它會給你的照片帶來很大的幫助,如果你不懂它,那麼只會起到負面作用。

最開始玩攝影就是一個不斷模仿的過程,你需要去模仿那些優秀的攝影作品。去看攝影大師們是怎麼拍的,然後學著拍。但是一直都在模仿,模仿只適合新手。到了後期你得獨立拍攝,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

玩攝影是很考驗耐心的,有些時候為了拍一個場景,會從早等到晚,甚至在一個地方等上幾天,幾十天。









一段時間一段地點


拍攝前需要了解一下微距鏡頭——可以很近距離的對準被攝物進行聚焦,其形成的影像與被攝體自身的真實尺寸大致是相等的。我們也可以稱做複製比率關係,按照複製比率又可分為三種聚焦鏡頭——一是微距(1:1)、二是微聚焦(1:1.2-1:2)、三是近聚焦(1:2-1:40)。儘管微距鏡頭通常都是中等距離的鏡頭,但實際上是可以為任何焦距的鏡頭,既有50mm的,也有100mm的。這種鏡頭對於拍攝花、蟲等,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拍攝微距照片時的訣竅是靈活、準確的進行調焦,因為微距照片的景深很小。假設,從鏡頭到蜜蜂的的距離發生了變化,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會失去清晰的焦點,聚焦的過程極其折磨人!


拍攝昆蟲和拍攝花的技巧大同小異。

首先拍攝距離要近、焦距精準、調焦要穩定,拍攝過程可以在野外完成,也可以在室內完成。

不過拍攝昆蟲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還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這樣才可以減少拍攝時間。

在野外拍攝時,要注意陰雨天氣是不容易找到昆蟲的,所以需要在溫暖、晴朗的日子裡去發現它們。假如,你想拍攝蜜蜂或者蝴蝶就可以帶一些香水之類的東西作為誘餌。然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花群中找到一束花,對準它進行精準的調焦,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過程。如果你不想破壞環境就可以用一些輕薄的棉布把周圍的花遮住就行。想要把快速運動的昆蟲給定住,即使在陽光下也要使用頻閃燈,但是不要忽略了在自然光下拍攝也可以使用慢速拍攝技巧呢。因為這種辦法可以讓昆蟲的翅膀變模糊而產生動感!

在室內拍攝時,這種自然環境的佈置是可控的——你可以找一根木棍供毛毛蟲爬行,也可以找一些花供蜜蜂採蜜等等。 總而言之,掌控權在個人。當然,這種環境要密閉才行,不然昆蟲可不會老老實實待著。專業的攝影者常常會使用一個小技巧——把昆蟲放冰箱。對,沒錯,就是簡簡單單的讓它冷靜冷靜!


然而最難的是調焦環節,靜止的物體還好,但是遇到運動的被攝體就很難精確的調焦。這裡要說的是——你沒必要去追一個四處亂跑的昆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未雨綢繆才是正確做法,你只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場景然後提前對焦——比如一根樹枝、一片樹葉、一朵花等,最後等就完事了!其實很多好的以昆蟲為主的照片都是在昆蟲死後拍攝的,他們的翅膀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攝影者花大量時間精力去構思,然後用膠水固定之後擺出來的。

這裡拍攝最好是使用反光板把陰影部分照亮。

那麼不管是拍攝活物還是死物都一樣,都需要攝影者巧妙地構思與老練的技術配合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