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挫折”下的孩子都很内向,不仅讨厌父母,还有着强烈的逆反心

在这个不停发展的时代里,不仅大人很累,孩子也很“累”。不同的是大人的累是社会给的,而孩子的“累”则是父母带来的。我们经常能听到考试后家长对孩子说

“有什么好高兴的,XXX比你考的更好”,或者是“天天在这画画,有这个时间不如多看点书,画画能有好成绩吗?

还有,磨灭了孩子的童趣“周末就知道玩,不知道多看看书提升下成绩吗?

这样的家长,在孩子清澈的眼中,可能已经不是父母般的存在了,是“恶魔”。家长们在说这些话的同时,无异于磨灭了孩子的活力和自信,让孩子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可能只是一个“提升成绩的机器”,孩子无法理解大人的苦心,但我们要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加以改进。

“伪挫折”下的孩子都很内向,不仅讨厌父母,还有着强烈的逆反心

像这样不让孩子玩,打扰孩子的快乐体验,就是给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插了一把冰刃。这样刻意的给孩子制造“困难”,并且不把孩子的兴趣当回事,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但家长真的只是喜欢打击孩子吗?还是真的就见不得孩子开心?其实都不是,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的,这样对孩子是因为父母进行了“伪挫折教育”,贝儿麻麻在这里要说,你可能误解了这种教育方式。

被误解的教育方式

说一个正因为这种错误教育观念而导致的事件:

女孩的父亲总是在女孩开心的时候打击她,并告诉她:“别高兴的太早”,这个女孩因为承受不住父亲长期以往的打击,所以来网上求助网友自己该怎么做。

其实在求助之前,女孩已经明确告诉过父亲不喜欢这样总是被打击,她认为父亲这样做是不对的。

但女孩的父亲却不以为然的告诉女孩:“

我就是要经常打击你,这样你以后才能面对更现实的人生,不能做温室的花朵,否则会毁了你自己。”听到父亲这么说后,女孩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其实很多个家庭中,都有这样的现象,没有鼓励只有打击。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一夸就骄傲,骄傲就会把之前得过的荣誉不放在心上。所以要让孩子保持一种谦虚、不论何时都要上进的心态。

“伪挫折教育”的观念就这样深入了很多家庭,并成为了长期现象。

“伪挫折”下的孩子都很内向,不仅讨厌父母,还有着强烈的逆反心

父母们会在孩子玩的很开心或者是正在享受快乐的时候,给他们泼一盆冷水,几乎是每个家长们的通用理由:

“为什么在玩不在写作业?”

“你要是把玩的心思花在学习上就好了。”

“一次好的成绩不代表次次都好,我只知道像你这样玩成绩下次肯定不好。”

诸如此类的话,是每个“伪挫折教育”家长都会说的话,他们一点点的磨灭了孩子们的童趣,但在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内向的时候,他们都认为“伪挫折教育”很管用,孩子都听话了很多。

其实每一次被家长“伪挫折”后的孩子,对自身的不自信也越来越加深,失去了童趣的孩子,只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家长们却引以为豪,殊不知这就把孩子推向了极端。

“伪挫折”下的孩子都很内向,不仅讨厌父母,还有着强烈的逆反心

被“伪挫折”伤害的孩子

事件二:

同样也是一个女孩深受“伪挫折教育”的影响,从小到大没有听到任何一次鼓励,就算女孩考了全年级第一,家长也总是有百种理由让她感觉到挫败感。

尤其在一次中考后,女孩被全市最好的高中录取了,当她拿着录取通知书惊喜的告诉父母,却被泼了个冷水:“

这次考进去了纯粹是你运气好,里面比你聪明的人多的是。

之后一如既往没有听到一句表扬的话,同时这种“伪挫折教育”也让女孩身上总是有一种很沉闷的气息,完全没有快乐的影子。

家长在一昧贬低孩子的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理阴影。对于承受力好点的孩子来说,可能也就变得稍微内向一些,性格暴躁一些。但对于心理承受力不好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导致抑郁,或者更极端的事件发生。

“伪挫折”下的孩子都很内向,不仅讨厌父母,还有着强烈的逆反心

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教育这点上,最重要的就是“允许孩子快乐”,快乐不是让孩子变得自私自我,家长不应该剥夺孩子快乐的权力,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会鼓励和认可孩子。

很多父母那个年代很多都是吃苦过的人,基本都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是这种观念导致了“伪挫折教育”的产生,其实,改变观念并没有那么难。

父母要明白在孩子不同状态的时候,应该要说什么话,不应该去说什么话。什么话是能鼓励孩子并激励孩子,这对于很多父母来说都是一门最难的功课。

“伪挫折”下的孩子都很内向,不仅讨厌父母,还有着强烈的逆反心

如果有“伪挫折教育”这方面观念的家长,很有必要通过自我学习来提升跟孩子的沟通水平,这样适当的鼓励和激励孩子,不仅让孩子快乐,还能让孩子在学习中更能保持一种信心,对提升学习成绩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做父母的,最怕那些遇到事情问题闷在心里、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因为这样会让我们无计可施,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在《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本书中,有64种不同的沟通技巧能让你学会该如何正面跟孩子说话。沟通好后的孩子更愿意跟家长交流,不仅分享快乐的事情,还会跟家长述说遇到的困难,这样的父子关系才是最和谐的。

一本教会你改变教育方式的书,不过就是两杯奶茶的钱,却让你和孩子间能和平相处,让你改变和孩子的说话方式。(从小培养更佳)

却能让孩子喜欢上跟你交流、分享喜乐,不再沉默和害怕,让孩子不再“讨厌你”,这样的一本书父母们不妨试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