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網絡,教學相長——記方城縣趙河三中“最美教師”史元博


史元博,男,方城縣趙河鎮第三初級中學八年級語文教師。

2020年的開學季因新冠肺炎的影響被按下“暫停鍵”。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中國少年學習的步伐。根據縣教育體育局領導和我鎮中心校領導對各項工作的緊急調整,實現“停課不停學”,史元博老師結合實際,科學統籌,精細安排,力拓網絡教學,展現出了最美老師風采。

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學前探索

作為一名本科學歷的青年教師,史元博接受過系統的計算機教程,他深知網絡的優缺點。網絡課堂是一條嶄新的路,必須要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探索出農村初中生能夠接受的網上教學模式。於是,在得知可能進行網上教學前,史元博就開始準備教學工具。由於教材改編,疫情期間門店關閉,快遞不通,家裡電腦損壞無法使用。史老師開始用手機發起直播,卻發現用手機直播,畫面晃動厲害,非常影響聽課效果。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史老師藉助手機百度,自己動手扯網線,修電腦,製作手機支架,成功配全了網絡教學所需要的硬件設施。接著,史老師又緊跟學校步伐,通過學校網上視頻會議進行“網上教學”課程研究培訓,將“電話、微信、同步課堂、釘釘”等有效的運用途徑融入到網上教學方案,與一線教師一起進行實踐再研究,完成了網上教學活動的軟件配備。在直播之前史老師和愛人進行了反覆線上測試探索,也在幾次試播中慢慢積累了經驗。

二、業精於勤,行成於思——教學中實踐

“學不可以已”。對於網上教學,只有教師的準備是不夠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史元博老師在進行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儘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免學生在脫離了學校的大環境的情況下,出現開小差,玩遊戲等不良行為習慣。如何加強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如何與學生在網上課堂中互動,成了他教學實踐的關鍵點。每次講完課,史老師都會打開回放,查找自己本節課的優缺點,進行反思,並根據課堂效果和學生作業反饋修改教案,在下節課實踐新的策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在家授課對老師的要求並不比學校低。想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勤奮和思考。史老師是家中的頂樑柱,家裡有即將臨盆的妻子和一歲半的女兒需要照顧,還有一個正上初中的弟弟在家網上學習。面對如此繁重的家庭重擔,史元博老師選擇“舍小家,顧大家”,把教育教學作為第一要務。學校安排語文一週三個早讀,天剛矇矇亮,他就要通過手機督促班級學生讀書,抽查學生的早讀學習情況。因此,吃飯不規律成了一家人的常態。除此以外,史元博老師經常花費大量的時間聽名師講課,根據自己學生實際情況備課,反覆摸索教學模式為學生網上授課。為了不被孩子打擾,史老師經常把自己鎖在臥室裡工作。他說:“既然我不能做一個好爸爸,希望自己能做一位好老師”。

三、教學相長,與愛同行——教學後成長

在史元博老師眼中,學生更像是他的弟弟妹妹。他在自習課上總不忘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科學教育、感恩教育。史老師通過開視頻會議的形式,引導學生熱愛生命,向白衣天使致敬;熱愛祖國,向雷鋒同志學習;孝敬父母,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他會因為學生作業完成認真而喜笑顏開,也會為孩子們的懈怠懶散而諄諄教導。對於不上網學習的學生,他在班級群裡督促,給家長打電話溝通,儘可能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網上教學中,不掉隊,學有所成。史老師認為,疫情期間,網上教學不僅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更是讓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粘合劑。通過近段網上教學,老師和學生都收穫良多。疫病無情,人間有情,教學路上,史老師和學生與愛同行,共同成長。

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對於史元博老師而言,大家的肯定是他前行的動力,教育之路漫漫修遠,他將上下求索,永無止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