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越苦越值得收藏吗?

ST余书涛


这个还真不能定论!

喜欢普洱茶的老茶鬼,都知道有一个金科玉律:“苦能化甘、涩能转甜”!

如果一款茶,茶汤入口后那苦涩久久不能化开,一直盘旋在口腔后部,那么可以说这款茶就有问题了!

提到苦茶,就绕不开大名鼎鼎的“老曼峨”!

老曼峨,属于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与普洱之王的“老班章”是邻居,据考证,老班章早年曾是老曼峨的祖先把寨子让给老班章的祖先居住的!两个寨子的茶树品种是一样的。很多人都知道老班章的霸气,其实老班章的“苦”也是名闻遐迩的!只不过老班章的苦化的很快,回甘生津快而持久!

老曼峨寨子里不仅仅有苦茶,也有甜茶,但苦茶的价格一直比甜茶贵!老曼峨的苦比老班章更明显,但化的也很快。大量买入老曼峨苦茶的人并不是直接用来做茶,而是用来拼配!因为海拔、纬度、茶种、山脉走向的原因,大部分茶或多或少都有不足之处,比如香气、甜度、茶气、厚度等等!尤其是后期的转化,对于那些汤水寡淡但其它方面比较突出的茶来说,适当的拼配一些厚重的茶比如老曼峨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老曼峨是一款拼配茶不可或缺的“药引子”!

但是不是所有越苦的茶就值得收藏呢?这要区别对待!对于那些迟迟化不开的茶,还是不建议去收藏的!

一些了解普洱茶历史的人都知道,2007年,普洱茶市场很疯狂,所有标注“普洱茶”的茶都卖光了,于是一些不法商人用外省的烘青、炒青绿茶压制成普洱茶的“饼”状,冒充普洱茶销售!这批绿茶因为是高温干燥,所有的活性酶都被破坏,经过多年的陈放以后,现在喝起来就很苦!这批假冒的、又很苦的“普洱茶”,就应该避而远之!


静观茶事


在普洱茶行业,有“10年老曼峨超过老班章”的说法。老班章的名气不用多说,老曼峨的苦在茶行业是公认的,这样的评价一出,算是对老曼峨苦茶超高的评价了。

追溯至十年前左右,由于老曼峨苦感尖锐,扛得住老曼峨之苦的茶客毕竟还在少数,又正值老班章的名望巅峰。

因此,当年很多老曼峨的茶叶被拿去拼配“老班章”了,导致如今10年左右陈期的老曼峨纯料普洱茶,在市面上流通不多。近几年,随着喝苦茶的老茶客越来越多,情况才有所好转。

回到正题,判断一款茶品的收藏价值,并非单以“苦”来衡量。

每种茶叶的内含物质,诸如氨基酸(鲜爽度)、咖啡碱(苦感)、茶多酚(涩感)、糖类物质(甜度)等在茶叶中会形成一定的占比,

往往占比高的那一种内含物质,所代表的口感滋味要明显一些。

云南众多普洱茶的魅力之一,便在于每种普洱茶,内含物质都形有一定的比例。老班章的厚重霸道、易武茶的香甜柔和、冰岛茶的花香糖韵……归根结底还是某种或某几种内含物质含量较为突出。

就拿老班章与老曼峨来说,两者的苦感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类似“清苦”的苦感,但因为带来苦感的内含物质含量不一样,从而导致两者口感差异巨大。

最大的区别在于,老曼峨的苦相较其它滋味一骑绝尘,整体口感苦而厚重,苦底明显。而老班章的苦虽然同样明显,却与其它滋味占比相对均衡一些,整体口感上苦涩并重,滋味同样厚重,但整体协调性比老曼峨高。

简单来讲,就是老班章与老曼峨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占比不一样,老曼峨中的咖啡碱含量,在内含物质中的占比要远远高于老班章。

以品饮价值判断一款茶收藏价值,内含物质的占比还在其次,还要看这款茶叶各种内含物质的含量,这是衡量一款茶品茶汤滋味是否饱满的关键因素。

例如,两种茶的其中3种内含物质含量分别为9/18/27与3/6/9,两者比例虽然同样为1:2:3,但前者每种内含物质含量却是后者的双倍。由此,两种茶分别入口后,反馈给口腔的信息可能便是:前者整体喝下来滋味饱满,耐泡度很好;后者整体喝下来偏于寡淡,耐泡度一般。

同样如此,若只看重茶叶的苦味,而忽略了茶汤整体的饱满度与协调性,茶汤会表现得寡苦难化,这样口感单调的普洱茶,是不值得收藏的。若您喜欢喝苦茶,可以在苦的基础上,再看看诸如回甘、生津、饱满度、耐泡度、喉韵、体感等因素。

本次分享到此结束,欢迎多多留言交流。


开明古韵普洱茶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先了解茶叶的滋味物质有哪些?茶叶滋味物质是茶叶中由味觉所能感受到的茶味构成物的总称,由酸、甜、苦、涩、鲜、咸等味素构成。

那么茶叶中的苦涩物质是哪些呢?根据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茶叶涩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而茶叶苦味物质则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色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

茶汤的苦味和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滋味结构上处于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和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所以茶汤中生物碱和儿茶素类对味觉受体有协同作用,也互相制约,形成茶汤风格。

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检测茶汤,可以检测到茶汤中单个内含物质的含量。而人在喝茶的时候,却只能感受到的是茶汤呈现的综合表现。茶汤呈现的综合表现是指茶汤中内含物质互相协同,互相制约的一种表现。

如果在品饮时只感受到了苦,那么说明在茶汤中,苦味物质占上风,也可以简单的认为是咖啡碱压制了儿茶素类等物质的呈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滋味很苦,是否说明茶叶内含物质就是丰富呢?而答案是不一定的。哪怕确实很丰富,也说明了这个茶的内含成分并不平衡,偏苦涩类的物质含量过多。

相反如果一个茶内含物质丰富,而且各个物质间搭配平衡,它往往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苦涩味,因此茶汤平衡饱满,口感舒适才是我们衡量一个茶是否值得收藏的标准。


静一号普洱茶


不是这样的,苦味是回甘的基础。应该说茶叶如果太苦的话,需要摆一段时间转化一下。茶叶的内含物质简单概括分别为茶单宁(显涩味)、生物碱(显苦味)氨基酸(显鲜、甜、香味)、糖类(显甜味)、芳香物质(显香气)。所以太苦的茶说明生物碱含量比较高,太苦的东西口感当然不那么让人愉悦,对肠胃也不是太好,所以需要陈年转化一下让口感变得温和一些。

我们看老茶山曼松、易武、倚邦、蛮砖、冰岛、老班章等茶叶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其实就是涩味、苦味、香味、甜味、香气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当然各茶山口感会有区别,但好茶的共性都一样的),冲泡出来的茶汤会有很好的骨架,品饮的时候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馥郁悠扬的香气!











云山厚品


不是的,太苦说明这个茶的内含成分并不平衡,偏苦涩类的物质含量过多,茶汤平衡饱满,口感舒适才是我们衡量一个茶是否值得收藏的标准。


安新武


这款茶新茶苦到怀疑人生



茶语清心668


正常有一点苦味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全是苦味,你不如喝黄莲。喝茶喝到嘴里的东西都是茶的味道,舒服的味道,苦,除了苦还是苦,你存着干什么?存100年也是苦的。


粤广山川


没有哪一类入口的东西会以苦为优点,别被那些所谓大师带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