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印度村民因「没有自己单独房间」住树上隔离?当地防疫还有哪些困难?

1王亚坤


题目所说的事情原委是这样的——据《印度时报》3月28日报道,3月21日,西孟加拉邦普鲁里亚地区七名村民从钦奈务工返村。由于家里均为单间小屋,没有地方进行隔离,害怕给家人带来危险,七位村民跑到一棵榕树和两棵芒果树上进行隔离。

印度采取封城措施,禁止聚集、除必要的生活用品店可以营业之外楼、堂、馆、所全部停止营业,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无着落,就成群结队乘车或者徒步行走回家,回到家的按照要求,必须居家隔离,但又因为没有多余的房子可以用,总不能将家人赶出屋子吧,所以只能自己做出选择,就地取材,爬上树,在树上搭个窝,权且栖身,好在十四天很快就会过去。这些人说,他们在关卡检测过,没有什么健康问题。其实此类现象,我们都很熟悉,当初我们许多人为了家人的安全,有的在地下车库自我隔离的,有在汽车里自我隔离的,反正是能做到自我隔离避开与家人接触就能行了。

从这篇新闻中,可以看到,印度基层对政府的决策执行的比较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错。当前对印度现在状况担心的人比较多,其担心程度甚至超过了对美国的担心,原因就是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医疗基础不好,医疗资源缺乏,抗打击能力弱,西方尚且如此,印度更不敢想;但是,这一事例让大家放心不少。

按照本人的理解,实际上到了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人口密度低,加上人际交往不是那么紧密,对阻击疫情反而容易反而有利,病毒在这里不容易扎根,所以,越是乡下,越是简单,即千万不要和从城里或者疫区来的人接触,频繁接触,这样即使有那么一个病毒携带者,它的毒力也会被稀释,被浓氧,被太阳,被清风将其杀灭,所以阻止外来输入是关键中的关键。

防疫的重点是城市,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城市人口密度高,空间有限,人们容易重复到同一个地方去,而城乡结合部则是城市人和农村人“犬牙交错”,互相影响,故而是防范的重点对象,到了偏僻的农村,反倒不要草木皆兵。

2020年3月30日 23.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