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县:从“为城管人”向“为人管城”转变

“让7成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成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成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黑龙江省友谊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通过“721”工作法,使其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呈现别样的新气象。

坚持服务为先,抓好源头管控

城市管理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执法大队把加强自身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聚焦城市管理矛盾点,以消除隔阂为靶向,把城市管理法规、行政审批流程、城市管理举措、违法行为危害等作为宣传重点,贯穿于日常管理全过程,落实在整治行动中,不断引导市民提升自主规范意识,大大降低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友谊县:从“为城管人”向“为人管城”转变


自去年冬季以来,为便于环卫部门及时清理路边积雪,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执法大队印制并向市民发放了《致广大司机的一封信》2千余份。同时与商户签订《承诺书》3000余份,利用徒步巡查方式以及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取宣传教育、当面劝说、帮助搬移、违规纠错等灵活多样的办法,争取市民、经营业户的理解,让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执法大队以着力“为人民管理城市”为主线,强化“服务为先”的理念,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坚持教育为主原则,以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有效解决商贩与执法人员长期僵持局面,改变以往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生冷强硬”态度,为全面提升城管新形象、城市新面貌,建立城市管理新机制夯实了基础,实现“查扣罚”为“劝引帮”。

优化管理举措,细化工作落实

随着疫情防控级别的下调,商贩逐步开始营业,该城管大队进一步优化管理举措,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全县清明风俗祭祀活动一律从简,本着“祭祀活动重于心不拘于形”的原则,尽量避免人群聚集,按要求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大队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与县内寿衣纸花店等贩卖黄纸、香烛等产品的商贩签订《承诺书》,在疫情期间不向顾客售卖相关祭祀用品,倡导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积极响应绿色殡葬、文明祭祀,共战疫情、共享文明。


友谊县:从“为城管人”向“为人管城”转变


2月底以来,为杜绝秸秆焚烧,减少大气污染,该大队及时根据时令变化,派出精干力量加强每日24小时不定时巡查,特别是对平房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巡查,并加大夜间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一起秸秆焚烧事件。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要拿出绣花功夫搞好城市治理,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在即将开展的春季环境整治行动中,大队根据工作实际,围绕全县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作出了细致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进一步改变市民认识,树立良好形象,优化执法环境,提高社会满意度。

加强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

“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反复中,一直是城市管理难以突破的短板,大量消耗着执法人员的精力。执法大队转变观念,创新招法,直击“要害”,从源头解决问题,坚持“集中整治规范、行政处罚巩固”的方式,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对个别屡教不改的违规者,列入重点管理对象和行政处罚重点督办案件,积极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坚决依法处置,从严打击,在该“硬”的地方敢“硬”必“硬”,逐步形成了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保障了群众利益,优化了法治环境。同时,严格执行执法过程全程记录制度,加强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确保了执法案件程序合法、用法准确、处罚得当。


友谊县:从“为城管人”向“为人管城”转变


一分成绩,九十九分汗水。“721”工作法不仅是具体的工作方法,更是城市管理理念的一种转变,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引用“721”工作法,坚持以服务手段为主导,从“冰冷刻板”的管理转为“温暖包容”的服务,实现“为城管人”向“为人管城”的嬗变,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时,让每个市民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失为更有效、更长效的好办法。(朱善永 刘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