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降低買房按揭利息,消費將會爆發式增長,這個觀點正確嗎?

太空遊客


不一定爆發式增長,但是一定程度的增長。

第一國家政策住房不炒。國家三令五申住房不是用來炒的,各地近期出臺一日遊政策就是在投石問路,看看國家的底線在哪裡,確實房地產帶動經濟效果明顯,房地產拉動起來的經濟並不能反映大眾的滿意程度。即使利息降低,但是普通人的工資業支撐不起高房價了,動輒百萬的房子,每月利息也得6000以上,一般城市工資也就4000左右,利息都還不上,何談消費。

第二消費能力以及理性預期。疫情期間,很多人收入下降,個體戶和企業倒閉現象也不少,在這種特殊時候,讓資金流入消費和投資企業領域,拉動內需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才是當務之急,而不是任由金錢流入房市徒增泡沫。所以說,即使降息,人們的錢也會由政府引導進入消費領域或者金融領域。現在人們對於房子已經趨於理性,中小城市房子明顯是供過於求,就算降低利息,誰還會拿錢去購買價格虛高的房子呢,除非是剛需。

第三理財觀念。國人儲蓄防風險的觀念是很強的,這是為什麼中國人的儲蓄率是很高的。即使利息降低,大部分人也會選擇將部分錢存入銀行或者購買其他理財產品,不太可能會將所有的錢用來消費。這次疫情導致很多人一兩個月沒有收入,若沒有存款,生存都是問題。


紙上談經


這個觀點不完全正確,降低房貸按揭利息,從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消費者的購買力,從而拉動內需增長,但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原因如下:

1、兩個月的暫停鍵,消費動力不足。

2、疫情留下的心理陰影面積,需要逐漸散去,走出去消費,還需要逐漸恢復。

3、政府需要出臺組合拳刺激消費市場。

4、核心問題是要迅速解決企業復工、民眾就業問題。



獨角觀察


對頭,如果今年上半年GDP只有4%的話,只能靠房地產拉動經濟,最好的辦法就是降低首付款和取消部分地區限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