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贵州文艺志愿者用文艺鼓舞抗“疫”士气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从医院到街头,从社区到乡村,从线下到线上,到处都留下了带给我们感动的志愿者的身影。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一个别样的群体,他们或走上抗疫一线守卫人民健康,或筹措物资为抗疫一线送去温暖,或用文艺的形式创作作品鼓舞士气,或开辟云舞台开展公益课观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他们,就是文艺志愿者。

【实践探索】贵州文艺志愿者用文艺鼓舞抗“疫”士气


文艺志愿者化身抗疫战士

“你好,请扫描健康码测量体温!”3月24日,是贵阳美术馆副馆长冉茂列加入筑城抗疫志愿攻坚队参与抗疫阻击战的第43天。

作为抗疫志愿攻坚队的一员,自2月10日以来,冉茂列在贵阳市云岩区盐务街抗疫分队参与社区一线防控工作,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一站就是一整天,因为防控工作的严峻性,时常来不及吃饭喝水。

“好心居民经常为卡点送来牛奶、苹果、粉面、口罩等物品,以表达他们对志愿者防控工作的认可和感激。”对冉茂列来说,志愿者们不辞辛劳、认真工作的态度和精神,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是最暖心的鼓舞。

【实践探索】贵州文艺志愿者用文艺鼓舞抗“疫”士气


“抗疫值守、共守家园,作为党员能有机会站在一线为人民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作为文艺工作者,这种经历也让我为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冉茂列说。

无独有偶,自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第一时间成立了“演艺黔峰”防疫防控工作队,芦笙演奏家付恒、省杂技团演员田维、省话剧团舞美队演员张家富、省歌舞剧院舞蹈演员张勇等,看到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在微信群中发布征求志愿者的信息后,毫不犹疑在第一时间报名,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为进出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扫码登记,分发防疫宣传手册。

【实践探索】贵州文艺志愿者用文艺鼓舞抗“疫”士气


“云舞台”为战疫和声

疫情发生以来,面对新冠肺炎肆虐的严峻形势,舞台演出、文化场馆展陈按下暂停键,贵州的文艺工作者们从线下到线上,纷纷加入到文艺志愿者行列。包含舞蹈、歌曲、声乐、朗诵、戏曲、相声、快板、摄影、美术、书法、设计等艺术门类,用文艺的形式鼓舞士气。

2月24日,贵阳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乌宏志加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网络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开启抖音、新浪直播课。4天的课程,10多万舞蹈爱好者进入他的直播课堂学习民族舞和现代舞。

“视频直播时间很短,在这段时间中,并不是要教大家什么,而是让大家有一个新的知识介入,并且能够活动活动身体,保持心情的愉快。”乌宏志说,疫情的严重对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都很大,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用文艺的方式和这个时代发生的重要时刻在一起,通过舞蹈的特性让大家第一时间参与进来,希望人们的心态平稳,等待疫情过去,迎接春天的到来。

疫情期间,贵州摄影人响应贵州省摄影家协会走上“战场”的号召,记录真、善、美。陈洪兵的《回家》,李大勇的《贵州省思南县援鄂首批医疗队出征》,乔啟明的《忠于职守》等,真切地反映了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不同岗位的广大干部群众、支援疫区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精神风貌,数千张鲜活影像通过网络媒体,把一幕幕生动、感人、奋进的画面呈现在人们面前。

【实践探索】贵州文艺志愿者用文艺鼓舞抗“疫”士气


2月24日,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孙蓓红,扛着相机、脚架来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深入病房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拍摄肖像,创作了纪实作品《让我们记住天使的模样》。

春节期间,身在福建探亲的贵州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团长熊正宇,和28名同事一道,以“云合唱”的形式录制歌曲《挺身而出——唱给奔赴武汉疫区的医护人员》MV,传递出一份坚定的力量,致敬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与之相似,贵州省民族乐团副团长龙国洪带领团队,通过云端创作的合奏曲目《我的祖国》,近30名文艺工作者在家中通过视频配合录制的方式编辑而成。

在这场全国上下共同参与的战役中,广大文艺工作者身体力行,用藏在作品里的韧劲和力量,谱写最美音符,书写最美画卷。

栏目 | 实践探索

来源 | 综合《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