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極拳助力抗疫說開去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像洪水猛獸一般洶湧地襲來。在宅家抗疫的日子裡,我堅持每天在客廳打兩趟九訣八十一式太極拳,即楊班侯大功架,一般是上午一趟正架,下午一趟反架。在體松、氣固、神凝中行拳盤架,總有“內靜元包一氣,外動渾然一體”之感。太極拳給予我的這種美妙的感覺,成了居家生活裡一件不可或缺的快事,更為重要的是沖淡了久宅家裡的苦悶和對新冠病毒的恐慌。我曾在打完太極拳後,望著窗外空無一人的小區和街道,不知不覺地把新冠病毒和太極拳聯繫到了一起,在想:如果人人都像我這樣以太極拳為武器,就不會再懼怕新冠病毒了。

沒過多少天,我這以太極拳對抗新冠病毒的自信還真得到了印證和支持。1月底2月初,在世人茫然無助之時,在手機微信群裡頻頻轉發有鍾南山院士談太極拳對強健身體及肺功能方面的消息。我在網上找到了2月1月的騰訊視頻,全文翻錄了他的視頻講話錄音。他說:“在中國,特別好的辦法就是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是一個靜力,而太極拳對大腿有一個很好的鍛鍊。太極拳一般都是一個半蹲的模式,進行靜力活動對氣促的影響不大,但對肌肉的訓練非常好。所以我們的研究發現,用支氣管舒張的藥物,加上走路,加上太極拳,會使得病人的氣促有明顯的改善,但不一定反映在肺功能上,而在運動的能力上會有明顯改善。非常意外的是,我有十幾個病人,儘管他的肺功能只有正常人的20%--30%,看起來是非常差,但是他堅持這樣的治療,支氣管舒張劑,再加上每天堅持運動,有幾個病人甚至可以走上白雲山,這個是非常好的。”我仔細發現,這段不完整的視頻是鍾南山院士談適宜慢阻肺病人的兩項運動:走路和太極拳。即便如此,這也讓手足無措的人們找到了一個對抗新冠病毒肺炎的有利武器,於是人們紛紛將有關消息轉發到微信朋友圈裡。

無獨有偶的是,2月9日上午約9點,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內的醫護人員和部分患者一起打起了太極拳,帶隊的是一位患者大爺。在護士的號召下,不斷有人加入,顯示出積極戰勝病魔的良好的精神狀態。2月15日,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的文章題目:人民日報官宣!中醫藥專家回應方艙醫院內打太極拳:有益!

3月6日,微信上又有消息傳來,說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將太極拳納入了北京新冠病毒肺炎防治方案。我便多方進行查證,原來是該局印發了《北京市新冠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四版)》,其中在“確診病例恢復期治療方案”的“其他治療”裡有太極拳。

接二連三的關於太極拳助力抗疫的消息,讓喜好太極拳的我像打了一劑興奮劑,高興不已,覺得這樣的宣傳,對太極拳幸甚!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幸甚!對助力抗擊疫情幸甚!

太極拳作為中華傳統武術中著名的內功拳,在提高身體免疫力、強健身體、延年益壽上確有獨到之處。從目前治癒新冠病毒肺炎情況看,在沒有特效藥和新冠病毒疫苗的情況下,患者基本上都是依靠自身免疫力挺過來的。可以這樣說,病毒打敗了免疫力,叫被感染;免疫力打敗了病毒,叫有了抗體。由此看來,要防範病毒、戰勝病毒,提升免疫力無疑是“終極武器”。

《太極拳養生訣》中有:“摟膝拗步降肝火,轉肱退步強腎腰。雲手上通宣肺氣,野馬分鬃脾胃調。”為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太極拳在提高身體免疫力、助力抗擊疫情上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將這個養生訣簡要解釋一下。

為什麼說“摟膝拗步”能降肝火啊呢?這得從“摟膝拗步”的練法說起。“摟膝拗步”分左右,用左臂或右臂由上經頭面向裡摟化,經右側或左側向下,掌過肝區或脾區,提腿大摟過膝,掌放於腿外側,右掌或左掌隨呼吸向前平擊而出,這樣就可通過外運身軀、內導肝氣的條件反射作用,使上炎的肝火和逆行的肝氣下行疏導,達到理氣舒肝的效果。

那為什麼“轉肱退步”能強腎腰呢?“轉肱”就是太極拳的“倒轉肱”,是太極拳法中的重要手法,練功時要坐身墜腰,退步時要有牽拉的暗勁,整個過程以運動腰脊為主,因而有強腎固腰的作用。“腎”是腰之根,“腰”是身之本,“腰腎”是人體健康的根本。

那又如何理解“雲手上通宣肺氣”呢?“雲手”的鍛鍊,是一個大舒大展的動作,而且又是由下內翻向上、往外擴展的運動姿勢,牽動上下關節,宣通內外之氣,使肺氣出於皮毛以衛外。

那“野馬分鬃”為什麼能調脾胃呢?“野馬分鬃”也是太極拳的重要手法,一臂橫直伸手但曲直俱見;一臂過胸穿腋,腰隨拗動,掌往前直擊,體松身坐,腰胯沉墜,脾胃調合。

上述僅就“摟膝拗步”、“倒轉肱”、“雲手”、“野馬分鬃”四個拳式養生功能作了介紹,而太極拳何止這幾個式子啊。就拿九訣八十一式太極拳來說,其動作編排、技擊要義和呼吸方法都是以“意”為主的,自始至終都要松、穩、慢、勻,在極其安詳中慢慢貫串下來。因為中樞神經寧靜,精神安泰,可以放寬大腦,使大腦得到休息。由於是在靜中所生的自然動作,快慢均勻,不急促,不暴力,使得呼吸自然,藉助著姿勢動作,能夠呼吸深長,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進行整套太極拳的鍛鍊,就能通過內外協調、靜動變化、剛柔順逆、內外導引及條件反射的作用,起到外運筋骨、內通五臟、調整陰陽的作用,也就是“神、意、氣、力”在鍛鍊中的作用。其實“神、意、氣、力”就是人體內的物質能量,通過修煉自身,使自己的“精、氣、神”有所控制,得到合理運用,做到“神不外越,意不妄動,氣不外洩”,這樣人的免疫力自然就會得到增強。

打太極拳這種鍛鍊形式成本低,效果好,動作輕柔緩慢,在家中就可以進行。如果能將太極拳廣泛推廣開來,讓人人認識到太極拳的健身價值,就能使更多的人從中獲益。

2003年“非典”過後,掀起了一次太極拳熱、全民健身熱;有理由相信,2020年新冠病毒過後,更會掀起一次空前的太極拳熱、全民健身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