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付費“連環套”?消費者該出手時就出手


追劇付費“連環套”?消費者該出手時就出手


花錢購買了視頻網站的會員、成為VIP,卻發現還有“VVIP”,還繼續付費,才能多看幾集。46集古裝網劇《慶餘年》是去年的大熱網劇。然而,視頻網站的雙重付費模式,卻讓許多網友反感。近日,有市民一紙訴訟告至深圳南山法院,要求騰訊賠償1萬元。目前,該案正在審理中。(《羊城晚報》)

疫情暴發以來,在家追劇成為不少人緩解焦慮、打發時間的生活方式。各大視頻網站因此流量大漲。但某地消保委的消費維權義工體驗發現,視頻網站“陷阱”不少——這其實是長期存在的亂象。但並不是每個消費者都甘願被“宰”,比如上述市民將騰訊訴至法院索賠1萬元,就是反抗侵權的案例之一。

網友購買會員服務之後,按說應該享受VIP待遇。但事實情況是,想提前看大結局還要再付費,“會員免廣告”其實並未全免。坦率地說,視頻網站涉嫌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涉嫌違反多部法律規定。目前,該案的案由為服務合同糾紛,事實上不止是合同糾紛,某些問題還涉嫌違反《合同法》之外的法律。

從《合同法》角度來說,原告認為與被告訂立的《騰訊超級影視VIP會員服務協議》,部分條款違反了《合同法》規定。理由是,被告以格式條款規定符合格式條款定義的“前述條款”並非格式條款,違反國家法律強制性規定,應當認定為無效。此訴求有一定道理,但最終如何裁決,還取決於受理法院。

另外,被告在廣告中宣稱,涉案服務協議提供的服務包括如下幾點:1.熱劇看全集;2.熱劇提前看;3.會員免廣告。被告不僅違反服務協議,而且還涉嫌違反《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因為實際情況與服務協議、廣告宣傳不符,雙重付費造成消費者看劇多花錢,廣告宣傳誤導了消費者。

直率地說,消費者打這種官司勝算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視頻網站從服務協議到實際操作,都不完全符合法律規定。據悉,會員額外付費超前點播這一模式並不少見。從某種程度來說,讓消費者雙重付費模式成為行業一大“通病”。對於這種損害消費者權益、違反法律的“通病”,必須“早治”、“狠治”。

第一個“藥方”是積極維權。上述市民沒有選擇忍受和縱容,而是通過法院去維權,就有望讓涉嫌侵權的視頻網站付出雙重代價——經濟賠償和聲譽損失,對涉事網站是個教訓,對其他網站是種警示。而且消費者在這種官司中勝訴後,也有望激勵更多消費者走上維權之路,將對視頻網站產生倒逼效應。

但要終結這種雙重付費模式,不能只靠少數個體消費者維權,因為對消費者來說,雖然官司勝算大,但維權要付出時間等成本。所以,對“雙重付費”這種行業“通病”,消協可以通過推動集體訴訟,或依據法律授權,對損害非特定消費者權益的視頻網站提起公益訴訟,要求停止侵權、修改服務協議。

第二個“藥方”是加強監管。視頻網站通過雙重付費等方式侵權,不完全是合同糾紛,還違反了法律規定。對此,網信、文化、廣電、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應該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約談、處罰那些違反法律規定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視頻網站。只有加強行政監管力度才能促進視頻網站服務規範化。

第三個“藥方”是改善運營。視頻網站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背後是版權費用高或者是自制劇成本高。對此,監管部門已經對明星“天價薪酬”採取限制措施,可以降低內容成本。同時,視頻網站也要有成本控制措施、創新經營思維,即運營方不能把違法增加消費者成本變成自己生存、增收的方式。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