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以筆為劍 他用一篇篇稿件記錄平陰戰“疫”故事

手握相機,行走前線;敲擊鍵盤,落筆成史。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平陰縣新聞中心副主任趙軍沒有任何猶豫,拋下一切,“逆行”而上。自大年初一上崗以來,始終在採編一線戰鬥。他勇於擔當,在新聞戰線第一個請求參戰,赴集中隔離觀察點和定點醫院蹲點採訪;他真情付出,一天24小時、全身心投入到戰“疫”報道中,匿名向慈善總會捐款1萬元;他出彩策劃,在一線為“勇士”畫像,把平陰戰“疫”的精彩推向全市全省全國,推到更多讀者手中。他是平陰戰“疫”的見證者、紀錄者,也是參戰者。

勇擔當,以身許

大事面前講政治。當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戰鬥號角吹響,和平陰縣融媒體中心全部一線編輯記者一樣,趙軍義無反顧地衝上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國有難,召必還,戰必勝。這是他對自己——一個有著14年黨齡、15年“新聞工齡”的老兵,始終如一的內心堅守。

大疫面前勇擔當。當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舉行常委會,當平陰縣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一再調整提級,當源頭摸排出的武漢返鄉和集中隔離人員越來越多,當大街上疫情防控宣傳車的高音喇叭一遍遍刺痛耳膜,無數個寫稿的深夜,趙軍感同身受地想到了這場戰“疫”與國家的艱難,想到作為一名“新聞戰士”應當做點什麼。次日一大早,他向融媒體中心黨組提出赴集中隔離觀察點和定點醫院蹲點採訪的請求。由於種種原因,請求未獲批准,這更激發了他“參戰”的渴望。

平陰戰“疫”期間,各行各業、愛心人士踴躍捐款捐物,這給趙軍以啟發。2月19日,他瞞著家人、悄悄地通過手機銀行,化名“共產黨員”,向平陰縣慈善總會轉帳捐贈1萬元。手機屏幕上顯示“轉帳成功”的那一刻,他感到自己和武漢在一起了。縣裡組織的2次愛心捐款活動,他和大家一起參加,對任何人沒有透露一丁點信息。如果不是3月中旬縣直機關工委多次下通知統計大額捐款情況,他捐款的事情估計只有自己知道了。

精策劃,士氣昂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新時期的戰爭。趙軍所處的融媒體新聞宣傳陣地,不是戰“疫”一線,但他們卻時時處處戰鬥在一線。

在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全國抗“疫”一步步走向勝利,“平陰戰場”漸入佳境。趙軍時刻以中央和縣委決策部署為第一信號,應時而動,把鏡頭對準一線,把筆端留給英雄,把頭條獻給典型,立足高位、著眼長遠,精心策劃和採編一大批具有平陰特色和階段特點的出彩人物、先進典型,既報道傳播了平陰全民全力抗擊疫情的最新進展,又鼓舞鼓勵了醫護、警察、志願者、基層幹部等所有參戰者的士氣信心,成為朋友圈裡最先傳播、炙手可熱的“爆文”。

戰“疫”之初說防控,趙軍立足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搶先一步採編出《平陰:“四個一”打響疫情防控人民戰爭》、《解密平陰戰“疫”作戰部署:一二三四——來自平陰的“戰地報告”》等大塊頭兒文章;棋入中盤說網格,趙軍廢寢忘食創作出《100個網格堅守戰疫“最後一米”》、《 平陰:網格里的戰“疫”有愛相伴》兩篇網格化創新疫情防控的姊妹篇文章,戰入後場議復工,趙軍不眠不休,在紅頭文件制發的當晚,就在各大媒體平臺重要位置刊發《濟南平陰開出首趟“企業復工直通車”!包車費用政府全額買單》一文,在當時“霸屏”的廣東、浙江“搶人”報道中殺出一股“平陰清風”,第二天又通過新華社現場雲將首趟包車赴菏澤曹縣接人的畫面進行網絡直播。有人問他如此執著地追逐瞬息萬變的新聞選題累不累,他說,緊跟時代走、緊跟戰“疫”走,是新聞的生命。

普利策曾說,倘若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守望者。15年的新聞工作經歷,特別是日復一日地在採訪一線行走,使趙軍培養建立起獨立思考的習慣。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人員隔離、內心焦慮、生活不便等種種現象,帶給他深深思考。彙報、建議融入疫情防控作戰部署,平陰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心理健康志願服務隊,向隔離群眾贈送文化大禮包,推廣第三方平臺實行“無接觸購物”等一系列好經驗分做法走向新華社客戶端、經濟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平臺。堅守於國省道、高速口、農村社區等值勤卡口的一線黨員、幹部、志願者,不眠不休,誓當平陰“守門人”,趙軍頂風冒雨一一走過,與他們共同體驗寒夜的冷、監測的忙,創作出東南西北四個“大門”系列的現場特寫,看到寒夜裡一個個的值守帳篷發出星星點點的燈光,提筆寫下《新“小桔燈”》,在元宵節當晚策劃發起了“四大門元宵節守夜”網絡接力活動,讓“守門人”感受到市民的關心,讓市民感受到“守門人”的付出,凝聚起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磅礴合力。高點站位策劃平陰戰“疫”的上半篇紀錄片《勇士》,“己亥末、庚子初,一場疫情從荊楚大地的的武漢策源……”詩意的語言把受眾帶回共同走過的戰鬥歲月,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如今,下半篇紀錄片《復興》正在創作中。

勤創作,捷報傳

離病毒更近一步,危險就更增一分。趙軍知道這個淺顯的道理,但他說,他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如今又遭遇新冠肺炎,他有責任有義務記錄下人們與疫魔鬥爭的每一個瞬間。在疫情防控的每一個階段,他都堅持衝在前線。國省道、高速路、農村社區的交通卡口,隔離戶、隔離樓、重點小區、重點村莊,還有兩個縣級醫院、三個集中隔離觀察點,他都身到、心到、情到,一一用腳步丈量,一一記錄在字裡行間。

由於時處平陰縣新聞中心和平陰縣廣播電視臺融合成立新的平陰縣融媒體中心的改革時期,平陰縣對外的報紙、新媒體宣傳任務落在趙軍一個人肩上。他不推不諉不抱怨,和以前走過的15年新聞生涯一樣,抖擻精神,迎難而上。白天採訪,晚上寫稿,上午採訪,下午寫稿,臨時任務,馬上寫稿。不管時間再緊、多忙多累,趙軍有個原則——儘量當天交稿。在他發起成立的“愛平陰新聞記者群”裡,他經常隨時發稿,隨時“@所有人”。從大年初一至今,他把一篇又一篇的新聞稿件投到工作群裡,《大年初二,平陰200人預備隊奔赴社區戰疫情》、《平陰衛健系統多人請戰抗擊疫情》、《平陰:“被隔離”的世界愛滿屋》、《平陰:開在防控卡口的農村“兩委”會》、《平陰疫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非常時期,平陰視頻簽約7項目總投資30億元》、《平陰雙招雙引答卷何以出彩》……把他的稿子串連起來,就是一封封的戰地捷報。

一快,二多,三精,是很多人對趙軍工作特點的評價,這要緣於他時刻注意學習,對時事發展的精準把握。當大家都在關注如何實現萬無一失的隔離之時,他敏銳地發現了隔離群眾的心理波動,採寫了《平陰戰“疫”築牢心理防線》;當大家意識到春耕在即的時候,他走進濟南市“菜籃子”工程示範基地——孝直鎮,採寫了《平陰:戰“疫”春播的孝直擔當 創造性破解農資運輸、人員調配等難題》;當復工復產成為各地“規定動作”的時候,他走進平陰經濟開發區的核心所在地——錦水街道,採寫了《100%復工+5.3億簽約!平陰錦水:一個工業街區的復工戰“疫”》 ……每一次都精準把握時事發展的脈,每一篇都獨家引領輿論關注的點,在上至新華社、央廣網等央媒大平臺,下至市、縣融媒體等各個媒體平臺,頻頻見諸“報網微端”。趕上上級記者在微信群裡約稿、找素材,無論何時何地,說到任一方面的素材需求,他都能在第一時間和平陰境內的戰“疫”發展對號入座、精準報送。有人說他是天生的新聞戰士,他說這是一名黨員的基本責任。有人說是他是平陰戰“疫”的忠實紀錄者,他說,生在這個時代,就要有所擔當有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