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治理河道促生態和諧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孫文濤) “河道里的垃圾清理了,對河兩岸河坡進行整理,建起漫水壩,壩上鋪設人行步道,河道兩邊建起了小遊園,村民可以下河道內戲水,也可以在遊園散步、品茶、娛樂,天熱再也不用擔心臭氣熏天和蚊蟲叮咬了。積存的陳年垃圾也組織村民清理掉了,平整出的河岸,種上了刺玫、桂花、紅葉李等漂亮的風景樹,俺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3月27日,郟縣渣園鄉仝樓村村民王軍強高興地說。

王軍強是該村從小長大的村民,他的成長見證了青龍河的歷史.據王軍強介紹,過去,這裡河水流淌,充滿活力,兒時和夥伴下水洗澡、捉魚是常有的事,後來由於乾旱,加上青龍河河道被堵塞,青龍河失去往日的活力,變成了一條幹河。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農作物秸稈隨之堆滿了河岸,漂浮垃圾鋪滿了河底,加上村民排放的生活汙水,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蚊蠅亂飛,自己總感覺到生活在垃圾場。年前,村兩委召開三委幹部會議,研究河道綜合治理事宜,當他得知此事後,第一個報名參加,並組織村內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積極投身到河道綜和治理當中。

“俺村從年前農曆12月底開始治理,到現在有兩個多月時間。軍強原來在外邊一天能掙300多,聽說村裡搞河道治理後,毅然放棄村外高工資,帶領村民投入到河道綜合治理當中,沒少帶領俺村村民幹活,真為俺村河道治理出力了”提起王軍強,仝樓村支部書記李紅偉讚不絕口。

為積極做好四水同治和水系貫通工程,渣園鄉以青龍湖引水渠、青龍河、二十里鋪河三條水系為基礎,集中開展河道綜合整治行動,對河道內和河岸邊垃圾進行徹底清理,對河床進行平整,對河岸整出的空閒地,建遊園,見縫插綠、見空種花。

為摸清各村“河道治理”的底子、情況、現狀,該鄉堅持持續不斷的明察暗訪,實地調研,找出薄弱環節,聽取群眾心聲、瞭解群眾期盼,並親自參與制定鄉“河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多次召開鄉、村兩級會議,對全鄉“河道治理”工作進行周密部署和精細安排,形成多級推進、多元參與、多方給力的優良態勢,並探索出“圍河圍渠造林”責任無空無縫落實,領導包村典型示範,幹部包抓責任村莊,村民參與的推進實施模式。

為保證施工進度和施工方質量,仝樓村監督委員會派專人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鄉紀委成立聯合督導組,對河道綜合治理的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不定時督導檢查,確保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截至目前,該鄉共投入資金50餘萬元,出動各種機械100餘臺次,人力1000餘人次,運輸車輛100余車次,累計清理河道15公里,清理河道垃圾530方,修建各種堰壩10個,建造小遊園4個,栽植各種樹木4000餘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