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对目前的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后会不会爆发新的疫情?

小宝哥的账号


我们的疾控部门还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建设、管理,要把疾控部门当成重要部门!

肯定会有新的病毒"冒"出来,人类历史就是与病毒的斗争史。现在我们人类唯一完全战胜的病毒是"天花"病毒。


跪射俑


2019年12月8日,武汉发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距今已有63天。

两个月里,事件不断演进,所有人置身其中。多地“封城”,生产减少,春节的热烈转为抗疫的焦灼;专业人士奔赴前线,驻守家中的其他人,用转发疫情、捐钱捐物的方式与情况最严重的疫区人民站在一起,只为这场抗疫战争能早日结束。

置身其中不仅指当前,更联结着未来。无数普通人揪心于一线疫区的患病和死亡,但他们的窗外亦是寒冬。澎湃新闻·湃客@照路明 从疫情数据、公开资料与调研结果出发,讨论这场疫情如何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这份调研是兼顾地区、性别、年龄段、职业等分布、面向全国样本用户定向投放的,经过筛除后获取有效问卷1655份。虽有局限性,但现有结论有一定参考性。

洗手,消毒,戴口罩

“我们这儿的疫情应该不算严重。”方群位于西南某省的县城。当初抢购的口罩,如今还剩七、八个新的,均为医用外科口罩。考虑到口罩难买、疫情或将持续,很多口罩,她使用过几次才放下。

上个星期点外卖送的一瓶医用酒精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只用了一点。“说容易引起火灾,新闻上提醒的。我用了一点在手机上。”她对酒精的使用很慎重。

疫情焦心。唯一让她满意的,是儿子的卫生习惯有了。“多多,洗手!”这句话方群对她的儿子说过无数次,这几天终于有了效果。

“因为疫情过后,难免还有其它传染病存在。我希望他能保持这些习惯,未来还有大考。”

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公共媒体对防疫知识的宣传已有两周之久。直接影响的,是人们的公共卫生行为及观念。

调研结果显示,疫情结束后,人们愿保持的前三种卫生习惯为洗手、消毒与口罩。哪怕是减少室内人群聚集、定期检查、减少出门这三种要求更高的行为,也有半数以上的人愿意继续保持。相比之下,女性的习惯保持意愿整体高于男性。

意愿很难全部转化为行为,但转化即是进步。2003年,根据中华医学会的调查,“非典”防治基本结束后,有六成人表示自己及家人“从公共场合回到家依然勤快地洗手”。[1]

同年,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非典”疫情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中国人对卫生习惯进行自觉地调整,将告别陋习提到日程上来。“日本、韩国此次没有爆发(非典),从习惯上看,我认为有一定的必然性。”[2]

回到17年后的今天,疫情之下的我们,又面临一场补考。

收入难题

养成卫生习惯是病毒带给我们的一点点正面影响,但生活要操心的不止于此。方群说看网上的疫情消息让她难过,但她更觉得生活难过。

去年年中,她与朋友合资开办了一家火锅店,过年的营收被寄予众望。但疫情来临,春节原定的三天放假在不断延期。2月4日,她们曾按照“餐饮店每日可接待不超过五桌顾客”的地方规定展开小规模营业,但次日当地新增的确诊病例让所有餐饮店再次陷入无限期的关停中。

“收入是今年的难题。”方群表示。为了迎战春节,大量现金都会用于备货,这是惯常。如今,房租、人工与货物的压力让她们喘不过气。“这几天开始做外卖,希望可以熬过去吧。”她想了想补充到,“但我们都理解,安全第一。”

方群背后,还有上千万的工作者同她一样。调研结果显示,与往年春节相比,超四成人透露疫情让收入减少。其中,近八成人的损失在20%以上,而他们大多拥有一定的负债。由此,春节在家的“闲”转为了长此以往的“忧”。

在“忧”的时间长度上,李闻有发言权。在陆续开工几日后,2月7日,他所在的旅行社公司再次放假,老板通知他们的开工时间预计是五一之后——三个月的假期里,他在酝酿找一个新工作。他担忧的既是收入,同时更担忧,公司也许撑不到五月。

将视角从城市上班族和个体工商户继续下沉,情况会更严峻。在某新闻客户端,超过一千万人次参与“新型肺炎对普通人的影响”话题,这些故事又在微博上转发,将长吁短叹乘以数倍。

无论是做好了糖葫芦却没人买的老人,还是草莓严重滞销的果农,人们担心的是,他们很难具有抵御疫情和经济压力的能力——比如一份合规的口罩,不仅是能否买到的问题,而是能否支付得起的问题。他们同时担心的是,这种压力某一天会连锁反应,大到自己也无法承受。

“春天终于还是会来的,只是有的人已经等不到了。”一名网友评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彭泗清呼吁关注疫情冲击下涌现的“临时困难群体”,包括无口罩群体、有倒闭风险的企业主群体、有失业风险的劳动者群体等。他认为,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生活幸福感,对于社会和谐及社会稳定力量的重生,有重要意义。[3]

借此,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对肺炎疫情最大的害怕不是死亡。(详见湃客@照路明文章:《被新冠肺炎困在家中的中国人,这几天都在干什么?》[4])

一方面,得益于科学传播,人们对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许有了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因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且被牵挂,对平安、稳定生活的追求遮蔽了死亡的可怕性,并随着年龄增加显得愈发重要。

一线城市的焦虑

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或许是一场挑战。面对未来,普通人的心态是否也被影响了?

数据显示,以“信心”为代表,人们的正面情绪整体高于负面情绪。其中,北方省市在“自信”、“鼓舞”的情绪测定中位居前列,显示出对未来工作、生活的乐观。

与我们此前在《被新冠肺炎困在家中的中国人,这几天都在干什么?》发现的结果相符,在扩大样本的情况下,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展望未来,天津、四川的负面情绪都较低,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平静”指标,依然为居民心态最好的两个地区。

反观负面情绪更突出的省市,呈现出一个特点:一线城市最焦虑。具体表现为: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四地受访者的“焦虑”、“心烦”与“害怕”指标都在均值之上。在他们之后,还紧随重庆、江西、安徽等湖北周边省份。

一线城市的第一个焦虑来自返工潮。它顺应正常的经济生产,但在一定程度上,与疫情防治的诉求相悖。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经济活跃度最高、人流量最大,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也最高。[5]在这一情景下,本地人与外地务工者的对立情绪激发,陷入彼此担忧。

另一个解释维度,依然与经济有关。一线城市载有大量中小微企业与务工者,加速经济修复的重任,在他们头上。因此,身处前方的瞭望台,他们难免有焦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在财新网撰文呼吁,经济恢复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比当年“非典”时期更严峻,健康安全是第一要务,但也亟需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6]

对收入与经济的乐观度调研显示,人们对今年收入的乐观度偏低。具体解释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收入将减少。其中,个体工商业的乐观度最低,学生的乐观度更高。身处象牙塔的后者,对收入一词的把握停留在预估中。

尽管如此,人们对经济依然趋于乐观。其中,个体工商户转为最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各地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我与我们的距离

病毒侵害的不仅是身体和经济,也可能影响人们的内心。

我们对疫情前后各省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全国人民,还是具体到湖北/武汉人,心理距离都在从疏远向亲近转变。这意味着人们相信这场疫情让彼此靠拢,与自己息息相关。

其中,黑龙江、山东、天津等北方省市在距离和变化幅度上区别于南方。尤其是多个与湖北接壤的南方省份,空间距离的接近、长期的持续交往、对疫情的担忧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距离。但总体而言,依然是亲近趋势。

学者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持续的信息与宣传能减少公众对这类事件的心理距离,提升认知水平与参与度。[7]从这个角度出发,疫情和抗疫带来的是更团结、更愿意彼此帮助的国民,“众志成城”在这里体现。




小文搞笑娱乐室


这疫情我深有体会,湖北人在隔离60多天。心情焦虑不安,惶恐!钱从哪里来,全家人在一起吃,喝!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小孩上大学也要钱的!房带也要钱!60多天过去了,解封了,钱一样不好赚!去外省,都在歧视湖北人,有些厂跟本不要湖北人,就好像湖北人是病毒一样!病毒现在控制了,我们还是要小心,量体温防感冒!带好口罩;人多的地方不去!做好自己的防疫!希望国家研究出好的药💊,把这病毒彻底治愈!


回亿往事


新冠肺炎对目前的人类造成的影响太多了,一方面,对政治影响:一是引起了世界动荡,其中国家之间相互截获物资,争夺原料,抛售货币等,导致的局部的经济体变更。二是引发国家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不明显,但联邦制国家,组成成员之间相互倾轧争夺物资,甚至争夺权利,或者各行其道,导致国家难以统一调配和防护。一方面,对经济影响,这个没有具体研究,就不说了。另一方面,对文化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学汉语的人将会更多,也就增加的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而之前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国,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受此影响。

未来还会不会发生疫情:这是必然的,这是人类进化必须面对的,人在进化,环境在改变,必然会面临基因的突变,不只是人类的基因会发生突变,动物,病毒等基因也会发生突变,当基因突变而没有相应抗体或者不可控时,将又是一次新的疫情,也将面临一次生物结构的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