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写香菱,甄士隐的故事在全文中有何用意?

芬芳金银花


甄士隐和香菱的作用就是点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确定《红楼梦》的整个基调;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现状和人情冷暖,所以,看似两个小配角,实则用意很巧妙。

二人的出现对《红楼梦》的意义有四点:

1⃣️首先是写作层面的开篇点题,设下悬念的作用;

2⃣️确定故事的感情基调,为《红楼梦》悲惨基调埋下伏笔;

3⃣️揭示当时妻妾制度、等级制度对人的迫害;

4⃣️体现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

下面,让我们逐条分析一下:

第一、从全文构思、写作角度上来看二者的作用。二者的出现以轻松、愉快而后又叹息的展开故事情节,为全书设下悬念,埋下伏笔引起阅读上的兴趣。

第二、确定《红楼梦》的悲惨基调,这也是最重要的意义。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1.从香菱和其父亲甄士隐二人名字的寓意上来看。卷第一段里就明白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甄士隐,名费,谐音“废”,字士隐。“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书中有“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一句。香菱原名甄英莲(取意真应怜),叹其可怜应怜,无比在暗示人物的悲惨基调;

2.从开篇香菱大街上被拐走(千金小姐从此颠沛流离,不但作为“西风瘦马”培养并嫁入混蛋薛蟠为妾),甄士隐久寻爱女而不得,急火攻心染疾病,又遭遇火灾,甄家的美好生活,恍如梦幻般破碎。以小见大,由此可见四大家族的兴衰不过也是殊途同归罢了。

第三、香菱真正的死因应该是被薛蟠正妻夏金桂折磨致死。所以,从可怜的香菱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封建社会的妻妾制度、等级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第四、不论是从甄家败落后,甄士隐岳父对其财钱上的侵占、名誉上污蔑等诸多不堪,还是从贾雨村入仕前后的变化,无比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

所以,二人看似人微言轻,其实也是文章中作者用力深埋、深挖的一条线,助推着全书的脉络发展。





喜新不厌旧频道


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之所以要先写香菱,为的就是让香菱的“有命无运”,和她们家的丫鬟娇杏的“命运两济”来形成鲜明的对比。

“命”和“运”的关系

古人认为“命”和“运”是两个概念,“命”是先天的,一个人一生下来,他的生辰八字就改变不了了,所以我们常说命中注定。但这可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最终结局会怎么样,还会受着“运”的影响。

“运”,指的就是一个人后天的经历,比如说他是否会有机遇,能不能勤奋等等。所以古人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名;五读书”。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古代短篇小说,里面说一个人去参加考试,他的命中注定会考中的,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一家闹离婚的,被人请去帮忙写了一份儿休书,结果最终名落孙山了,因为古人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封建迷信而已,然而古人就信这个。

香菱的“有命无运”

香菱的原名叫甄英莲,是一个富有人家的小姐,她的父亲甄士隐和母亲封氏只有她这么一个小女儿,命好吧,但是她的运不济,才四五岁就被拐子拐跑了,受尽了打骂。

遇到个府尹贾雨村,正好还是曾经受恩于她父亲的一个人,没想到这个贾雨村他没良心,根本就不顾及英莲的死活。

英莲被卖到了薛家,改名叫了香菱,做了呆霸王薛蟠的妾,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她就被主母夏金桂给一路炮制死了。

香菱本来是一个大家小姐,命里应该是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但是因为她的“运”不好,所以最后才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娇杏的“命运两济”

娇杏是甄家的丫鬟,看来是她出生时的生辰八字好,所以注定了她将来会做官太太,那她的“运”又有多好呢?

在甄府当差的时候,娇杏不留神看见了贾雨村,忙回过头去回避一下,她就应该得这么做,但是当娇杏忽然想起了这个人是谁的时候,却“不免又回头两次”,这可就是她不遵守礼法的行为了,所以,小说的作者说娇杏是“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娇杏被贾雨村收作妾室,一年的时间她就给贾雨村生下了一个儿子,再过半年,贾雨村的嫡妻就死了,娇杏就被贾雨村扶正,做了正妻了。

古人为了保护正妻和嫡子,是规定了不允许把妾给扶正了的(要不然得有多少的嫡妻死在妾室的手里啊)。一个男人的嫡妻死了,他是得要再娶一个继室夫人的,不能扶正自己的妾,除非他的嫡妻还没有留下孩子。看来,娇杏就应该是属于这种状况,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作者先写香菱,除了用香菱和娇杏在“命”和“运”上做一个对比以外,还用香菱的一生遭际,来引导出小说中诸多的女孩子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命运。

甄士隐在小说中的作用,就是先用甄家的“小荣枯”,来引出贾家,乃至于整个四大家族的“大荣枯”,注定了这些钟鸣鼎食的贵族之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共同归宿。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红楼梦》开篇即写了甄士隐一家由盛转衰的故事:甄士隐一家原是姑苏的望族,虽不是贾家一般的世族大家,但也有大宅院一处,奴仆数人,在乡下还有田产农庄,一家生活富裕、和美。

但是,厄运接踵而至,先是独女甄英莲走失,后院落失火被烧为废墟,天灾人祸,田庄收入减少,最后只得卖了田产,寄居到妻子娘家,被老丈人冷嘲热讽。甄士隐因为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击,所以一直郁郁寡欢,身体越来越差。一日,甄士隐在街上偶遇一破足道人唱着《好了歌》经过,猛然开悟,随即跟着道士走了。

曹雪芹要写贾家的盛衰故事,却并不从贾家写起,而是先写了甄士隐一家,这样的安排布局让很多读者摸不着头脑,不知其意。但是,甄士隐一家的遭遇被称为“小荣枯”,欲写贾家,先写甄家,用甄家的陨落预示贾家的结局。

1. 甄家的遭遇预示着贾家的结局

甄家的结局是什么?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家破人散”,一家三口,分散三地,互相没有音信。一场大火,宅院也被烧了个干干净净。而这也将是贾家的最终命运,宅院、财产全都被抄了,人关的关,卖的卖,飘零不知所踪,百年的基业如大厦倾塌,眨眼就没了。这才是曹雪芹为贾家设置的最终结局,远非高鹗续书所写的那么温和。

2.甄英莲的有命无运预示着贾家众女儿的结局

甄英莲即香菱,她本是甄士隐一家的掌上明珠,正儿八经的大小姐,却在年幼时被拐子拐走,从此命途坎坷。被拐子打骂,又被卖给了薛蟠,成为了薛霸王的小妾。夏金桂进门后,香菱受到了夏金桂、薛蟠两人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虐待,正应了道士那句“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红楼梦》的小姐主子们,诸如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迎春、史湘云等人皆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身份高贵,锦衣玉食,自然算得上是“有命”。但是,树倒猢狲散,四大家族的败落必然会改变她们的命运,元春死于非命,黛玉泪尽而亡,迎春被孙绍祖凌虐致死,惜春出家为尼,探春远嫁番邦,湘云青春丧偶,宝钗独守空闺,孤独终老,都是“无运”之人。香菱的“有命无运”,即是红楼众女儿的“有命无运”。

3.甄士隐出家预示着贾宝玉的结局

甄士隐家破人散,落魄至极的时候,在街上偶遇一个破足道人,他听到这道人嘴里一直在唱: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听完这歌,士隐猛然明白了自己放不下的一切,原来都是自寻烦恼,自己之所以被困住,是因为没看清、没想明,所以走不出,释怀不了。于是,他叫住那道人,要为这《好了歌》注解一番: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道士笑说:“解的切”可见,甄士隐是真的看开了所谓的俗尘恩怨。在一切都归于幻灭后,贾宝玉悟到人世间情欲、财富、权势的虚无性,放下俗世的所有纠葛,出家为僧,跟着道人走了,不知所踪。甄士隐的结局预示着贾宝玉后来的结局,宝玉在贾家败落后,看遍了人世的冷暖,尝尽了人生的甘苦,在一僧一道的点化下,也出家去了。

《红楼梦》写甄士隐一家的时运变幻,看似无意,实则是曹雪芹的巧妙安排,开篇即告诉你整个故事的大结局。作为读者,我们虽然知道了结局,却依然会被故事吸引,跟着着情节的发展,去读结局产生的整个过程,这就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奇特之处。


小甜甜和牛夫人


这个问题有深度,意义重大。

有两个成语,一曰提纲挈领,一曰纲举目张。纲就是网绳,目就是网花,这是比喻,解决问题就应该抓主要矛盾,也就是网绳,抓住了这个纲,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红楼梦》的纲是什么呢?四个字,天地日月。

《红楼梦》开篇就是女娲补天,为什么要补天?因为天倾西北,这是有寓意的。甄士隐一出场便劈头又是一句“地陷东南",这当然也不是自然景观,都是指社会景观。接下来便是两笔环境描写,一笔是“一轮明月飞彩凝晖",一笔是“红日三竿方醒",这两笔都出现在甄士隐家,这样,第一回就把全书的总纲交给了我们读者。

这是什么样的社会景观呢?天地变了,原来的高天变成了无可奈何天,取而代之的是青天,原来的两地生出一棵孤木,原来的红日成了落日,取而代之的是白日,可是,白日无光天地里,世道进入了漫漫长夜。你看,贾府的宴席很多是夜宴,上了回目的就有三次,宝玉的四季即事诗都是夜,其它写夜的文字就更多了。人们不能总在黑暗中生活,不需要黑溪、黑海、黑山、黑老鸹、黑母鸡等,人们需要光。就在这暗夜里,升起了两轮月亮,一轮是江北的冷月,一轮是江南的明月,这两轮月亮就和那个无光的白日同时悬挂在天空,形成了双悬日月照乾坤的社会景观。

贾雨村是冷月派的代表人物,甄士隐是明月派的代表人物,而英莲则是正册十二钗中的第一名,是明月中的女性代表,宝钗是冷月中的女性代表,她是雨村的女儿,这才是“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主要含义。

《红楼梦》的所谓真事,重点就是两大血案,一是江北的冷月案,一是江南的明月案。两案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这两对父女,能不让他们率先登场吗!顺着这个网绳可以抓到任何一个网花,可以理顺故事的来龙去脉,这就是作者如此设置的良苦用心。


gaotzy


《红楼梦》可谓是容纳人间百态的百科全书!全书布局严谨,开头书写甄士隐的遭遇意为“真事隐”,与同样在开头出现的人物贾雨村(假语存),开篇布局,展开了人世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生活百态,终将繁华落尽梦一场!


灯火147080703


《红楼梦》里面香菱和甄世隐在小说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是以香菱和甄士隐父女两人作为开篇,当四大家族衰败之后,也是以他们父女两人作为整部小说的结局。

香菱的命运

香菱本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被人贩子拐卖之后,命运也一波三折。香菱被薛潘抢去之后,并没有得到薛潘的真心相待,香菱称为薛潘的妾室后不久,便又迎来了薛潘的正妻——夏金桂。夏金桂对香菱百般刁难、折磨之后自尽了,本以为香菱能够就此脱离苦海,却没曾想居然难产而死。

香菱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非常苦命的人,她在红楼梦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通过香菱,我们可以了解封建社会的妻妾制度、等级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甄士隐

甄士隐是香菱的父亲,他本来家境殷实,却遭到了飞来横祸。甄士隐失去了自己的爱女甄英莲(即香菱)之后,一场大火继而又烧毁了他的房子和一些财物。甄士隐在不久之后家产还被丈人欺骗占有了不少,在病痛之下他便遁入了空门。

甄士隐还曾资助过未曾入仕的贾雨村,贾雨村在为官之后尽管遇到了香菱,但他也并没有将香菱的下落告诉甄士隐的妻子。甄士隐的遭遇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贾雨村入仕前后的变化。

总结

《红楼梦》中,甄士隐和香菱的作用就是点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而且甄士隐父女的遭遇还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小说最后,也是出家的甄士隐将难产而亡的香菱接入了太虚幻境。


与黄生一起阅读


线,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