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战“疫”日记】法官爸爸大学生儿子的战“疫”行

这几天,在阳光社区值守点里,有一名帅气的大学生经常与父母一起站岗值班。


今天我们翻开刘瀚文的日记,听听他们一家三口战“疫”的故事。

【儿子的战“疫”日记】法官爸爸大学生儿子的战“疫”行

我叫刘瀚文,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我的爸爸刘忠元是牡丹江中院执行局副局长。他平时工作特别忙,白天在解决执行难的道路上奔波着、忙碌着,晚上则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还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寒假伊始,我们家的常态是我在听网课,读英语;爸爸在研究他的执行案件之余还和妈妈在“学习强国”中你追我赶。


这样的常态在2月9日发生了变化,我的爸爸作为第一批报名的党员,被分配到阳明区阳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担任阳光社区临时党支部书记。50多天里,他与来自全市各单位的145名党员并肩战“疫”。

【儿子的战“疫”日记】法官爸爸大学生儿子的战“疫”行

阳光社区共有15栋单体楼,半数以上无物业管理,有4100户常驻居民,10600名常住人口。安居小区还出现过确诊病例,疫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连日来,爸爸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组建临时党支部,与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一道,共同担负起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他经常是忙完各个值守点的巡查和慰问工作后,再值最晚一班岗。

【儿子的战“疫”日记】法官爸爸大学生儿子的战“疫”行

【儿子的战“疫”日记】法官爸爸大学生儿子的战“疫”行

战“疫”父子兵

【儿子的战“疫”日记】法官爸爸大学生儿子的战“疫”行

3月13日,我刚好上完网课,爸爸要去安康1、2号楼值守。这时,我申请和爸爸一起去,“爸,带上我吧!我可是有四年经验的‘中国志愿者’呢!”“好呀,我们社区正好缺人手呢!安康2号楼住着很多残障人士,出行不方便,我们得帮着拎油扛面!”


来到值守点,那里的条件比我想象的还要艰苦,只有一桌一椅。春寒料峭,在爸爸的带领下,我们认真核查出入小区人员的通行证,帮助年龄大的居民扫描并注册“龙江健康码”,帮助身体不便的居民扛米背面,帮助残障人士送水送药。

【儿子的战“疫”日记】法官爸爸大学生儿子的战“疫”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爱逆行,并肩作战,我们一家三口用实际行动绘就了共同抗击疫情的“同心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