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千金裘”说的是贵重的服饰,与之对应的“五花马” 自然是非常名贵的宝马。五花马是什么马,五花说的是毛色还是“发型”,向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马儿也有“洗吹剪”

想弄清楚五花马长啥样,先来说说什么是“花马”。花马是指将马颈部的鬃毛进行修剪,形成花瓣状,然后根据其数量称之为“一花马”“二花马”“三花马”等。

在唐朝三花饰马曾风靡一时,是当时宫廷的时尚, 皇族贵戚都喜乘有三花装饰的马匹。

宋人郭若虚所言“唐开元天宝之间,承平日久,世尚轻肥,三花饰马”实指“三鬃饰马”,是指唐朝时对马鬃的一种修剪手法,而根据迄今所见到的唐代石雕、壁画、图画、墓俑中的马的形象来看,可知唐代马有剪鬃、披鬃等不同修饰手法。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唐代画师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提供了实证,画中有两位人物所骑乘的马匹即为颈部剪成三花的马,画中马匹的三花上端呈圆弧状。有诗为证:岑参《赤膘马歌》中有:“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虢国夫人游春图

局部

“其颈上鬃鬣修剪成三瓣, 如连绵起伏的三座山峰。”唐人以此提高马的观赏价值, 使马看起来更俊美, 白居易诗云:“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和春深二十首》)更确切地表明三花是用剪刀修成。

与“洗剪吹”迥异的另一种说法是,《新唐书·百官志》云: “凡外牧岁进良马, 印以三花、‘飞’、‘凤’之字。 ”尚乘局是负责掌管御用马匹的专门机构,三花图案是上等骏马成为御马的标志,直接加印在马的尾侧。

唐朝人有多爱马?

马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从传说中穆天子的神奇坐骑“八骏”到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要寻找的“汗血马”,再到唐太宗昭陵前镌刻的“六骏”。到了唐代人们对优良马匹的渴求已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地步。

唐代爱马和养马的风气很盛,这不仅是马在疆场上可以发挥作用,同时,在贵族生活中也是不可少的娱乐品,如骑马狩猎,骑马打球,骑马游春等。据史载,唐初四十余年间,全国的官方养马从三千匹激增到七十万六千匹,足见当时国家对马的重视程度。

史书有记载,唐太宗随行的马队有几十万匹马,色别为群,白马、黑马、枣红马、花马各为一群地行进,整个行进的队伍如五色锦一般,昔日景象之壮观,可以想见,今日难以复制。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唐人对马的垂青也表现在诸多艺术作品中,1972年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三彩“三花马”。通体棕红色,膘肥体壮,颈项高耸,英气勃勃,神气十足。马矫健的姿态,凸起的肌肉和强劲的筋腱,迸发出昂扬的气概。色彩明快热烈,更富于华丽、高贵和蓬勃豪放的韵味。甚至可以呼吸到盛唐时代雄浑壮阔的空气,领略到如日中天的盛唐气象。

对良马的需求,是唐人自始至终的追求。《旧唐书·西域传》等都有唐朝在不同时期对名马的需求,及周边国家的朝贡。另一方面,唐人强烈的边疆之志,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对外来事物强烈的好奇心理,在唐代的长安城外来文化和物象充斥于街市,强大的国力又滋长了唐代统治者的尚奇倾向。在冷兵器时代,行伍出生的统治者对马的需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对那些特殊的马的好奇心和占有欲更是历朝统治者的爱好。“五花马“便是其中之一。

五花马为唐代宝马代言

“五花马”长啥样?是从“花马”脱胎而来的一种装饰造型吗?从出土文物资料可知,一花马、二花马早于唐代就出现了。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三花马在唐代最为常见,有些剪成弯刀状的颈部鬃毛,有些呈方块状的三花样式,极少数的唐三彩陶马,也有一花马的造型。诗文、绘画、浮雕、石刻......形态多样、辨识度高。

唯独五花马是非主流,从现存图像资料中难觅踪影。在李白笔下,它又金贵又傲娇,它的形象却并不明确。

一说五花马是毛色呈五花纹的马,一说像三花马修剪马鬣为三瓣一样,五花马是修剪马鬣为五瓣的马。

那么,出土文物中有没有能够佐证的实物呢?

有!

1955年西安东郊韩森寨出土的青黄釉堆花壶,是唯一可以确认的“五花马”的图像资料。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执壶嘴下边为骑马武人,似持盾舞剑,马颈部的鬃毛被修剪成五瓣花状,以模印贴花的形式装饰于执壶腹部,五簇花瓣状鬃毛较为密集,与三花马的形象极为相似了。从壶的形制和装饰手法来看应该是唐代长沙窑的产品,推断是盛唐时期的作品,这和李白《将进酒》的创作时间也较为相符,说明唐代的确有五花饰马的习俗。

这是否证明五花马只是比三花饰马多了二花?

不一定。

外域良马因与中国骏马杂交,故有诸多特异品种,“五花”为其中之一,五花马乃是上乘骏马的名称。以五花命名,是因为此种马的毛皮有五种颜色, 而五色是宝马的标志之一。这种相马的标准早在唐以前就存在了,汉代五色马已是当时的骏马。晋朝时毛之五色已明确作为天马千里驹的标准之一。到了唐代更是如此,有诗为证,杜甫有“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一句(《高都护骢马行》),对五花马的毛色做了形象的比喻, 凸显了这种骏马的飘逸之态。

唐朝有以花色为马命名的习俗。五花马自唐以后则逐渐成为宝马的代名词,被后世诗人争相引用, 同时又有“ 五骢”、“五花骄”等别称。

除了外貌和造型上的与众不同,五花马之所以能和千金裘相类比的原因还在于它区别于一般马匹的“特殊”功能性。能够确定五花马的唯一实物——执壶同样体现了它的精妙之处,骑在马上的人物似持盾舞剑,与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上所装饰的舞马异曲同工——这是一匹自带光环的“演艺”马,经过表演训练,为特殊场合演出所用,说它极其珍贵,考古发现的数量也极为少见,就不足为奇了。

历史角:解密唐代名骏“五花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