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是由黃曉明、佘詩曼,尹正等飾演的一部耽改劇,所謂耽改劇,大體是指雙男主的劇情,據說現在耽改劇深受女觀眾的喜愛。確實,兩個鮮肉的愛恨情仇,對女性來說又養眼又獵奇的。也許正因如此,該劇很快上了熱播榜第一名。

《鬢邊》的原著其實就是一部情色小說,之所以把情字放在前面,是因為它把商人程鳳台和戲子商細蕊之間的“愛情”描述得還是相當絲絲入扣,感天動地的。這部章回小說堪稱是一部民國的“浮世繪”,梨園中的《金瓶梅》。程鳳台在書中就是個靠老婆的嫁妝重振家業的精明商人。在家安撫妻兒,照顧妹妹,在外終日眠花臥柳,包養情婦,遊戲人生,是個徹頭徹尾的花花公子。也並不象劇中所描述的是一個愛國青年,相反他上海的紗廠有日本人的股份,還是個偏親日的商人。倒是戲子商細蕊曾協助他大哥送盤尼西林等軍需上延安戰場,籌錢送飛機援軍,頗有幾分俠肝義膽。想來因為要通過審核,把人設和情節都作了相當大的改動,但改了之後也不覺得特別牽強,反而原著中略顯單薄的很多人物都立體起來,更鮮活更生動了,不得不不佩服於正的功力。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原著中刻畫得最豐滿的人物就是商細蕊。他是在臺上顛倒眾生,唱作雙絕的商老闆;他是戲外不懂風花雪月,情感上少一根筋的少年“蕊哥”;他是不畏強權,槍桿子頂著腦袋也寧要戲不要命的倔強戲瘋子;他是琴音錯,商郎顧的天才藝術家;同時也是讓遊戲人生的程二爺一改本性,為之痴迷一生的小戲子。商細蕊不是完人,但他與生俱來的藝術家氣質和骨子裡對京戲的痴迷和執著,對世事對人的懵懂卻不失善良俠義,足以讓他成為一個雌雄同體,顛倒眾生的魅力發光體,也讓程二爺對他的迷戀超越了男女世俗之情。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當然電視劇到目前為止,只看到了商程之間的友誼,沒有“同志”情,估計後面還會發展成為“革命同志”之類的友情吧!不知道劇情會向什麼方向發展,但前半段劇情中對寧九郎和齊王爺之間的琴瑟和諧,舉案齊眉的描述,似乎是對兩大男主情感發展的一種暗示和呼應。還是敬請期待吧!

這次扮演商細蕊的尹正還是非常讓人驚豔的。他把小戲子臺上的靈氣十足,一絲不苟和臺下的呆萌痴憨,俠義血性拿捏得恰到好處,看似和商細蕊渾然天成,融為一體,實際是下了相當大的功夫的,包括京戲的身段、手勢,表演等對一個行外人來說,學到這個程度,也是相當的不容易啦!從尹正演的商細蕊身上可以看到哥哥張國榮演的程蝶衣的影子,但又是性格氣質迥然不同的兩個人物,學習並融入自己的東西,也是尹正在劇中成功的秘訣。尹正之前一直演一些不痛不癢的角色,即使是男二,也沒有為他帶來多大的知名度,但厚積而薄發,這次的商細蕊,絕對是尹正演藝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相比他的用心和絕美的扮相來說,某些觀眾吐槽的素顏微胖和略顯老氣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劇中其他人物也是塑造得有血有肉,可圈可點的,如香港TVB花旦佘詩曼演的舊式家庭大家閨秀二奶奶,通達明理,端莊大氣;臺灣老戲骨金士傑的大反派姜榮壽陰險狡詐,欺軟怕硬;上海灘交際花程美心時髦迷人,頗有心機;青年軍官曹貴修的舊情難忘;黃聖依版女盜匪古大犁的粗曠豪放;戲院老闆紐白文的中庸之道;小跟包小來姑娘的忠心伶俐……各色人等構成了一副亂世眾生相,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讓整部劇情高潮迭起,令人慾罷不能。比小說有了更豐富的情節和更深的內涵。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當然,作為一部以梨園為背景的劇作,最大的看點還是哪些經典的京劇片段。京劇老生王珮瑜“瑜老闆”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愛京劇的人,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愛京劇的人。”人過中年才知道,原來之前嫌京劇節奏拖沓,情節太慢,唱詞聽不懂,完全是因為年輕時心浮氣躁,完全不能沉下心來欣賞京劇的美而已。當中年以後能夠靜心凝神,才會懂得京劇之美。唱詞美、服裝美、扮相美,做工舞蹈更是美輪美奐,難怪程鳳台一個不懂京戲的留洋歸國人生,初見商細蕊扮演的楊貴妃,便深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書中描寫二爺的內心獨白:“商細蕊像一隻千百年前穿越時空的妖精,載著楊貴妃的魂,亦歌亦舞,踽踽獨行,把人生百態世道變遷徐徐道來,歲月都在他的袖子裡。一拋水袖一聲嘆,演的人痴了,看的人醉了,演的人不知自己身在戲中,看的人不知自己身在夢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了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劇中的每一場戲劇都對情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貴妃醉酒》是程鳳台初識商細蕊時對人的驚豔和對戲的感悟;《晴雯撕扇》渲染了商老闆面對同行陷害的應變和大度;《霸王別姬》寫出了商細蕊對人對戲的痴迷不悔;《戰苑城》裡的鄒氏則勾起了二奶奶“戲子都不是好東西”的偏見,而商細蕊的《趙飛燕》與陳韌香的《閻惜嬌》的對臺戲,是全劇的高潮,更奠定了商細蕊旦角霸主的地位;一曲崑腔,又帶出了小戲子對藝術的初心不改。除了對劇情的推動轉承起合,每一場戲又以它精巧細緻的服道化和百年傳承的表演藝術,讓觀眾享受了一場視聽盛宴,感受到京劇鼎盛時期,民國乾旦(男旦)的不朽魅力。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那灩漣如絲的眼波,那舞動翩躚的水袖,伴以步步生蓮的姿態,一唱三嘆的戲腔,恰便似悠悠勾出的千年的古魂精魄,百年的滄桑功底,幻化成這百轉千回的繞樑餘音,纏綿悱惻,誓成絕響,亦千古流傳……

當商細蕊超越一切親情友情成為程鳳台心頭那一點硃砂痣時,作為國粹藝術的京劇能否成為廣大觀眾心頭那點鮮紅明豔的硃砂痣呢?也許很難,也許不難……

《鬢邊不是海棠紅》心尖一點硃砂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