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對文學的態度,也即文學觀是什麼?

小刺蝟的吉他聲


從時間線索上理一下吧。

先秦時期

1.詩言志。對於“志”的解釋不一,大致意思就是詩要表達人的志向抱負、思想情感。

2.孔子的“詩教”觀。這個大家比較瞭解。有“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不學詩,無以言”、“興觀群怨”等等。

3.墨子的“非樂”、“三表”。

4.韓非子的“儒以文亂法”、“主有令而民以文學非之”

這時期思想很多,比較雜,選取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當然,相比其他,詩言志和詩教是被廣泛接受的。

漢魏六朝

1.司馬遷“發憤著書”說。“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這個很有名,不用多說了。

2.《禮記·樂記》和《毛詩序》基本都肯定了詩或者樂是從人心生髮的,是人的情感或者志向的表現。“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需要注意的是,特別注重詩和政治教化的關係,認為詩能夠諷諫帝王,教化百姓。

3.王充提倡“真美”,認為文學應當真實,反對虛妄,要勸善懲惡。

此時對於文體的區分更加細緻了,對於文學的創作、發生、作用也有比較深入的討論。

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鍾嶸《詩品》等,都認為文學是情感的表現。

曹丕提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世”、陸機“詩緣情而綺靡”、《文心雕龍》“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鍾嶸“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也肯定情感產生而形成詩歌。

隋唐宋元

1.陳子昂主張“風骨”“興寄”。

2.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3.韓愈、柳宗元“文以貫道”“文以明道”。韓愈還有“不平則鳴”,對司馬遷“發憤著書”有所繼承。

1.歐陽修等人主張“文道合一”,推崇韓愈。

2.王安石認為文應該為政治、為禮樂教化服務。

3.周敦頤、二程認為“文以載道”,文章是工具,甚至認為“作文害道”。(這裡的道和韓愈歐陽修他們的道不同)

4.朱熹“文便是道”。

以上主要是針對詩和文,這時期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學樣式——詞。

對於,起初主要是是娛樂作用,寫歌兒舞女,後來內容越來越廣泛、多樣,李煜、柳永、蘇軾等,尤其是蘇軾,講究“無意不可入”,認為詩和詞“自是一家”,在詞裡也可以寫感情,也可以寫志向。李清照則認為詞“別是一家”,像蘇軾那樣的豪放詞不是詞的“本色”。

明清時期戲劇小說成就最高,對於戲曲小說,最開始是貶低的,認為它們難登大雅之堂。明清時期,認識到戲曲和小說的價值、功能,評價也逐漸高了。


邙山塵


、文學最早出現於先秦《論語.先進》篇

1. 德行(1):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2):宰我、子貢。政事(3):冉有、季路。文學(4):子游、子夏。

這裡的文學不同於現今,這時的文學指熟悉古代所有文獻具有廣泛的外延,泛指一切文學。

2.論語子旱篇: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這裡指的文學還是全部的文獻,也表現了自然、開放、自信的文人形態。

3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譯文:顏淵喟然嘆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研鑽它越顯得堅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後面ⅵ夫子循著次序一步步誘道我;先教我博學文章典籍,然後要我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我想停止不學了也不可能,已經用盡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從上去,但總感到無路可追從上去。”《論語·子罕第九》

文皆有學的意思,用與連詞則表示文學,文學一詞皆有博學之意。

二、倆漢

博學之意為學,成文學。以美而動人的文辭為文章。這裡使文學與學術分離。《史記》中文學,廣義上包含一切學術,狹義上指儒家學說。《漢書》用法同《史記》。《論衡》中文學用法與先秦相同。

三、魏晉南北朝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認為:“文筆”之說,始於漢代,流行於南北朝,《文心雕龍》就曾一再採用“文筆”的概念。“文筆”是泛指詩賦、散文及各種應用文體,相當於漢代“文章”的概念。由於當時文學及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人們不斷從各種文體的性質上和形式上區別它們之間的差異,於是又將“文筆”一詞析之為二,即“文”與“筆”。

六朝時代把文章區別為有韻之文和無韻之筆兩類。文筆說的提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區別文學之文與實用之文,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和進步意義.它對我國文體的發展,擴大文學的社會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文”、“筆”之分,較早見於顏延之的“峻得臣筆,測得臣文”(《南史·顏延之傳》)。《文心雕龍》也曾反覆使用“文”、“筆”,如《時序》、《序志》等篇。在《總術》篇中,劉勰還對當時的“文”、 “筆”之別作過概括:“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也是持此見解的。有韻或無韻這種形式上的區分雖然並非毫無意義,卻並不能真正揭示文學和其他著作之間的區別。因為文學以外的各種著作,也可以以韻文形式出現。在蕭繹的《金樓子·立言》中,對“文”、“筆”的區別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認為屈原、宋玉等的辭賦之類, “謂之文”,其特點是“吟詠風謠,流連哀思”,“綺□紛披,宮徵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盪”;而“筆”則實際上指章奏之類的應用文,所謂“不便為詩如閻纂,善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謂之筆”。以這種觀點來區分文學和其他應用文在性質上的不同,無疑是更切合文學藝術的特點的。

南朝宋文帝立四學,文學與儒學、玄學、史學並立。說明了文學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追求,雖然還有不少人使用先秦文學的概念。但大多數人用現在的文學概念。






辛峰


中國古人對文學的態度,是分文體的,和我們現在的文學四分法(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不同。在三國及之前,人們很重視詩賦和散文,尤其是詩,所以才有孔子刪詩的“壯舉”(為了興觀群怨)。古人所說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用曹丕的話說是“文學乃不朽之盛事”。

小說則很不受待見,從莊子時代開始就沒有地位(小說家之言瑣屑無聊),到明朝坊間小說流行,寫小說的人更是受人詛咒的,比如《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就是。後來的名著《紅樓夢》也是人們偷偷摸摸讀的,不能登大雅之堂。

戲劇更是等而下之,是勾欄瓦舍裡的東西,到了民國時期,人們看戲仍是吃點心喝茶水大呼小叫地“欣賞”,並不把戲劇當成什麼文學藝術。


從北向北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中國古人文學觀念是隨著認知的改變再不斷髮生變化的!簡單排列一下:1觀乎天文,2觀乎人文,3公用與價值4詩言志5文治教化6威儀與氣質(人格取向)7文學即人學8為文學出言談9絕學無憂與精誠動人10息文學而明法度11君子謀道


嘿詩


這個問題希您去讀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和《中國小說史略》。


高廣福204高廣福204


中國的文學發展雖然是一脈相承,但是也經歷了很多的變化。

先秦時期

中國的文學以《詩經》作為起源,而後是諸子百家,即《尚書》、《老子》、《春秋》、《論語》等等……這些作品的相對目的比較單一,《詩經》只為言情,《尚書》、《論語》記言,《春秋》記事,《老子》和其他諸子百家只為闡明觀點。

這時候是文學起源,更多的是“文字”的作用。

秦漢時期

到秦漢時期,文學發展呈現多樣性。散文、詩賦、楚辭等都相對較成熟。在兼具文字的記錄作用外,也在追求文學本身的美學,但此時還是以記錄、表達為主。

太史公寫《史記》便是為了記錄歷史,但太史公也有了其他的目的,期望能成“一家之言”。

而屈原、宋玉便不僅僅關注在文字的作用上,對文學的形式和音律也有了追求,文學本身的美便出現了。

魏晉開始,文學自覺性覺醒

魏晉時期是中國文學發展的關鍵時期,文學本身的特點被激發出來,刺激了文學的自覺性。文學家們開始著眼在文學本身,探求其自身的美。

曹丕寫《典論》開始系統地探索文學的形式、題材、意象、表達和意義,開啟文學批評的先河。

而曹植、竹林七賢、陶淵明、二謝,這些文學大家逐漸開始把玩文字,賦予了文學更多的內涵。這時候,便不僅僅是為了記言或者記事,更多的開始做個性的表達,多為抒懷而作。

魏晉時期還開始流行一種駢文,開始對文字的形式有嚴格的要求,形式美的要求也更高了。

隋唐宋元明清

魏晉400年紛亂結束,到隋唐成大一統,文學也有了集中發展。先前的文學雖有個性,但主要還是為政治服務,從隋朝開始,文學逐漸是個人的事情,即注重個體的表達。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基本都是如此,而流傳下來的,也基本都是以個體表達為主要內容的作品。政治性的文章也有,但影響逐漸消失。

這段時間,文學是抒情、言志、記事、遣懷、說理,沒有了明確的目的。而文學的形式也千變萬化。到明清小說流行開始的時候,賦予的東西就更多了,不僅僅是個人的表達,更是社會的反映。

簡單說一下,歡迎大家補充。


瘋哥哥l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古人對文學的態度是積極的、認真的、推崇的、弘揚的,不然就不會給我們留下燦若星海的寶典和古籍,這些寶典和古籍,成了我們和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讓我們從以下七個方面來看一看中國古人的文學成就。

1.上古神話小說

上古神話小說是上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社會等現象的樸素認識和內心願望的基本表達。在《淮南子》、《山海經》等典籍中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等。

2.《詩經》

大家所熟知的《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可以說是開詩歌之先河。

《詩經》所載的內容從西周至春秋,時間跨度約500餘年,內容極其豐富,經孔子編定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總共311篇。成為《六經》之一,更是被儒家奉為經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3.《楚辭》

《楚辭》是西漢文學家劉向編定的、以春秋戰國時期屈原作品為主的、具有浪漫主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極其深遠。

《楚辭》總計十七篇,以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為代表作,楚辭因此又被稱為“騷體”。

我們常說的“風騷”一詞,“風”是指《詩經》裡的“國風”,“騷” 指的是《離騷》,二者合一,代表了文學。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4.《尚書》、《春秋》、《左轉》、《道德經》、《論語》、《孫子兵法》等

在我國古代先秦時期,湧現出了“諸子百家”,他們的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至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成為“諸子”中的代表人物。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則成為“百家”中的代表流派。

因為他們的出現,所以才給後世留下了諸多名篇鉅作,深刻影響了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尤其是孔子,他對我國古代的思想和教育體系,以及封建王朝的統治,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5.《漢賦》、《史記》、《漢書》、《漢樂府歌》

秦漢文學可以說是極其繁榮的,尤其是到了漢代。以揚雄、司馬相如、班固、張衡為首的“漢賦四大家”更是開創了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新文體——韻文。

司馬遷的《史記》開創了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班固的《漢書》開創了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樂府歌》更是將民間的現實生活以民謠的形式搬進了樂府,供皇帝體察民情。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

6.唐詩宋詞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建安文學、正始文學和西晉文學為基礎,期間湧現出了“三曹”、“七子”、蔡琰、陶淵明等代表人物。至唐代時,開始進入中國詩歌的鼎盛期。

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高適、岑參,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等等。

他們的詩歌裡有慷慨,有悲壯,有理想,有追求,有苦難,有憂患,有疾苦,有仁愛。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能吟。

到了宋代,一種新的文學載體“詞”達到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湧現了諸如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等代表人物。我個人最尊崇的兩位是愛國詩人陸游和辛棄疾。

唐詩、宋詞可謂是雙劍合璧,在中國文學史上各極其美,各臻其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元曲、明清小說

元代是我國雜劇崛起和興盛的一個時期,湧現出了偉大的戲劇家關漢卿和他的《西廂記》。而在詩歌方面,劇曲與散曲所組成元曲,代表了元朝詩歌的最高成就,與傳統的詩、詞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明清兩代是我國白話小說的黃金時期,除了《三言》、《兩拍》、《金瓶梅》、《聊齋志異》之外,還誕生了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

綜上所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人對文學的態度和認識,創作出了數不清的鴻篇鉅著和優秀作品,這些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古為今用的無比寶貴的文化遺產。


美麗若初



用戶13688672191


“文以載道”,這應該是對古人文學觀的一個很好的詮釋。


Reader小楚


文以載道是中國古代關於文學社會作用的觀點。由中唐時期韓愈等古文運動家提出的“文以明道”發展,經宋代理學家的解釋得到完善。“文以載道”的意思是說“文”像車,“道”像車上所載之貨物,通過車的運載,可以達到目的地。文學也就是傳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這樣的文學觀念偏於文學的教化目的。文學還是要有內容和內涵的,但可以寬泛些,廣大的人性,廣闊的社會生活,都可以是文學反映的內容。同時,文學也要注重寓教於樂,重視其觀賞性,否則就成教科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