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湖:“访惠聚”工作队扶贫扶到“心坎”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本布图镇有贫困户507户,全镇7支“访惠聚”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综合分析、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将扶贫政策精准送到每一户贫困户,赢得了全镇贫困群众的赞誉。

“巴扎”+“特色小吃”打通脱贫致富路

博湖县本布图镇劳希浩诺尔村原本没有固定的农贸市场,只是在村委会对面有一个临时蔬菜收购点,每到蔬菜交易的季节,有一些商户和村民聚集在此,进行买卖蔬菜和日常用品的采购,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场地也没有硬化,下雨和刮风时,根本就待不住人。

博湖县农业和畜牧兽医局住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研究后,提出建设“乡村巴扎”的项目,在经过申报、论证、审批后,新建的绿源农贸市场现在已经成为了博湖县最大的农贸市场,每周二和周六固定开放,商户在市场内售卖日用品、服装、生鲜、果蔬、家禽、牲畜等农产品,设有摊位300余个,日均人流量达到6000余人次。市场内设有固定彩钢棚门面48个,优先租给贫困户使用,并且减免部分租金以鼓励贫困户进行经营。

贫困户海力力·买买提在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学会了制作馕饼、凉皮、炒面和拉面等特色小吃的技艺。通过在巴扎1年的营业,如今,海力力的馕饼在巴扎里很抢手。他还在自家临街的门口打造了一个馕坑,每天都可以打馕卖,一天卖百十个馕不成问题。海力力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在巴扎里提高了自己的打馕技术,打馕让我走上致富路。”

“牧家乐”+“特色种植”拓宽增收产业链

博湖县本布图镇那音托勒盖村为典型的牧业村,大部分群众为蒙古族,村里228人均为贫困户。20年前,村里因为耕地被大水淹没,地下水位高,农作物收成一直不是很好,村民主要依靠在草场放牧为生,收入不高。

博湖县林业局住村工作队经过走访和了解,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的脱贫举措。经过项目申报,村里先后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围墙改造、村民活动广场、人行道铺设、太阳能路灯等惠民项目。村民敖切本身就会制作一些蒙古族传统美食,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到周边县市考察了一些农家乐之后,敖切有了开办牧家乐的想法。工作队帮助敖切联系了贴息贷款,和他一块装修庭院和平整地面。两座洁白的蒙古包搭好后,奥切的牧家乐顺利的开办了起来。

经过2年的发展,蒙古包由2座发展到了4座蒙古包,敖切还将土地进行了改良,种植了40亩地的桃子和西梅等果树。“我还要修建一座大棚,让游客到我着可以摘草莓和骑骆驼,品尝蒙古族特色美食。”敖切高兴的说。

“土灵芝”+“设施基地”夯实致富基础

博湖镇本布图镇芒南查干村主要产业就是色素辣椒和工业番茄种植,而且地少人多,贫困户扶贫难度较大。农二师二十五团住村工作队经过研究,一致同意引进食用菌种植项目。

成立于2019年的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繁育基地,占地450平方米,有食用菌菌房5间,食用菌繁殖大棚一座。项目引进后运行了大半年,从过年前,基地里面的秀珍菇就已经陆续上市了,每天都有50公斤以上的产量,而且通过温湿度控制,可以控制每天的产量。贫困户热娜汗·亚森一直在基地打工,她说“这个秀珍菇就是‘土灵芝’,特别好吃。我在这里打工一天有100元的收入,每天干活都特别有劲、高兴。”

村党支部书记曾中华说:“我们通过建设食用菌基地,每年能生产3万包菌棒,一茬能收入2万元左右。根据市场的行情,我们还可以引进新的菌种,种植新的‘土灵芝’,同时也可以让贫困户在基地打工挣钱,或者购买菌棒在自家大棚种植获利。”

镇党委书记马雪萍说,全镇各村的“访惠聚”工作队在工作中坚定坚决聚焦脱贫攻坚,高标准推进了帮扶工作,确保了贫困群众各项惠民政策的应享尽享,实现了帮扶全覆盖,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坚定了克服困难、增收致富的信心”。(通讯员 郑磊 苏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