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怎样的文字才算作是“诗”?

陈晨44855938


诗,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比起散文、小说等其它文体,它的语言更凝练、内涵更丰富。同样的字数,诗歌的浓度更大,张力更强。

具体的讲,诗歌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语言高度凝练

二是内涵特别丰富

三是节奏比较明显

四是意境十分优美

五是主题相对集中

六是理解常存差异

那么怎样的文字才能算诗的语言呢?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有“诗意”。诗意就是诗的意境,也就是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种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或美感的特别的感觉。

整体一首诗,我们要注重其内在的韵律美,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在是都讲究内在的韵律。古体诗的韵律美比较直观,因为它是五言或七言律诗或绝句,形式上、字数安排上比较容易对视觉产生刺激。加上其平仄格律等因素的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

现代诗也称为长短句,因为其从形式上看不是那么整齐,所以他的韵律美是通过语言内在意思的表达产生的。读一些现代著名诗人的现代诗,你会体会到那种节奏感和韵律美是十分明快的。

与之相比较,小说的语言、散文的语言,甚至其他文体,比如公文、说明文的语言,就是另外的要求了。在这里一时也不能做详细的探讨。

下面图片中的这本书,是我最近放在床头上经常翻看的一本世界著名诗歌。虽然是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但你读起这些诗来仍然能明显的体会到他那种特有的诗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节奏美和韵律美。

以上是我个人之见,没有翻阅其他任何参考资料,如觉得不妥,欢迎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走进我的头条号,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篇幅是诗歌体裁,有时间的话你可以进去看一看,欢迎多多指导。



中原文化人


用有韵律的文字和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文字才算作“诗”。

(一)韵律“韵”押韵,句末押韵的字。韵首,韵腹和韵尾采用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押韵的字,韵母相似或相同。无论是旧体诗,还是现代诗都必须押韵,押韵的诗和谐优美。

“律”音律、格律,“音律”泛指乐曲,文字声韵的规律。“格律”写诗词依照的格式和规则。写旧体诗词,强调用格律,由于声调交错,诗句吟咏起来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二)意境,“意”形象具体的意识、想法,充分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

“境”心境、境界,形象的思维,意向的表达。托物言情、借物言志。还有一种纯粹的写景,写自然风景,写田园风光,写生活场景。



梅落肩香1


诗,又称之为诗歌。主要是表达作者的内心的情感。诗被称为文学之祖,诗的起源源于宗教,出现在人们祭祀活动当中,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对神明唱出颂歌。另外一种说法是说,诗歌是人们在劳作的时候,单纯的发出单纯的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后逐渐演变成表达劳动者情感的感情诗歌。诗歌分有古体诗现代诗两大类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里面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的诗句。如《关雎》描写男女恋情的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硕鼠》 表现对剥削阶级的批判。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女 通 汝)

后来诗歌不断发展,《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以及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唐诗、宋词、元曲。到了近代开始衍生出现代诗、新诗等。

诗歌也衍生出许多不同功能:

教育功能,大多数诗句都有教育功能,如朱熹的《劝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信息传递,在中国古代,传递信息很多都采用诗文的形式,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表现作者个人情感,离别之意,或者当“礼物”送给朋友等或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记事、叙事。记录作用。如《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诗歌还具备许多其他功能,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此外,在中国,因为科举制的原因,诗歌跟政治有密切联系,很多因为诗歌写的好的诗人,被提拔做官。

上面简单的说了一下诗歌的发展历程及诗歌的种类,那怎样的文字才能算诗歌呢?

一、 最重要的,诗歌需要有意义,是有作用的。如上文说的,情感的表达、记叙、教育等等。

二、古体诗有一定格式要求,要有押韵,可以两句一押韵,也可以一句一押韵、三句四句一押韵。有些诗可以重复出现韵脚字,但在格律诗中是不允许的。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哀、来、台字都押的ai韵。

三、讲究平仄,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仄声,有升降,较短的。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要对仗工整,如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读起来就朗朗上口。

五、语言要精炼,不要"拖泥带水“。

现代诗歌,相对于古体诗没有那么多格式要求,形式自由。不需要拘泥固定格式,注重表达作者情感。但是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内容感情的丰富,思想也要明确。如果有兴趣,可以去读读徐志摩的诗,朦胧诗派(北岛、海子、顾城等)也非常值得细细品读。


是林同学啊


我对诗的理解①首先诗是充分浓缩的短\r语言。②古诗词有诗韵,但没有规范的平仄格律。③近代诗词不但讲究诗韵,而且还要遵守平仄格律要求。④现代诗歌只用韵,没有平仄格律要求,用字的多少不固定。⑤用以指代名称,准确展示动态、明确表示数字、形容时夸张合理、色彩显示鲜明、虚代有度等文字组成的有具体内容且有条理有章法的规则短句文章,或不规则的短句文章,即诗也。


山中月生活分享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诗,旧诗体裁的律诗很好理解,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仗,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诗人置身于某一环境中,以感受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是一阵风,也可能是一场雨,或是春暖花开,或是秋意萧瑟。

可是有的现代诗,我却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本来就是个大白话,却理解不了写诗人的意境,曾经看过一首诗,叫什么《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短短四句,没看出表达的什么意思,这也算是诗吗,不可解,不可解。

其实,不管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都要遵循诗的要求,最起码看着应该像首诗,应该让读者看懂,就不说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我觉得好的诗要抒情言志,能够让读者读懂诗人表达的感情内涵。要有艺术特色,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语言要凝练、含蓄,最简洁的词句传达最丰富的内容。

总之,我以为一首诗最重要的沉淀,就是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


秋风学诗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一首诗,要符合“韵、律、味”这三种基本要素。韵——押韵,要求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与传颂。律——格律,一般有这几点:平仄、对仗、字数相同。味——指诗的趣味,意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以上只是大致片面的个人见解分析。具体来说,诗歌又分很多种类,不种类又有具体的不同要求,但总的一个方面来说诗歌是表达人感情或对某一事物见解的表现形式之一。不过诗歌文化的发展顶峰要属于唐朝时期。这一历史阶段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至今被人传颂。


天海之涯


诗是文字意境物景最完美的呈现,也是一座从来没有一个人登上去的山,当你读到一首意境特别好的诗,是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声吼。吼的断了江流,惊的七星距遥牵手,相聚同桌成了北斗。诗是唱惊彩虹扣日,七弯锦绣。诗是唱惊海龙梦醒,泣悲嚎哭难飞青天犯愁。


用户5479761360509


你问种诗?散文诗,自由诗一般是现代诗,不分字多少,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流动,跳跃,舒畅,上口。

古诗旧诗有五言诗,七律诗,五言诗每行五个字,对仗,押韵。

七律诗七个字,对仗,押韵。


东方京川


什么是诗、?怎样的文字才算作是诗?诗是生活矿、藏里提炼出来的金子。诗歌是一种精巧的文学体裁。你一对团中央的号召,祖国的要求,采取了什么态度,在思想上如何处理了升学问题?这有点象诗,它也分行排列,反映正确思想内容,读来一“也不拗口。从实质看,不称诗,缺乏诗的躯壳和灵魂。字里行间充斥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艺术吸引力,没有动人的感情。怎样才是真正的诗?马雅可夫斯基说,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停当,需要几干吨,语言的矿藏。诗,用凝炼又和谐的语言,通过丰富想象,抒发动人思想感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诗歌最早是从劳动中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讲的是新自由体诗。沈德潜古诗源收远古的击i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古人劳役必讴歌,举大木者呼邪许。这是打夯歌,号子等,是最初诗歌的影子。诗是有阶级性的。七十年代丙辰四五诗歌运动,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是革命的诗歌!把生活中的美提炼出来,诗是以创造世界的劳动中产生。诗是陶冶人仙性情的芦笛,诗以最精炼的语言,最动人的感情,最美好的意境凝结成的艺术精品,诗是文学皇冠上璀灿夺目的明珠!


手机用户18874639丨83


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 ,只不过那时候是四言的诗。到后来发展成乐府、古体诗和近体诗。乐府可以合着声唱。古体诗不太讲究格律。近体诗讲究格律,分为律诗和绝句(五言和七言,六言的也有,但是很少)。

谈诗的起源好像不谈《诗经》就是不正确的。

其实《诗经》是很成熟的诗歌作品,只有不怎么了解的人才会把它认为是中华诗歌的源头。《诗经》是在民间诗歌收集后,经过采集人员的整理,再经过中央大学问家,音乐家(当时的“太师”)进行整理、修改、修饰之后的作品。

清代的沈德潜写了本《古诗源》,收录了《诗经》之前的诗。它的收录是依据古代典籍来选的,比如《尚书》,比如《春秋》,他整理了这些典籍里提到的尧舜禹时代有什么诗。

我们通读下来,会发现和后代诗歌,甚至《诗经》都有不一样的味道。

这里来看一首可能是最早的诗《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这首诗呢,是写一个人为长辈守墓,为了防止野兽破坏,他就在墓地旁边就地取材,制作弓、泥丸,用来驱赶野兽。断竹,续竹。这说的是制作的工艺和过程;飞土,逐宍,这说的是用工具驱赶野兽的过程。“宍”,就是“肉”,古体字。

野兽没来的时候,守墓人还是闲暇的,在断竹、续竹的时候,随口哼哼出来这几个字,被人听到,记下,整理出来了,就是最早的诗了。

越是简单,我们越能看清楚诗的本质。

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节奏感是很强的,而且“竹”字和“宍”也押韵。

看,诗最早的要求不是平仄,不是格律,也不是各种五花八门的修辞手法,也没有所谓的“诗家语”的表达方式。

就两点:节奏感和押韵,其实就是“韵律”。

这就是诗的最根本的特征。

发展到近代,出现不遵守平仄的现代诗,完全剥离了两千年来附着在诗上面的格式要求,还原到最原本的表达感情的需求。所以,现代诗可以说是没有规则,或者说突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所有规则。

但是,同样不能离开“韵律”二字。

有韵律的文字,如果感情不到位,那只是垃圾诗罢了,但垃圾诗也是诗。

没有节奏感和适当押韵的文字,哪怕感情再丰富,也不能算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