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報頭條|費縣:“保姆式”服務助力復工達產

從領導幹部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全覆蓋到行政審批前移助力項目開工落地,從送“資”入戶解決農業生產難題到“一對一、人盯人”幫保包扶落實涉農資金……臨沂市費縣以復工達產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為工作著力點,強力跟進精準服務,助力復工達產提質增速。

“一企一策”精準幫扶

“復工之前最擔心的就是3月份一筆貸款即將到期,現在經過幫扶企業領導的協調,已經和銀行辦理了轉貸手續。”費縣凱鑫利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任續陽告訴記者。

為切實推動全縣企業復工達產,費縣推行領導幹部幫扶企業精準服務。44名縣級領導聯繫幫扶479家規上企業,屬地鄉鎮科級以上領導幹部聯繫幫扶規下企業,對於規下企業經營主體較多的鄉鎮進一步發動村居社區幹部補充幫扶。截至目前,各級領導幹部已完成2輪次入企幫扶,梳理彙總反饋企業問題600餘條,已分類交予相關責任部門限期辦理。

“幫扶企業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一企一策’,通過強化企業精準服務協同解決企業用工、資金、產業鏈等面臨的問題。”費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孔德陽向記者介紹。針對復工復產前期企業“用工荒”,費縣協助企業“點對點”接回外省務工人員,達到包車30人以上的企業,還給予每人300元的交通補助;對全縣130餘家規上企業每家免費提供500個口罩以及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截至3月19日,全縣479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總返崗人數48796人;規下工業企業累計復產5050家,復產人數累計46040人。

“服務前移”貼心幫扶

“為了讓項目儘快開工建設,我們將整個手續前移,對項目進行‘拿地即開工’的行政手續預審,現在預審流程已經走完,比之前企業預計開工時間提前了約6個月。”費縣行政審批局副局長王淑濤告訴記者。

為了更好地服務項目開工,費縣行政審批局成立了重大項目服務辦公室,組建流動服務隊,實施“企業群眾吹哨、政府部門報到”的服務模式,前移服務關口,對全縣項目進行全面排查梳理,及時調整服務計劃。近期,費縣行政審批局流動服務隊共走訪46家企業,幫助解決了13項難題。

截至3月19日,沂蒙抽水蓄能電站、聯億年產200萬噸UFC項目兩個省重點項目已復工建設;9個市重點建設項目、1個市重點儲備項目以及4個市級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全部開工。

“送資到家”上門幫扶

馬莊鎮昇金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社長王友青告訴記者,他的合作社種植了近800畝黑木耳,受疫情影響買不到曬菌棒用的草苫子,眼瞅著就要錯過農時。面對難題,他嘗試著聯繫了費縣農業農村局蔬菜服務中心主任姚富國。姚富國二話不說,四處幫忙聯繫購買草苫子。“最終在河東區和濟寧市聯繫到了2000多床草苫子,通過物流直接送到了合作社。”姚富國介紹,前前後後約有4萬床草苫子送到合作社,保障了疫情期間菌棒能按時下地。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為了保障疫情期間全縣的春季農業生產,費縣農業農村局一方面抓好農產品穩產保供,暢通農產品供銷“綠色通道”;另一方面加強農資供應,開展“點對點”生產、配送,打通春耕備播期間農資進村、入戶運輸障礙。目前,準備農資15929.9噸、入戶11557.33噸。

除“送資到家”之外,費縣農業農村局還組織全局127名幹部職工對127家市級以上示範社和示範場進行了“一對一、人盯人”幫保包扶,摸清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資金需求並上報。目前,費縣大力整合各級財政涉農資金,結合農業生產季節特性,提前謀劃扶持,已落實到位上級財政涉農資金2.5億元、縣級財政預算安排支農項目資金2億餘元,切實保障了春季農業生產建設需求。

臨報融媒記者 淑剛 志強 通訊員 高雲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